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7-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基础知识练习。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
2、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
3、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
4、)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2003032107410020406050610010700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
5、少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巩固复习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学生能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尤其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总结出了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总价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算法探究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
6、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突破方法探讨分析,实际应用。 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突破方法自主学习,探讨交流。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探索发现。学法小组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题目。 311213412162 7126102051010 组织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指名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探究新知 教学教材第42页例2。 课件出示情境图。 1.教学教材例2第(1)题。 提问:橙子每盒6个,要求10盒有多少
7、个。该怎么列算式?结果怎么求? 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算式: 6954 54660 61060 出示教材第42页例2第(1)题下面的4个算式题。提问: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做题并观察,然后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学教材例2第(2)题。 要求学生观察情境图,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汇报。 指导学生将例1和例2第(1)题中的方法结合起来解答下面的小题。可采取以下步骤: (1)整十的数怎么做?(去掉0,20变成了2) (2)122时,应该怎么做?(12分解成10和2) (3)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21020,224)
8、(4)两者相加得多少?(20424) (5)最后怎么办?(末端去掉几个0就添上几个0,结果为240) 3. 小结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评议。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口算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时,可以先忽略整十、整百数后面的0,用整十、整百数前面的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再在积的末尾加上与整十、整百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巩固练习 教材第42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整百
9、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吗?在课后,大家还要勤加练习哦! 板书设计 61060 1019 6954 54660 1220240 12224 2410240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10、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
11、,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
12、,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
13、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
14、业 练习十五第1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4 一、复习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二、复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巡视并指导) 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两位
15、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 (课件依次出示各题) 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3)点名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教师订正) (2)发现规律。 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16、? 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发现。 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课件出示小结) (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3.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点名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对回答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2)师:第一问有几种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连乘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3)第二问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疑问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第三问,点名说一说。(课
17、件出示示例及答案)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93 700 380 780 6800 54000 120 20xx 第2题:256 289 324 484 888 2640 20xx 774(竖式略)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4、5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第4题:282263696(个)或28(226)3696(个) 第5题:12607920(元)或1260(79)20(元)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849288(人)或8(49)288(人) (2)2886316(
18、人)或288(63)16(人) (3)答案不唯一,例如: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答案 1710=答案 1330=
19、答案 2130=答案 4320=答案 3240=答案 5170=答案 6330=答案 7210=答案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答案 3213=答案 4211=答案 2123=答案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答案 3213=答案 4211=答案 2123=答案 2332=答案 412
20、1=答案 2223=答案 3412=答案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答案 3131=答案 2333=答案 2224=答案 1241=答案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答案 3113=答案 1212=答案 22
21、11=答案 1125=答案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xx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
22、、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6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教学重难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
23、能采几个蘑菇?地上有几个蘑菇? 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 (出示问题)平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请学生列出算式:03=0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 04=0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 二、教学笔算 1、复习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相同吗? 2、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
24、7天。2107= 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进行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习:3609 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25、 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2)312除以3,当把1移下来去除3时,商0,0不用去乘除数,再把2移下来,与1合起来变成12去除3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7 教学要求: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进行计
26、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2.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猪八戒吃西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件,教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现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个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03) 二、列举实例,
27、获得结论。 1.03等于多少呢?你怎样想的? (1)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所以03=0。 (2)03=0,所以03=0。 2.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3.做一做。 02 04 05 4.观察后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0除以一个数都得0。 5.质疑讨论00=? 明确: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运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来解决除法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 出示例6。 寻找信息,列出算式。 3093= 4203= 1.计算3093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
28、算法。 (3)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竖式: (4)讨论:哪种算法正确?你是怎样判断的?(让学生自己先说,多提问几名,及时给出肯定和表扬) 交流得出:a、b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c算错了,因为3093的商是三位数,而不是两位数,十位上0除以3得0,这个0写在十位上,如果不写商就是两位数了。1033=309,而133=39,所以商是103。 教师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3=0,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 (5)说一说a、b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明确: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
29、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得出的竖式要简便些。 师生共同用简便的书写方法重新计算。 2.计算4203 (1)先判断商的位数,再独立计算。 (2)说出计算过程。问:为什么个位上商0?0不写行不行?(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提问学生用语言表达,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探索简便写法。 (4)小结: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P29做一做。 4022 6093 7505 9807 选一组进行笔算。 订正时,说出算法。 2.练习七第3题。 独立改错,汇报时说出错误原因。 五、总结收获
30、。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醒大家在计算中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 反思: 整节课下来,整体来说是还可以,至少对于我这样的第一年教教材的老师来说。但是还是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太清楚。各个环节设想的很好,但在实际上课时不能很好的灵活贯彻,缺乏根据学生课堂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备教法、备学生、尽量形成成熟、机智的课堂教学。 在商中间和商末尾用0占位的时候,还强调的不够多。在一节课的后半节,学生的注意力就已经不集中了。所以学生的反馈也就不是很好了。以后一定要把握好重难点,多敲多点,同时注意调控学生学习状态,计时引导纠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8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31、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
32、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
33、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下基础,也是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
34、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前检测 2、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教学教科书第53页例4。 1.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要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
35、取信息。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 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列式为:23=6(组);再求每组多少人?列式为:606=10(人)。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36、答:每组10人。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小结: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
37、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 2、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页。 六、教学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602=30(人) 23=6(组) 303=10(人)606=10(人) 6023=303=10(人)60(23)=606=10(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9 教学目标: (一)知
38、识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39、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 + 0 025 32-0 09 30 2、出示:05=?设置悬念 3、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