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由于玻璃体变性、收缩、牵拉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人视网膜下形成的视网膜脱离。 2.视网膜萎缩、变性使视网膜变薄,形成视网膜裂孔,而产生视网膜脱离。 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但玻璃体内无明显增殖性改变者。 4.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经药物治疗无效,并且视网膜脱离已累及黄斑部者。 【禁忌证】 1.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2.严重的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 3.黄斑部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 4.巨大或多发视网膜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 【术前准备】 1.眼部和全身检查。 2.患眼滴用散瞳眼液,充分扩大瞳孔。
2、 3.术前滴用抗菌药物眼液2-3d。 【麻醉】 1.表面麻醉。 2.球后阻滞麻醉。 3.面神经眼支阻滞麻醉。 4.儿童及不能合作者可采用全身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360球结膜剪开,4条直肌牵引缝线。 2.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或光凝封闭全部裂孔。 3.预置巩膜外加压带缝线,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预置巩膜外环扎带缝线。 4。于视网膜脱离最高处行巩膜外切开放液。放液后缝合切口,并局部冷凝。 5.结扎预置缝线。 6.间接检眼镜下观察眼底,了解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是否位于巩膜峙上,裂孔周围的冷凝斑或光斑是否明显,以便在手术台上立即调整缝线,补充冷凝或光凝。 7.指测眼压略高于正常为适度。
3、 8.剪除直肌牵引缝线,缝合球结膜。 【术后处理】: 1.手术结束时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结膜囊内涂1%阿托品眼膏和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 2.术后第1天换药,观察眼前节及眼底情况。 3.术后第2天开始眼部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每日4次,持续1个月。滴用1%泼尼松龙,每日4-6次,持续1-2个月,以后逐渐减少滴用次数及浓度。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每日1-2次,持续2-3个月。滴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口2-3次,持续2-3个月,根据眼部情况逐渐减量。 【注意事项】 1.术后除眼内注人气体者需保持适当体位和头位外,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2.术后1个月可恢复工作,但应避免头部和眼部外伤。 3.术后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视网膜 脱离 复位 临床 治疗 技术 操作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