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02021 学年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本单元内容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 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含义。本单元内容创设了许多平均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进而在乘除混存的情境中,能够识
2、别情境,直观操作,并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加强抽象思维,同时在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及除法打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平均分,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这些都为学习本单元内容奠定了基础。1.强调对除法意义的体验。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算式前,安排了平均分活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并掌握平
3、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充分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生明白除法算式是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算式表示方式,并体会这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了除法的意义。2.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教学方式上要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弄清两者的区别再体会它们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1.设置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除法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的活动,把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是除法的实质。教材在教学
4、除法前先组织学生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对平均分获得基本的认识,为认识除法的含义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除法的含义。求把一些物体分得同样多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求每一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白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虽然分的过程可能有所不同,但结果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从而在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1 平均分(一)2 平
5、均分(二)1 课时1 课时3 练习二 1 课时4 初步认识除法 1 课时5 练习三 1 课时6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7 练习四 1 课时1 课时8 解决问题 练习五 1 课时9 整理和复习 练习六 1 课时平均分(一)。(教材第 7、第 8 页)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形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件,图片(糖块)。 师:同学们,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了,看看他们在忙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 7 页情景图)学生可能会说:这
6、些同学在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他们准备了糖块、苹果、果冻等很多好吃的。他们正在分这些好吃的,可能是想知道够不够吧。他们还把整理好的东西放在了箱子里。师:是啊,他们的准备工作很认真。其中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教学例 1。师:我们来看看这 6 块糖,如果要分成 3 份,该怎样分呢?拿出你的图片分一分。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汇报。生 1:我分的第一份是 1 块糖,第二份也是 1 块糖,第三份是 4 块糖。生 2:我分的第一份是 1 块糖,第二份是 2 块糖,第三份是 3 块糖。生 3:我分了三份,每份都是 2 块糖。师:同学们都按要求把 6 块糖分成了 3
7、份,其中有的同学分成了 3 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像这样就叫平均分。2.教学“做一做”。师:你看下面的分法哪些是平均分?(课件出示:教材第 8 页“做一做”第 1 题)生:第一幅图中的每份都是 3 块,同样多,所以第一幅图的分法是平均分。师:你能看图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8 页“做一做”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汇报:一共有 16 片枫叶,每 4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4 份。【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为学生经历实物分法的探究后抽象出用画图表示分法做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
8、什么是平均分了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平 均 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1.设计了“分糖块”的情境,通过小数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图形表示对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概括,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2.平均分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不必作为固定名词,也不必用固定的语言给它下定义,可以用“分得同样多”“分得一样多”来理解或替换它。教学时必须要人人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A 类把 10 个松果平均分给 2 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能分到( )个松果。(考查知识点:平均分;能力要求:能正确地进行平均分)B 类把下面的球平均分到两个
9、盘子里。(考查知识点:平均分;能力要求:能正确地进行平均分)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5B 类:平均分(二)。(教材第 9、第 10 页)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尝试用画图法或摆小棒的方法,帮助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经历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件,图片(苹果、酸奶、果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平均分的问题。1.教学例 2。师: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那么你有办法把 18 个苹果平均分
10、成 6 份吗?每份几个?可以拿出图片分一分。学生尝试自己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我是 1 个 1 个地分的,分了 3 次才分完,每份 3 个。我觉得苹果有点多,第一次分的时候每份放了 2 个,第二次分的时候每份放 1 个,这样就正好分完了,每份 3 个。我也觉得苹果有点多,所以我分的时候,是 3 个 3 个地分的,结果正好分成了 6 份,每份 3个。师:同学们的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不管是 1 个 1 个地分,还是先 2 个 2 个地分,再 1 个 1个地分,还是 3 个 3 个地分,只要结果是 6 份,并且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就符合要求,就是正确的。具体的分法,
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师:现在请同学们把 10 盒酸奶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几盒?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课件出示:教材第 9 页“做一做”)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汇报结果:把 10 盒酸奶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5 盒。2.教学例 3。师:如果把 8 个果冻,每 2 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学生尝试自己分图片或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汇报。生:把 8 个果冻,每 2 个一份,分的时候就是把果冻每 2 个一组分开,结果分成了 4 份。师:每份同样多吗?是不是平均分呢?生:每份都是 2 个,同样多,是平均分。师:现在请大家
12、尝试完成下面的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 10 页“做一做”)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最后集体交流订正。【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分法,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经历由实物分法的探究抽象为画图表示分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了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1.设计平均分的情境,通过小数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动,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图形表示对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概括,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2.结合“分苹果”“分
