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单元-纳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单元-纳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单元-纳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纳税”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内容。 2.教材编写特点:应纳税额的计算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教材首先说明纳税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1993年我国对税制进行了改革,介绍了主要的几个纳税的种类。接着解释什么叫应纳税额。由于税收的种类较多,税率各不相同,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而是在例5中以营业税为例教学了具体算法。二、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纳税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纳税的意义并不完全了解,对纳税的计算更加陌生,因此教学时应先说明什么事纳税、为什么要纳税,使学生认识到税收是国家
2、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及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然后再说明纳税的种类和应用纳税额,使学生明确什么叫税率。再进行纳税的计算。三、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多数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四、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指出: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
3、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二、教学新课1了解纳税的作用(1)自主探索师:观察分析下面几组信息,讨论两个问题: 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屏幕显示:某汽车制造厂2001年12月生产小轿车销售额865万元,向国家缴税金70万元。 某教师去年3月对外讲学收入900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0元。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其中税收占15175亿元。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社会保障投入达982亿元。 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第五 单元 纳税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