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理急救教育的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理急救教育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理急救教育的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理急救教育的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理急救教育的研究 摘 要:中学时期是事故发生的高频年龄段,开展生理急救教育是避免事故伤害的有效保障措施。当代中学生生理急救知识缺乏,生理急救技能不足,突发事件面前,心理素质不好,法律知识缺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课堂中渗透生理急救知识、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生理急救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生理急救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生理急救法律知识。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教学;生理急救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XX)08-006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XX.08.0
2、46 当前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们衣食住行得到改善,但随之出现在中学生身边的不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多。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探索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和渴望,但对于社会中不安全因素的感知能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因此极易遭遇突发状况和意外伤害。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我国每年发生危险的中小学生高达4250万人,在这其中有26.1%由各种突发的事故造成,这些数据还以每年7%到10%的速度增长1。经研究发现,若具较强的急救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由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甚至能挽救生命2,因此培养中学生生理急救能力迫在眉睫。 学校教学主要依靠各学科教学实现
3、,因此生理急救教育也需要依赖于学科教学完成。各学科中与生理急救联系比较紧密的是生物学科,20XX年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增加“急救措施”这一模块,这表明生理急救知识在生物学科中已经逐步被国家教育部重视起来,因此生物教师应该把握生物学科的独特优势,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理急救教育,培养学生生理急救的能力,使学生在事故发生时能有效展开现场自救和互救。 一、国内外现状 (一)国外现状 美国早在1979年建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组建国家应急管理学院,并于1981年开始建立培训型应急教育课程体系,自此美国应急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在 K-12 年级(泛指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美国对青少年的危机
4、意识、急救能力的训练相当注重。进入中小学阶段开始正式的应急教育,其依据联邦应急管理署编写的应急教育指导资料和如何做好公众灾害预防活动和宣传活动等资料来开展,学生每周至少安排一节急救课程或急救训练,通过课程和训练教给学生火灾、溺水等应急处理方式3。 1977年日本建立多个急救中心,并成立了急救医学的培训和实践基地4。自1982年开始每年9月9日被定为“急救日”,在该日所在的一周作为“急救医疗周”,相关机构进行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此外,日本高中体育也囊括了急救教育。据大阪府地区救命救急中心1996年8月一项调查显示,大阪府地区的180所高中都进行了急救教育,急救教育普及率高达92%5。普遍设置2-4
5、个学时,包含内容广泛,例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简单处理以及紧急呼救方式等。 (二)国内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理急救依托培训的方式在我国蓬勃发展。红十字总会、教育部等15个部委办在20XX年共同颁布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增加急救知识普及范围和人群、加大建成急救培训基地6。红十字会联合急救中心机构率先对特殊职业人群开始培训,如警务人员、保安、消防等。目前,一些非医学专业的院校已开设关于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来供学生选择性学习,例上海同济大学和其他九所高校联合急救中心开设了急救知识的普及活动和急救课程。 二、中学生生理急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理急救知识缺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生物学 教学 渗透 生理 急救 教育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