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pdf
《2022年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一一、项目概况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从其悠久的城建历史来看,鄂州城市发展一直和长江航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后,因其他主要交通方式的发展,鄂州的城市发展重心向内陆偏移,滨江老城区的功能正在被慢慢转移。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鄂州成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国家确定的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在此背景下,作为环境景观形象突出的鄂州城市滨江地带也纳入了重点规划建设的视野。2006 年,鄂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鄂州市城市滨江带概念性规划,将西起樊口大闸,东至池湖港十公里长的滨江地带,规划为“生态鄂州、
2、古城鄂州、人居鄂州、花园鄂州、港口鄂州”五大功能区段。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西起古城路,东止五丈港码头,南至沿江大道南侧,北至沿江岸线,全长 4460m。北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南临居住用地及公共绿地。根据项目任务书的定义,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是人居鄂州的滨水开放空间,是展示花园鄂州的魅力窗口, 是城市的沿江生态景观长廊,是弘扬鄂州历史文化和塑造现代开放文化的载体。二、上位规划解读2.1 湖北省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 文化娱乐、健身游憩、旅游居住等复合功能集聚带城市风貌展示带和城市新的形象聚焦带带动城市沿江发展及旧城更新的增长带规划目标 : 1完善城市滨江公共空间,打造活力地段。通过现有用地
3、的功能置换,满足城市功能需求,营造宜人滨江公共活动空间,恢复地段活力。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江孕育了鄂州的文明与发展,设计中要表达对于自然的尊重,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3以线带面,梯度发展。滨江地带环境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复,促进周边土地的级差效益,使周边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4打造滨江旅游品牌,再造城市滨江名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襟江抱湖枕名山”的框架,山、水、园林、城浑然一体是城市特有的景观格局。本次规划要打造一个鄂州城市滨江名片,使之成为高档的滨江旅游品牌。5合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鄂州吴、楚文化底蕴,妥善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地段内地历史遗存,加强现代和历史的对话和交流,使
4、人们身居其中,赏自然山水,感吴楚遗风。2.2 其他业主提供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最高水位25.62 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2 最低水位9.27 米规划解读小结: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位于上位规划中“人居鄂州、花园鄂州”段,应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滨江公共活动空间,在满足城市功能及生态需求的同时,表现城市现代文化及历史遗风。三、场地现状分析3.1 交通现状基地南边紧邻沿江大道,假设干支路及鄂州长江大桥与基地相连。
5、3.2 空间视线3.2.1外部空间视线黄冈市对滨江带沿江面的整体景观视域鄂州长江大桥往滨江带方向的视廊3.2.2内部空间视线沿江大道对滨江带内侧的整体景观视域各之路往滨江带方向的视廊3.3 竖向驳岸3.3.1现状竖向防洪堤顶面标高在28.3 左右,堤坝北侧滩涂标高最高处约为23,自南向北、由高向低往水面延伸。3.3.2现状驳岸防洪堤为规整的石砌堤坝,与长江之间由滩涂自然过渡。部分场地为码头功能,临水为硬质直立驳岸。3.4 限制因素3.4.1植被绿化原滨江带绿地中存在部分较好林带,可保留利用。3.4.2防洪堤防洪堤形态自由不可调整,且坝顶不可种植乔木,对区域内地形标高和绿化设计有较大影响。3.4
6、.3水位长江近年来最高水位为25.62 米,最低水位为9.27 米,水位落差大。3.4.4鄂黄大桥鄂黄大桥穿过场地,桥体对景观空间连续性有一定影响。3.5 场地现状综合评价场地沿江展开,视野开阔。堤坝内外为荒地及待搬迁工厂,限制性因素较少,为设计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现状水岸为工厂或荒滩,制约了人们的亲水活动,亟需再改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3 四、设计总则4.1 设计依据公园设计标准 CJJ489
7、2湖北省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任方案征集文件鄂州市设计项目方案征集招标答疑业主提供其他相关资料4.2 设计原则满足功能性原则综合考虑市民休闲、旅游休闲对场地功能上的相关要求。景观生态性原则方案充分考虑对水源、 水质保护, 注重对滨江景观界面生态性的打造。景观特色性原则与一、二期景观风貌上做到统一中求变化,结合鄂州城市发展定位及历史文化,形成鄂州滨江带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色。经济性原则在保证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整体景观品质的前提下,方案充分考虑建设成本以及后期运营的成本,表达经济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突破传统设计形式,强调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表达创新性原则。
8、4.3 设计目标江滨生态型休闲长廊服务市民休闲,提升生活品质鄂州市居民日常户外休闲活动丰富,休闲人群多样,然而沿江城市现状的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却存在滨水景观匮乏的问题。因此,作为功能转型中的滨江地带,服务城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是其建设的重要目标。创建滨水生态,展现城市形象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鄂州作为现代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经济及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发展目标成为了社会共识。而鄂州城市形象缺乏识别感与地域感, 滨水城市的格局及沿江形象展示带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协调。因此,作为沿江城市重要形象之一的滨水带,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五、设计重点功能方面:合理布局,满足不同人群
9、的各种活动需求。文化方面:提升江滨休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景观方面:塑造江岸景观形象的完整性,突出滨水特征性。六、总体设计6.1规划理念蓝绿奏古韵,悠活谱新章方案一“蓝”指长江之水,强调场地的滨水特征。“绿”指滨水绿化,强调沿江生态的连续性。“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4 活”及“古韵”则表达现代休闲文化的提升及历史文化的传承。方案以生态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为指导,创造独具创新的现代都市滨水新景观。6.
