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译林”同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译林”同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与“译林”同行与“译林”同行 20XX年是改革开放整四十个年头,非常荣幸,因为时代给的机遇,我有幸与 译林 杂志结缘,并一路陪伴它成长为一个大型出版社。从现今看,这些年也算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作出了一点小小贡献。 我同译界和出版界朋友接触中了解到,一些 译林 的朋友,在议论时觉得 译林 走过的道路,颇带有传奇色彩,认为 译林 杂志及译林出版社发展形成了所谓“译林”现象 一本外行办的翻译杂志,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专业翻译出版社,还创造了好多项纪录。他们希望了解,一本地方新创杂志,在“心有余悸”的年代,何以甘冒风险,带头引进西方当代通俗文学?刊登译作的一本杂志,何以会演变成全国知名的文艺出版社?防止外来
2、文化糟粕渗透,贵在选择。译林如何做到导向不偏,拒“黑”远“黄”?除了引进介绍西方当代通俗文学,填补些许我国文学翻译作品空白,译林是如何首次提出“开放翻译家”的概念,肯定和弘扬翻译家们在推动思想解放上的开放精神? 拿起笔,回望那些逝去的岁月,这或许也是对职业做的一种自我反省,从中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出一张像,并通过它,把我从事编辑工作所感受到的快乐,传递给我的朋友和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尊重和爱护编辑,也算是给出一个侧面的解答,以飨提出思考的朋友们 走通俗,办 译林 歪打正着 1975年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高斯同志,把我从下放的泗阳县调回出版社当编辑,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我结束了前半生当
3、“万金油”干部的历史,幸运地走进了崇高的编辑队伍。 1978年初,已经是省出版局局长的高斯要我考虑,办一本介绍外国现状的翻译刊物。我觉得,介绍外国社会科学,内容敏感有风险,不如介绍外国文学。这个主意得到了高斯支持。当时我真是白手起家,因为我前半生跟文学和翻译都不沾边,对照办刊条件,我没有一项符合。省出版局原副局长高介子,有一次对我说:“当年高斯挑你这个外行办 译林,真是冒风险;而你敢接手,胆子也够大。”这话一点也没错。如按时下时尚的用词来说,当年高斯和我“都没按常规出牌”。 既立下“军令状”,只好硬着头皮上,首先想刊名。有一天我同搞古籍的编辑孙猛聊天,他无意中提到“译林”两个字,我听了一震,脑
4、子里顿时想起林茂叶繁的景象。啊!用“译林”做刊名多好呀!译林 后来走红,少不了孙猛偶然起名的功劳。 刊名定下之后,接下来要给刊物定位。当时北京有 世界文学,上海有 外国文艺,都是老牌大户。我从读者的角度,有一个朴素的期盼,就是文学杂志,内容要有新鲜感,故事一定要吸引人,抓住好看耐看,才有生命力。我认准了 译林就是要面向草根的偏爱,走介绍通俗文学尤其是西方当今流行小说的道路。 我对自己办刊的先天不足,是有自知之明的。也许正因为我是外国文学外行,又是办刊物新手,那时还不懂得提方案、搞论证、先试刊、再定性这一套程序,只想着尽快上马,早日问世。因为心里没把握,最早的 译林,只是用书号出版的“丛刊”,暂
5、定每季出一本,想出版探路后,看反应再作调整。 编 译林 创刊号,起初只有我和新编辑金丽文两个人。我负责向北京组稿,她负责向南京和上海组稿。那时影院放映的英国影片 尼罗河上的惨案 很红火,说也凑巧,我们得悉上海外国语学院有位英语教师,正在翻译这部影片的文学原著。我觉得这是个机会,立即派金丽文上门约稿,并敲定交稿时间。当时根本没考虑这是一部侦探小说,更没料到这部小说后来会给 譯林 惹上那么大的麻烦。现在回想起来,创办 译林,无论是选人、选材,还是定位、运作,确实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对我这个外行来讲,难免有“歪打正着”的幸运。就连高斯也在多年之后表示,译林 的意外成功,使他存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6、。 译林 这种独辟蹊径的办刊方针,正好适应了中国百姓因长久禁锢而渴望了解西方当代文化的愿望,以至一创刊,就大受读者欢迎。创刊号16开、240面,定价才1元2角,比一本书还便宜。最早是交给新华书店零售,初版20万册几天就脱销,加印20万册很快又卖完。书店要求再印40万册,考虑纸张供应紧张,只再印20万册后就不印了。因为书店不办理长期订阅,店面又买不到,大批读者只好汇款向编辑部邮购。头一两期,邮局送来的邮购汇款单,都用大邮袋装,一次就送来好几袋。邮局职工抱怨说,为了登记这么多汇款单,害得他们加了好几天夜班。社里邮购部同志也叫苦,仅为 译林 办理登记、取款、入账、包装、寄发等手续就忙不过来,对其他书
