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罗鱼苗种培育日常管理要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哲罗鱼苗种培育日常管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罗鱼苗种培育日常管理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哲罗鱼苗种培育日常管理要点哲罗鱼苗种培育日常管理要点 徐建华妥志利高倩葛京 摘要:苗种培育是哲罗鱼(Hucho taimen)养殖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主要就哲罗鱼苗种放养密度、溶氧、上浮仔鱼开口驯化、养殖环境、防逃及鱼病防治等日常管理问题进行相关讨论总结。 关键词:哲罗鱼(Hucho taimen);苗种培育;疾病防治 哲罗鱼(Hucho taimen)又名哲罗鲑、大红鱼属鲑形目、鲑科,是大型凶猛珍稀冷水鱼类常年栖息在清澈的水域环境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图们江以及额尔齐斯河水系的水域。由于捕捞过度、环境污染等原因,野生哲罗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哲罗鱼已经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2、1。哲罗鱼不仅生长迅速而且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具有极高的养殖推广价值。虽然国内早已突破了哲罗鱼的人工繁育但由于苗种阶段养殖难度大,死亡率高苗种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可以说苗种供给是制约哲罗鱼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哲罗鱼养殖实践经验将哲罗鱼苗种培育过程中的日常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1加强仔稚鱼期管理 1.1避免仔稚鱼缺氧 哲罗鲑属高耗氧鱼类水中溶氧的高低对其生长生存有着直接影响。尤其在仔稚鱼培育阶段鱼(缸)池小放养密度大鱼体嫩弱对溶氧需求更大。分析比较以往的养殖结果在水温810 情况下进水溶氧不低于8 mg/L、排水口溶氧不低于7 mg/L时苗种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成活率
3、高。如果水源水溶氧较低可以采用鼓风机、气泵增氧。增氧的气石最好在4050目。 1.1.1微水流控制仔稚鱼堆积刚孵化出的哲罗仔鱼全长约为1416 mm卵黄囊较圆侧卧于孵化缸(槽)底部身体柔软游泳能力较差。此时的仔鱼习惯扎堆生产中经常遇到因仔鱼的过度堆积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的情况。这时要将进水口对着缸壁(多个进水口时应沿着一个方向)使缸内水缓慢转动可有效阻止仔稚鱼扎堆;巡塘时如果发现仔鱼扎堆可用羽毛轻轻撩动仔鱼附近的缸水形成微水流让仔鱼随微水流散开;避免用羽毛直接接触柔嫩的鱼体防止对仔鱼造成机械损伤。仔鱼散开后会发现极少的死苗或污物及时用专用的小网将死苗或污物捞出一方面保持水体清洁另一方面避免滋生水
4、霉感染仔鱼形成新的堆积。由于此时鱼苗活动能力较弱捞出死苗或污物时注意避免将鱼苗误捞出。 1.1.2保持破膜布苗期水体清洁水流通畅生产中哲罗鲑受精卵的孵化是在孵化缸中放置孵化筐进行的孵化缸直径2 m,面积3.14 m2。当发现孵化筐中的卵开始出现破膜仔鱼时立即将孵化筐移入已准备好的初孵仔鱼缸中进行布苗。待苗的密度达到2万2.5万尾/缸时将孵化筐移入下一个缸中继续布苗。这一阶段应加强检查每隔2 h吸附在排水管上的卵皮和死苗1次防止出水口被堵保持水流通畅。注水量控制在1015 L/min确保养殖水体溶氧充足。 1.2强化上浮仔鱼开口驯化 仔鱼经过57 d的自营养阶段卵黄囊吸收完毕就要转入外源营养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苗 培育 日常 管理 要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