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改).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一、第一章 工程概况21.1本段路基施工主要内容2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32。1施工工期总目标32.2分阶段工期要求3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43.1.不良地质地段的处理43.2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施工方案73。3路基基床底层施工方案113。4首件工程路基表层施工方案16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27第五章 主要资源配置285.1机械设备配备285.2人员配置285.3填筑材料29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96.1质量保证体系296.2质量控制30第七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307。1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307。2环境保护措施317.3施工安全管理措施327.4路基施工安全措施33新建铁
2、路格尔木至库尔勒线新疆段S2标DK977+800DK978+000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为了更好的组织路基地基处理及土方填筑施工,施工之前,在施工现场选用DK977+800DK978+000段进行地基处理(重型碾压)及路基填筑首件试验性施工,以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同时检验设计参数以及地基处理效果,有效地指导施工。一、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概况首件工程起讫桩号为DK977+800DK978+000,全长200米。首件施工段位于塔里木盆地冲积平原区,海拔828833米,相对高差13米,地形略有起伏,地表半固定沙地,局部地表泥结皮,沙丘形态以圆锥状为主,沙丘高度0.51.5米,植被覆盖率1520
3、,以红柳杂草为主。1。1本段路基施工主要内容(1)路基基底处理方式:软弱地基处理和盐渍土地基处理。软弱地基处理采用重型碾压处理,碾压范围为路堤两侧坡脚以外3.0m。重型碾压最大宽度为33.23m,最小碾压宽度为29。52m,平均碾压宽度为31.23m。盐渍土地基处理为铲除路堤基底盐渍土0.3米,并换填C组填料,宽度为路堤坡脚外2米。(2)路基填料:路基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取自34团北山料场;基床底层采用就近取土场粉砂、粉土填料(C组填料),取自DK977+800左侧500米料场;两侧采用远运B组填料包边进行加固,包边宽度2m,取自34团北山料场;基床以下采用就近取土场的C组填料,取自DK97
4、7+800左侧500米料场. (3)路基本体加固:路堤基床底层顶部通铺一层双向土工格栅。路堤基床底层以下两侧边坡按设计要求铺设双向土工格栅,格栅层间距0。6m,铺设宽度为3m.(4)路基坡面防护:铺设混凝土板块、脚墙基础及片石拱形骨架护坡等措施。1。2首件路基位置首件路基工程位于直线段内,线路纵坡为6,路基横坡为4,路基顶面宽度7。8m,路基边坡坡度为1:1。75。第二节 编制范围路基首件工程DK977+800DK978+000段各施工阶段的基底处理,基床以下C组料填筑,基床底层C料填筑,两侧B组包边料填筑,基床表层A组料填筑第三节 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新疆自治区的相
5、关规章制度;(2)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指南、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3)铁路总公司对本工程批复文件;(4)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8)铁路工程首件评估实施细则(铁办工管【2012】76号)(9)格库铁路S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路基首件工程位于路基架子队作业一队施工段落内,由作业一队负责路基首件工程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一览表项目名称作业队名称起讫里程及区段长度作
6、业层工程内容风沙路基及地基处理工程路基架子队作业一队DK974+000DK978+000便道施工班组施工便道施工路基作业班组路基填筑施工路基作业班组路基作业班组2.1施工工期总目标本段路基计划2016年4月20日开工,2016年4月30日完成主体。2.2分阶段工期要求2。2。1施工准备阶段完成永久性征地、引入线、伴行便道的修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水准点、控制点复测,施工图审核等技术准备工作。2.2.2主体工程施工阶段2016年4月20日至2016年4月21日完成路基基底处理。2016年4月22日至2016年4月25日完成基床底层以下填筑.2016年4月26日至2016年4月29日完成基床底层填
7、筑.2016年4月30日完成基床表层填筑。2.2.3附属工程施工阶段2016年6月20日至2016年8月10日完成边坡防护。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一)首件工程的目的1)确定机械的规格、数量及最佳配套2)确定施工工艺参数(1)松铺厚度、松铺系数;(2)碾压遍数、压实顺序、碾压速度与压实度的关系;(3)确定最佳含水率及含水率控制方法;通过试验段工艺总结,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在本标段类似路基工点施工中推广使用.3.1。不良地质地段的处理路基首件工程包含路基盐渍化处理及软弱地基处理。3。1.1地基处理路基盐渍化处理:铲除路堤基底盐渍土0。3米,然后换填与路基相邻部位同类型C组填料,宽度为路堤坡脚外2米
8、,再进行路基的填筑,并将挖除的弃土集中运至指定弃土场。软弱地基的处理:路基基底采用重型碾压处理,碾压范围为路堤两侧坡脚以外3米。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每碾压一遍做一次试验检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碾压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路基断面如图所示3。1.2重型碾压施工方法地基处理(风沙地区重型碾压)首件工程起讫桩号为DK977+800.DK978+000.表31:拟定不同洒水量试验方案序号起讫里程长度(m)洒水量(kg/)1DK977+800DK977+8505052DK977+850DK977+90050103DK977+900DK977+9505
