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专题重难点突破诗歌鉴赏 .pdf





《2022年高三专题重难点突破诗歌鉴赏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专题重难点突破诗歌鉴赏 .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中语文一轮专题复习重难点突破诗歌鉴赏【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层级是E。【考查方式】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
2、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由此可知,诗歌鉴赏的命题应该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在表达技巧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表达技巧的作用,了解典故的含义。在内容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考方略】一
3、、解答诗歌试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鉴赏诗歌大致要经过的阶段: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 意境- 诗情 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见: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 - (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 (通过联想想像) - 理解形象和意境 - 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理解诗情- 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 创造自己心目中的新的形象,才是鉴赏诗歌的正确步骤。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了什么,再弄清怎样写法,最后读懂为何而写。通
4、过诵读(默读) ,深入体察作品,鉴赏古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反之,就可能步入误区。二、鉴赏诗歌答题策略为了读懂古诗,我们还要知人论诗 ,应该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了解掌握诗人的经历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5 页 - - - - - - - - - 2 风格;要充分利用联想、想像,还原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把握诗的主要特色,以便抓住诗的主旨;推敲诗歌题目,以便明白诗的意旨;利用古诗的体裁,求得鉴赏的中肯;对古典诗歌的寄托(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言在此而意在彼
5、)手法和细密的结构模式(起承转合)也要特别关注,等等。回答诗歌鉴赏试题要特别重视答题策略。主要包括:(1)知人论世,评出特点。(2)依据题目,突出文体特点。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答题时一定要根据要求,抓住诗歌本身特点,把握其艺术技巧。(3)分点答题,点后例证。(4)就诗论诗,不枝不蔓。高考诗歌鉴赏,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或引用其他作品比较。(5)适当运用文学评论语言。如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等常见的文学评论语言, 运用恰当,可以使答案显得技高一筹。(6)回答古诗鉴赏试题,应该 因题而异
6、 。对问答型 题,做到 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对综述型 试题,一般可采取 总- 分- 总 的模式,即 诗歌写了什么 - 如何写的 - 这样写的好处 来回答问题。具体说来,就是:概括诗歌特色(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 。 依据试题要求,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审美特点。揭示诗作这样写的好处。对对比型 的试题,应该这么做: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回答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试题,常常可用到这样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或突出了) (某
7、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回答 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试题,离不开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回答 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试题,要马上联想到以下内容: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联想、想像、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三、各类试题答题要领第一、形象类(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第二、意境类(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
8、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可用两个双音节的词,如雄壮开阔、高阔深远,情韵浓郁、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 (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 哀伤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5 页 - - - - - - - -
9、 - 3 第三、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1)先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2)抒发了什么感情,暗寓了什么。第四、语言炼字类(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2)用一二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3)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4)适当展开联想、想像,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第五、 诗眼 类(1)肯定 好 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3)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诗句中描摹景象;(4)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第六、句意类(1)阐明诗句的
10、语表义, 有时还要发掘它的深层(语里)义; (2)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第七、表达技巧类(1)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怎样的旨趣。第八、关键词类(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知识储备】一诗歌形象的理解鉴赏1诗歌的形象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例
11、如:杜牧的山行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2诗歌形象的鉴赏(1)借助诗歌形象,领会诗人的感情例如,唐朝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表面上刻画了一位新妇形象,实际上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的期待与不安心情。(2)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作者着力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勾勒出恬淡闲适的意境。(3)借助诗歌形象
12、,体会诗中的哲理在有些古诗中,作者往往在写景状物中渗透议论说理的成分,从而使读者在接受其形象感染的同时,对其中蕴涵的哲理仔细玩味后心领神会。例如,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以登山所见和所悟,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朴素的哲理。类似的还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注意事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5 页 - - - - - - - - - 4 要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传统
13、审美习惯,主要有下列几点:(1)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望月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如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4)折柳送别。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5)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此外,还要抓意象的特殊内涵(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洛阳亲
14、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以折柳表惜别。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灞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3)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4)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
15、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 ) 、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中,菊花无疑已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5)梅花象征傲霜斗雪、不怕挫折打击、纯净高尚的精神追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6)松树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
16、他做一个正直的人。(7)莲用来表达爱情。由于“莲”与“伶”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伶子” , “青”即“清”。这里是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8)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梧桐在古典诗词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象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渲染一种凄婉悲凉的气氛,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等。(9)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由于“杜宇
17、魂化杜鹃”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杜鹃这一形象在古诗中固定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宋人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10)鹧鸪鸟象征离愁别绪。由于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因此,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就有了特定的内蕴。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处” (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等。二诗歌语言的理解鉴赏1理解诗
18、歌的语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35 页 - - - - - - - - - 5 理解诗歌语言的含义,进而抓住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再现诗歌的形象和意境。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抒情性强,要能评价具体词语的含义,特别要抓住饱含作者情感的词语。考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给出意境, 让学生去锤炼选择词语;二是分析诗眼, 展示意境, 要求学生判断。由于诗眼本身不可能太直露,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的手段,并整体阅读。2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
19、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2)工丽:即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例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3)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 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像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杜甫的 三吏 三别 ,曹邺的 官仓鼠,梅尧臣的陶者都是这类语言的
20、典范。(4)委婉(含蓄) :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 李商隐的 夜雨寄北 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又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用隽永洗练的笔墨,活用典故,对沉溺于荒淫腐朽生活的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批评。(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
21、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例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例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
22、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 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 忧国忧民, 心中郁结, 愤愤不平。 例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10)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时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 为
23、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索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三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指诗歌所描写的景象、所叙述的事情、所阐释或蕴涵的哲理、所抒发的感情等。它包括:作品的内容与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态度;作品的意义(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审美趣味及情感基调;格调高雅或是平庸、近古 或是
24、 媚俗 、高亢激昂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35 页 - - - - - - - - - 6 是凄凉低沉等。1. 作品的内容与主旨所谓主旨,就是借助诗歌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思想,或是某种哲理,或是诗人对社会、历史、人生进行的反思总结等等。古典诗歌常见的思想主题有:(1)咏物寄兴,自喻自况。咏物诗的特点是别有兴寄 , 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所咏之物,是作者 兴寄 的寄托物 。 如罗隐柳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就寄托了诗人与所有天涯沦落人 共同的
25、遭际以及对人生况味的深沉体验。(2)借古讽今,咏史述怀。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伤今,抒发或盛衰无常,或物是人非, 或报国无门、 怀才不遇的喟叹。如杜牧过勤政楼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就抒发了作者今昔盛衰之感。(3)状物抒怀, 述感言 志 。这种诗有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有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也有的倾诉其漂泊无定天涯游子的绵绵乡愁等。如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作者借助 大雁 形象,表达了客子乡愁。(4)边塞征战,借物逞情。这种诗作或高歌征战四方、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或抒发思远怀人、厌恶战争、 报国无门的痛切感受,同时也展示了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同艰苦生活的矛盾等。前者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三专题重难点突破诗歌鉴赏 2022 年高 专题 难点 突破 诗歌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