10、2 总平面图6. 3 整体布局结构两带三区多点通过对现状及上位规划的解读,方案一将本段滨江景观带概括为“两带三区多点 ”的景观结构。两带: 指沿江大道与滨水飘带。沿江大道为滨江区快行景观体验带。滨水飘带为联系沿江各功能区块的慢行景观体验带,采用立体式交通,在丰富空间体验的同时,增强滨江带的交通引导性及景观标识性。三区: 按场地功能需求及周边用地性质,分为吴风主题衔接区、城市风气休闲区、生态怡情休闲区;多点: 包括秀水广场、水上浮岛、戏水平台、望江眺台。分区名称平时功能主要服务人群景观风貌吴 风 主 题衔接区主要为相对静态的观景休闲区。休憩、临湖观景、茶饮市民、游客中所有年龄群连续舒缓时尚温馨城
11、 市 风 气休闲区主要为动态的体验性结合趣味的群体类活动的集中区和器械康体活动区戏水各类新颖的雾森、喷泉、浅水漫步 、休憩、临湖观景、茶饮、舞蹈跳操、感受城市休闲生活羽毛球活动市民、游客中所有年龄群开敞大气复合层级活力变幻生 态 怡 情休闲区主要为相对静态的户外类活动集中区滨水垂钓、太极拳剑、下棋打牌、溜狗玩鸟、 练声吊嗓、亲水游戏、市民中的中老年人群、儿童及其家长、部分爱好自然生态的游客、生态创意宁静惬意趣味亲和备注散步遛弯、 慢跑轻骑贯穿在整个秀水广场中活动市民、游客中的中青、老年人群6. 4 景观视域与空间界面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的空间界面以外部紧邻沿江大道的城市界面及沿江岸的滨江界名师资
12、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5 面为主。整个区域有三段较开敞的广场空间,其余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绿化空间。使沿江大道对外视线呈通透、半通透及不透的交替效果,改善滨江段狭长空间带的景观单一的视觉感受。由长江方向往滨江带看,通过绿化的连贯种植,减少道路交通对滨江景观的影响,使滨江界面与城市界面形成整体的鄂州沿江景观效果。望江眺台设置的临江眺望塔,在丰富沿江观景方式的同时,成为沿江带的至高点,成为符合山水尺度的雕塑景观。6
13、. 6 景观空间组织滨江带的景观空间因其用地条件和功能布局而呈现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西往东分别表现为狭长通透的城市临水空间、多样立体的广场开放空间、自然疏朗的林下半通敞空间、林地变化起伏的围合空间、和面向水湾的滨江开敞空间。各单元空间通过滨水飘带形成分隔与联系。无论以何种路线通行其中均给人以变化丰富的体验。除了城市临水空间和广场开放空间外,其它各单元空间有着较为宜人的尺度。城市临水空间通过导入区仿木质台阶的分段来调整本身狭长且受开荡湖湾大尺度的影响带来的空荡感。 广场开放空间对大功能区之间采用适量适当的绿化分隔处理来调整整个广场空阔的大尺度。6. 7 休闲活动空间类型滨江带景观空间根据休闲活动空
14、间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广场活动空间、台地活动空间、疏林草地活动空间、廊架活动空间以及水上活动空间。为形成丰富多样且富于特色的活动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6. 8 交通组织滨江带 的交通组织主要内容包括对外交通组织和内部交通组织。6.8.1对外交通组织外部主要通过沿江大道路进入滨江景观带,本着还江于民的原则,充分考虑滨江带的导入性和可达性的最大化,在沿城市道路出入口设置上考虑了三个主入口、四个次入口、七个辅助入口和一个导入区。主入口的选点综合考虑了功能需求、景观的导向以及场地的条件,而其他三类入口的设置也希望表达滨江带真正对城市开放的特点。 6.8.2内部交通组织滨江带的内部道路可分三个等级:
15、主园路、次园路和游憩小路。主园路主要对接外部交通以及场地内各功能分区。次园路为各功能分区内的主要道路,而游憩小路多结合地形设置,分布于场地中以完善场地交通的可通达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6 6.9 分区设计6.9.1吴风主题衔接区吴风主题衔接区有一个导入区和休闲茶吧。导入区考虑该段场地进深较小,设计导入区为城区与江滨最直接对话的区段。而通过设置干净、现代的观景台阶,使场地内部整体下沉,实现城区与江面
16、视线无阻,滨江带最大限度的开放。休闲茶吧为该区的一个重要服务点,设在导入区外侧场地略宽处。景观处理简约、现代,通过绿化围合和阳伞茶座的设置,整体呈现阳光、时尚、休闲的氛围。吴风主题衔接区是一期与四期景观的过渡带,设计注重历史文化与人的交流互动,在人可亲近的尺度范围内,通过铺装、雕刻、雕塑小品、功能设施等形式,阐述鄂州的历史文化。6.9.2城市风气休闲区城市风气休闲区由秀水广场、戏水平台、商业建筑、水上浮岛、亲水大台阶组成。秀水广场是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的主入口之一,是滨水飘带的起点,也是鄂州滨水开放城市的有力展示。戏水平台以水为主题,提供雾森、喷泉、浅水漫步等新颖的戏水体验,增强市民的参与性,为
17、滨水带增添无限活力。商业建筑利用场地高差,将建筑与绿地完美结合,营造了低调、 惬意的休憩空间,是体验品质休闲生活的最正确场所。水上浮岛可随长江水位变化自动调节,采用无边际泳池概念,提供泳池和舞台混合利用的模式。使泳客在安全的基础上真正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结合浮岛两侧阶梯式休憩草坪,可形成以自然江景为衬托的小型表演舞台,做为民间文化团体自由交流的理想空间。c形态舒展、景观纯洁,是满足在不同水位情况下亲水、休憩、观景需求的现代滨水景观。城市风气休闲区开敞大气,地形变化丰富, 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活力变幻的休闲场所。6.9.3生态怡情休闲区生态怡情休闲区由望江眺台、立体花园、亲水栈道组成。望江眺台是生
18、态怡情休闲区的开放场地。反向的台阶设计,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活动交流场地。结合城市的沿江天际线及鄂黄大桥的对景,设登高观景的望江楼,增强地块的识别性。立体花园将鲜花景观与立体地形相结合,其独特的花园造型既丰富了市民的游赏体验,又营造了独特的桥头绿化景观。亲水栈道为游人提供感受沿江水湾宁静惬意的生态环境,场地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一片水上花园,为市民提供滨水垂钓、闲情漫步的幽静场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7 生
19、态怡情休闲区是宁静惬意、富有创意及亲和力的生态场所,是具有特色的城市门户景观。6.10 建筑设计在临江开放的大环境下,设计新建建筑服从景观环境的整体需求,简约、低调、开敞,与周边的景观和谐共处,并能满足功能上的使用需求。滨江带主要布局的建筑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商业休闲服务类 休闲茶室、 售货亭和流动售货车 、公共服务类公共厕所、管理用房。商业休闲服务类的休闲茶室主要围绕活动集中区域分布,主要为区域内的活动人群提供休闲茶饮服务。主体建筑为一层,建筑风格简约、立面通透,屋顶为自然草坡形式,与滨水飘带结合, 茶饮的同时也可观景。 售货亭和流动售货车主要为场地内的露天茶座服务,建筑形式为钢结构设计造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2022 风光 带四期 概念性 规划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