7、的邮购,这时都顾不上了。 后来得知,许多大学图书馆陈列的 译林,因为阅读的人太多,不是被翻毛了看不清字,就是翻烂了造成缺页,有的干脆被人拿走,所以急着要求补购。最有趣的是,黑市上 译林 每本要卖2元,还要外加两张香烟票。如今城市里四五十岁的人,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中学生,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 译林 的。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病,将病历摆在医生桌上排队。谁知他看到我的病历上填写的单位是 译林,就抽出来叫我先去看。真没想到,我还会因此沾上 译林 的光。 译林 意外走红才高兴几个月,就有人写信批评 尼罗河上的惨案,“希望出版界不要趋时媚世”。信都批转到了省委“研究处理”。幸好高斯表态,介绍西方健康的通俗
8、文学没有错,有责任由局党组承担。加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正在清算长期留下来“左”的流毒,对文艺实行“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的“三不政策”,尼罗河上的惨案 一场风波,没有追究,“就到此结束”。 顶住压力,坚持“打开窗口” 囿于长期禁锢的束缚,翻译界确有不少人对外国通俗文学抱有偏见,以致在译界“学院派”某些人眼中,译林 仍处于被“封杀”的状态。那年代,出版社本身没有翻译版本,翻译稿件多是译者自找外文版本。所以,没有译者,也就失去了翻译版本的来源。面对这种种压力,我真切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那种窘迫感受。 怎么办?为顶住“封杀”,必须在无奈之中争取主动。我决心前往上海寻求出路
9、。那时京沪大社出翻译书,眼睛多盯着有名气的翻译家。上海高校却有大批中青年外语教师,有翻译能力,却空闲没活干。我觉得这是待开发的富矿,是 译林 摆脱封杀、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我先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约请到一批中青年教师,推出了一些优惠的扶持措施,使他们实际上成为 译林 的“签约译者”。这种无形的译者阵地,又逐步扩展到其他多所高校。这个举措,不仅解决了译林 被“封杀”之苦,同时也培养和扶持了一批翻译人才。像曾担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的张柏然和许钧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谭晶华,还有后来成为著名翻译家的杨武能、黄源深、张以群、朱威烈、孙致礼、朱炯强、力冈,等等,都在与 译林 的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从
10、而在翻译的道路上获得了瞩目成就。 眼看刊物脚跟站住了,稿件也不愁了,我就想,该做点什么事,让翻译界和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 译林。这当中有两件事影响最大。 头一件是,同上海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英语翻译征文竞赛。这是1949年后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翻译竞赛,参赛者多达4020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项活动,已作为一个词条,收入了1997年出版的 中国翻译词典。 另一件是,举办岛崎藤村日语翻译评奖。因岛崎藤村曾长期在日本小诸市生活和写作,所以这次活动由 译林 与日本小诸市合办。1987年5月5日,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了颁奖典礼。出席者有日本小诸市市长盐川忠已、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海笑、中