9、0154DK977+950DK978+00050203.1。2.1重型碾压工艺流程3.1。2.2施工工艺清表首先挖掘机在技术人员标识的清基边线范围内,挖除原地面的植物、腐殖土、盐壳等不合格土质,基底表盐渍土清除深度30cm.DK977+900DK978+000段基底进行洒水碾压A、洒水按照表31拟定的方案进行洒水.B、碾压洒水完成后等待1520分钟,开始碾压。碾压采用18T压路机,碾压方式拟定为:18T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便数为自第1遍后开始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直至达到120kPa的碾压便数。3。1。2.3具体施工方法(1)施工放样,确定施工处理范围,在现场插竹竿及洒白灰做标记. (2)采用推
10、土机进行粗平,平地机精平,做好施工准备.(3)检测原地基的含水量,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从处理区域外侧边缘开始绕圈进行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4)碾压时后轮重叠1/2,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5)碾压速度头两遍每分钟2528米为宜,以后每分钟3340米。(6)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地段上急刹车或调头.(7)碾压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检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3。1.2。4检测标准检测标准见下表:地基承载力检测标准序号部位压实指标检测方法及数量1基底地基承载力120kPa轻型动力触探仪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部位检测部位检 验 数 量检测方法及数量地基处理地
11、表纵向每25 m内检查3个点,轻型动力触探仪地表以下10cm处纵向每25 m内检查3个点,轻型动力触探仪3。1。2。5工艺试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数据采集方法A、地基承载力检测:压路机每碾压完一遍,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B、单位面积洒水量按照拟定的洒水方案控制。C、碾压遍数自第1遍后开始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记录直至达到120kPa的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含水率等施工参数。D、洒水渗透深度及时间的关系:不同的含水率试验方案,在洒完水后,详细记录洒水渗透深度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洒水完成后,检测一次渗透深度,其后每隔20分钟检测一次。汇总各类数据,通过绘制回归曲线图的方法整理分析数据。3。1。2。6试验工
12、艺总结 工艺试验总结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着低成本、高效率、切实可行的原则.对工艺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不同洒水量,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出不同洒水量碾压遍数与地基承载力间的变化曲线关系图。 对不同的碾压遍数和不同的洒水量进行经济成本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碾压遍数和洒水量。 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编制工艺总结报告。评估通过后,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在本项目路基工点施工中推广使用。3。2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施工方案3。2.1工艺试验方案粉砂路基首件工程(基床以下路堤)起讫桩号为DK977+800DK978+000,全长200米。拟定试验方案如下:不同松铺厚度段落划分方案
13、序号起讫里程长度(m)每层松铺厚度(cm)1DK977+800DK977+900100352DK977+900DK978+00010040不同含水率试验方案序号松铺厚度需控制的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偏差)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135+2%03240+2%0-3%3.2。1.2施工方法1)基底验收填筑前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先回填30cm 宽度为坡脚外2m粉砂C组料,经压实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2)放线及上料 地基处理满足要求后,进行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3)填料平整填料摊铺由装载机进行粗平,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精平。为有效控制每层松铺厚度,粗平
14、时用水准仪控制。A、洒水碾压前,检测现场平整后填料的含水率.按照拟定的各层含水率控制方案,计算洒水量。详细记录渗透时间、渗透深度以及渗透是否均匀.B、碾压当松铺厚度及含水率符合试验选定的参数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18t压路机,碾压方式拟定为:第一遍静压稳料+静压与弱振相结合+最后一遍静压。静压速度1。2Km/h,弱振速度2。0Km/h2。5Km/h.自第2遍后开始进行压实指标检测,根据检测数据调整静压弱振组合方式以及碾压遍数,至各项压实指标合格为止。3。2.1.3检测标准检测标准见下表: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序号部位填料类别压实指标粉砂1基床以下路堤压实系数K0.9地基系数K30(MPa/m)80
15、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部位填料种类检 验 数 量检 验 方 法基床以下路堤粉砂每层纵向每100 m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 m处2点、中间2点K30平板载荷仪每层沿纵向每100 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 m处灌砂法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高 程50 mm2中线至边缘距离50 mm3宽 度不小于设计值4横 坡0.55平整度30 mm3.2。1。4工艺试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数据采集位置平面布置图:数据采集点剖面布置图数据采集14点检测填筑层地基系数K30;1、2、58点检测松铺系数、含水率、填筑层