13、果冻”的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二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在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分法的同时,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A 类把 30 朵小红花,平均分给 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朵小红花?说说你是怎样分的。(考查知识点:平均分;能力要求:能正确地进行平均分)B 类(考查知识点:平均分;能力要求:能正确地进行平均分)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每人分到 6 朵小红花。(分法不唯一)B 类:2练习二。(教材第 11、第 12 页)1.通过平均分的练习,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3.通
14、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练习,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难点: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这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你们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一下,帮助你们巩固学到的知识。师:谁愿意告诉大家,关于平均分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把一些物体分成同样多的几份,是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按每份是多少的要求来分,正好分完也是平均分。师:那么把一个具体的数平均分,是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结果呢?我们现在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 18 个平均分,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学生尝试自己分,和同桌交流各
15、自分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我把 18 个,按每 2 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9 份。我把 18 个平均分成 9 份,结果是每份 2 个,与刚才同学的结果相同。我把 18 个,按每 3 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6 份。师:通过刚才的分法汇报,你发现了什么?生:同样多的物体按不同的要求分,虽然是平均分,但结果不一定相同。【设计意图:促使学生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枚举法”解决问题】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1.分的数量比较多时,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多分几次来分步完成。促使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分法。 2.通过变式练
16、习,发现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或答案。变式练习是提高数学练习效率的有效方法。A 类把这些花每 2 朵插在一个花瓶里,需要几个花瓶?(考查知识点:包含除;能力要求:体会不同情形的等分)B 类把 20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4 份、5 份、10 份,每份各是多少根?你知道怎么分吗?(考查知识点:等分;能力要求: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等分)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4 个B 类:把 20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10 根。把 20 根小棒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5 根。把 20 根小棒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4 根。把 20 根小棒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 2 根。 分法略教材习题第 11
17、、第 12 页“练习二”1.第二种分法对2. 33. 4 分法略4. (1)8 (2)35. 46. 圈一圈略 7 97. (1)5 (2)38. 24 49. 略(答案不唯一) 初步认识除法。(教材第 13、第 14 页)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或说明平均分的具体过程。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有加法、减法和乘法,并且知道加法与减法是相对应的,那么有没有与乘法相对应的第四种运算方法呢?那又是什么运算呢?师:
18、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第四种运算方法除法。【设计意图:借助对话,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1.教学例 4。师:请看图,说一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 13 页例 4)生:大熊猫有 12 个竹笋,它想把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师:是啊,谁愿意帮帮大熊猫,告诉它每盘放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每盘放 3 个,我是 1 个 1 个地分的,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分的问题。师:像这样把 12 平均分成 4 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是 124=3,“”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 除以 4 等于 3”。师:你能像刚才那样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13 页
19、“做一做”)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把 15 条鱼平均放在 5 个盘子里,就是把 15 平均分成 5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155=3,所以每个盘子里放 3 条鱼。把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 102=5,所以每份是 5 根。把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 5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 105=2,所以每份是 2 根。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通过例子去体验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用除法来表示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教学例 5。师:瞧,大熊猫又忙什么呢?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课件出示:教材第 1
20、4 页例 5)生:大熊猫有 20 个竹笋,每 4 个放一盘,能放多少盘?师:能放多少盘?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我们可以画图圈一圈,就很容易知道可以放 5 盘。师:我们也可以动手摆一摆,还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04=5。这个算式除号前面的数(20)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4)是除数,得数(5)是商。师:看教材第 14 页“做一做”第 1 题,你能在图中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交流汇报。师: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都知道了吗?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 14页“做一做”第 2 题)指定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熟记除
21、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不同情形,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并且也会读、写除法算式。你们都掌握了吗?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吧。初步认识除法读作:12 除以 4 等于 31.前面大量的平均分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为本节课认识除法做好了准备。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本节课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过程。2.必要的讲解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使学生
22、知道把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并经历把平均分的过程抽象为用除法表示的过程。A 类如果把左面鱼缸中的金鱼平均分到右面的 3 个小鱼缸中,每个鱼缸中要放几条小金鱼? (考查知识点:除法;能力要求: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B 类幼儿园的阿姨要把这些大红枣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分 3 个,够分几个小朋友?(考查知识点:除法;能力要求:能运用除法正确列式进行计算)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93=3(条)B 类:123=4(个)练习三。(教材第 1517 页)1.巩固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2.进一步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下册 数学 第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