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名称,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会念儿歌。 2、能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有感情地朗诵儿歌。(重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电视机、电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家庭小主人”的含义 1、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都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2、引导幼儿说:“爸爸在做什么的时候,我怎么样。” 3、:原来我们小朋友在家都很关心爸爸妈妈,是个家庭小主人。 二、播放课件,完整的欣赏儿歌 1、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我是家庭小主人。我们一起来听听儿歌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做事情的? 2、播放课件,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 3、幼儿集体
2、欣赏 三、分句播放,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儿歌内容。 1、儿歌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呢? 2、个别幼儿完整的朗诵。 3、集体幼儿完整的朗诵。 4、完整播放课件,集体幼儿完整的朗诵。 5、分角色,分组表演。 四、结合生活,鼓励幼儿大胆的仿编。 1、妈妈洗衣服,小朋友还可以帮忙做是你事情呢?你会用儿歌里的话来说一说吗? 2、个别幼儿仿编后半句。 3、如果你当家庭小主人,你会怎么来帮爸爸妈妈呢? 4、还有谁来大胆的说一说呢? 5、鼓励幼儿完整的仿编儿歌。 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内容,体验诗歌自由想象的情趣和意境。 2、学习用诗歌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会用“xx是xx的梳子”
3、这一比喻手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梳子 2、幼儿用书,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课件,学习诗歌梳子。 1、幼儿讨论:图上有谁?妈妈在干什么?宝宝在干什么?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的第一段。 3、出示图片风吹树、船在海上航行 幼儿讨论:风吹树、船航行像什么? 4、教师完整朗诵诗歌梳子。 提问:儿歌里说些什么? 二、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表现手法。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为仿编活动打下基础。 (1)风和船真的是树和海的梳子吗? (2)为什么说风和船是梳子? (3)它们是怎样梳着树和海的头发的? 教师讲解:风吹拂着小树,使树叶不停的
4、摆动,我们可以说风是树的梳子; 船在海上航行,我们可以把船比作海的梳子。 2、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完整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 1、观察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出示图片:小鸟在蓝天上飞翔、小鱼在水里游。 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把什么比作梳子?它们又梳着什么的头发? 2、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来讲述画面。 教师引导:哪位小朋友能模仿诗歌梳子里的话, 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这幅美丽的画面“xx是xx的梳子”。 幼儿根据画面和教师所作的示范进行初步的仿编活动。 3、教师将幼儿仿编的诗歌记录下来。 4、集体朗诵仿编的诗歌。 四、幼儿分组活动。 1、游戏:背景图和卡片的配对。 教师
5、出示几幅背景图,为每组幼儿准备许多卡片,幼儿分别将相应的卡片与背景图进行匹配。 2、教师示范,引导幼儿使用匹配的卡片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3、每组幼儿选择一幅背景图,分组进行仿编。 选一名幼儿将自己组编的诗歌讲述出来,教师记录。 4、教师小结:对幼儿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的行为给予鼓励,提高幼儿对仿编活动的兴趣。 儿童诗 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 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 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借助多种场景,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
6、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皮皮过马路和各个马路交叉口场景的多媒体课件 2.正确和错误过马路场景图片各一套 3.自制交通棋、信号灯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发猜想 师:皮皮独自上街玩耍,看到马路对面有个玩具商店。他想过马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看课件(1),了解事情的经过 提问: 1.发生了什么事? 2.皮皮为什么差点被车撞? 3.他这样过马路安全吗? 三、分场景讨论:怎样过马路最安全 场景一:走斑马线 请个别幼儿回答,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 场景二:在十字路口 1.启发思考:如果是在十字路口,除了走斑马线还要注意什么
7、?(看信号灯,一看、二慢、三通过) 2.儿歌小结: 大马路,真热闹,过马路,不乱跑。 行人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一看、二慢、三通过。 交通规则要记牢,安全第一最重要。 3.观看课件(2),呈现皮皮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场景三:没有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 1.观看课件(3),启发幼儿思考,这时又该如何过马路? 2.观察画面,集体模仿交警指挥。 四、拓展经验,了解更多过马路的方法 1.讨论:在大城市里,你还知道哪些过马路的方法?(过天桥、走地道) 2.通过画面再现,巩固幼儿认识。 五、经验迁移,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1.游戏活动:看谁做得对 出示过马路图片场景,请幼儿看图迅速做出判断,对的站在笑
8、脸这一边,错的站在哭脸那一边,进一步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2.延伸活动:走交通规则棋 讲解游戏玩法:两人一组轮流掷骰子玩,走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可以前进一格,走到违反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就后退一格,走到空格处停止不动,谁最先到达终点即为胜利。 反思评价: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能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总结出简单有序、操作性强的过马路的方法:“一看、二慢、三通过”。 活动设计的两大亮点: 1.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之中。 借助多媒体课件,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画面生动活泼、直观形
9、象,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 2.让规则在“交通棋”中体现。 棋类游戏深受孩子的喜爱,教师巧妙地运用“交通棋”来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展示了教者的教育机智。从自由结伴到商定谁先“走棋”,相互提醒、监督,同伴间的合作性、协调性充分体现了对规则的理解。 小百科:马路,是指供人或车马出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公路。多是由人修建,供人使用,主要目的是方便人类从事诸多的生产活动。 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彼此由潜在矛盾、爆发矛盾到友好相处的全过程。 2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步体验角色的心理变化过程。
10、3懂得要与朋友平等相处,同甘共苦。 活动准备:故事录音、图片10幅(可装订成绘本)。 活动过程 1出示角色进行对比,引发认知兴趣。 (1)今天来了两位客人,看看是谁? (2)大老虎长得怎么样?小老鼠呢?(丰富词汇:又高又壮、又瘦又小) (3)它们可是好朋友,你想到了吗?你也有好朋友,想想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猜想) 分析:将角色之间的差异对比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在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冲突的同时,更激起了幼儿的认知兴趣,同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使他们展开合理的推理和想像。 2猜想引出故事前段,体验角色的心理。 (1)看看小老鼠和大老虎在一起做什么?(出示3幅图:好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教案 模板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