16、压实系数K;912点检测路基边坡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数据采集方法松铺系数:通过测量填筑面压实前标高及压实后标高差值得出压实厚度,通过计算得出松铺系数。含水率:含水率检测采用酒精燃烧法。碾压前含水率检测,每个平面位置检测图中的A点;压实后填料含水率检测,每个平面点位置检测图中A点。压实指标:自第2遍碾压后,开始进行压实指标检测。压实指标检测,每个平面点位置检测图中A点。洒水渗透深度及时间的关系:不同的含水率试验方案,在洒完水后,详细记录洒水渗透深度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洒水完成后,检测一次渗透深度,其后每隔20分钟检测一次。汇总各类数据,通过计算加权平均值、绘制回归曲线图的方法整理分析数
17、据。3。2。1.5试验工艺总结 工艺试验总结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着低成本、高效率、切实可行的原则。(1)对工艺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2)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K30 值和压实系数K值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出不同填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 (3)对不同松铺厚度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的松铺厚度。(4)同一松铺厚度,对不同的碾压方式和不同的洒水量进行经济成本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碾压方式和洒水量。 (5)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编制工艺总结报告.评估通过后,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在本工区路基工点施工中推广使用。3。3路基基床底层施工方案
18、3。3。1施工方案粉砂路基首件工程(基床)起讫桩号为DK977+800DK978+000,全长200米。由于C组填料和B组填料的松铺系数不一致,为保证同一层两种填料碾压后达到同样的压实厚度,考虑两种填料填筑时取不同的松铺厚度。3。3.2基床底层试验方案基床底层拟定松铺厚度序号起讫里程长度(m)每层松铺厚度(cm)C组填料B组填料1DK977+800DK978+0002003538松铺厚度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拟定一个方案,待现场实施后,确定B组填料的松铺系数后,根据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第5。4。2条中规定:基床底层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返算确定B组填料的最大松铺厚度,从第
19、二层进行验证和调整。不同含水率试验方案序号松铺厚度需控制的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偏差)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1拟定B料松铺厚度38cm+2%/2返算松铺厚度/033。3。3施工方法风沙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风沙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1)放线及上料基床以下路堤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床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基床底层上料前,用白灰洒出B、C组填料的分界线,保证两侧各2米宽包边B组料宽度.2)填料平整基床底层摊铺时,先摊铺两侧B组填料,再摊铺中间C组填料.两侧的B组填料施工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自卸车按计算好的堆距卸料,并用推土机粗平。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填料的尺寸,宁宽勿窄,以保证路基质量。然后在包边
20、土的内侧挂线,最后用人工整形、找平。3)洒水碾压前,检测现场平整后填料的含水率。按照第拟定的各层含水率控制方案,计算洒水量。洒水分23遍完成,每遍间隔时间1520分钟。 4)基床底层碾压当松铺厚度及含水率符合试验选定的参数时开始碾压,碾压顺序:先碾压两侧的B组填料,再碾压中间的C组填料.碾压采用20T压路机,碾压方式拟定为:第一遍静压稳料+静压与弱振相结合+最后一遍静压。静压速度1.2Km/h,弱振速度2。0Km/h;自第2遍后开始进行压实指标检测,根据检测数据调整静压弱振组合方式以及碾压遍数,直至各项压实指标合格为止。3。3。4质量控制及检验1、质量控制1)在每一层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含水
21、率、松铺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碾压。2)路基填筑前,按水平分层填筑方式进行横断面分层,计算各层的填筑宽度和高程。 3)含水率的控制。填筑前在取土场取样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碾压前,检测平整后填料的含水率,通过洒水控制其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23%的范围以内.2、质量检验1)路基工程按照路基通用参考图(格库施路05-02-02)中规定的压实标准进行检验。基床检测标准见下表:基床压实检测标准层位 填料类别压实指标细粒土、粉砂砾石类基床表层地基系数k30(mpa/m)150孔隙率(n)-28基床底层压实系数k0.93-地基系数k30(mpa/m)10
22、0120相对密度dt孔隙率(n)31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部位填料种类检 验 数 量检 验 方 法基床范围路堤各类土每层纵向每100 m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 m处2点、中间2点,K30平板载荷仪粉砂、细粒土、砾石类每层沿纵向每100 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 m处灌砂法路堤边坡各类土每100m等间距检查4点(距路基边缘0。5m处,每侧2点)灌砂法基床底层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高 程20 mm2中线至边缘距离不小于设计值3宽 度不小于设计值4横 坡0.55平整度15 mm基床表层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填筑首件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