11、国译协副会长赵瑞蕻等200人,气氛十分友好热烈。一本省属的刊物,竟能与一个日本城市牵出如此的情缘,成为一项民间外交的成果,这无疑又给 译林 的声望加了分。 这段经历,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译林 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这当中最关键的,我认为,一是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二是坚持“打开窗口”方针不动摇。 这里不能不介绍一次令人思想大开窍的学术会议。1978年11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在广州召开“全国外国文学研究规划会议”。全国著名外国文学学者,钱锺书、周扬、梅益、姜椿芳、冯至、叶水夫、陈冰夷、季羡林、戈宝权、王佐良、杨周翰、杨岂深、吴富恒等悉数到会。 这次会议
12、,承载着外国文学工作者要求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热切期盼,会上大家的思想交流十分活跃。我有幸与会,聆听了许多学者的发言,不少人敢想敢说,那些新鲜而分析透徹的见解,确实振聋发聩,令人豁然开朗。使我触动最大的,主要有这样三点: 第一,明确了拨乱反正主要是肃清极“左”流毒。这是周扬同志在会议所作报告中带给人们最重要的信息。那天,周扬从回顾历史经验教训的视角,历数“左”倾思想给文艺界造成的损害,并坦陈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思想演变,使听者深受感动。 第二,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有了新的评价。以往一提到西方现代派文学,少不了要扣上“颓废”“没落”等帽子。可是在这次会议上,外国文学研究所柳鸣九的学术报告,对此却提出了
13、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列举材料,很有逻辑地指出,西方那些荒诞派戏剧,是西方社会动荡、矛盾重重、对前途失去希望这种被扭曲的心理在艺术上的反映,揭示了西方社会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人们渴求改变的期盼。 第三,要用我们自己的观点来研究外国文学史。北京大学杨周翰教授在有关编写 欧洲文学史 的报告中讲到,过去我们的外国文学教材,涉及到各国文学史,都是照苏联学者的说法,对这些,必须重新认识。他提出,研究外国文学史,要遵循历史唯物史观,要吸收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采用我们自己的观点。他讲的虽然只是编写文学史的事,但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对整个外国文学研究都是有启发的。 这次会议,对于我国文学界,特别是文学翻译、研究和出版
14、界来说,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译林 之所以敢于走通俗文学之路,独辟蹊径,顶住封杀,并在复杂的涉外环境中,坚守导向,与时俱进,努力提升刊物的品位和质量,都是在不断解放思想这个信念推动下,所取得的成果。 再看看坚持“打开窗口”方针的历史作用。自从 译林 创刊提出“打开窗口,了解世界”这个方针以后,经历了许多波折。现在回头来看,创刊早期那些波折,实际上反映出思想领域的“开窗”与“关窗”之争。而 译林 的实践恰恰证明,坚持“打开窗口”的方针,是正确并有益的。表现在: 首先,突破故步自封禁区,扭转了部分人对西方当代文学,尤其是流行通俗文学的学术偏见。证明所谓高雅与通俗,历来
15、没有明确界定,两者之中,都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选择。我国的诗经 红楼梦,外国的 茶花女 天方夜谭等,起初都是以通俗文学面世,如今还有谁会否认它们是经典? 其次,推动译者和作者解放思想,消除余悸,重视研究西方新思潮和现代派文学。不仅促进了诸如“黑色幽默”“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新流派作品的出版,而且对中国作家也有启发作用。如当年魏明伦新编的川剧 潘金莲,就借鉴了不少西方荒诞派戏剧的手法。 最后,帮助各方读者开拓视野,更好地实现“洋为中用”。译林 在选材中,有意选登一些反映外国现代生活及先进管理的题材。如反映日本医院现代化管理的 白色巨塔,当时就被多家医院集体买去分发借鉴。有家乡办企业,看到小说中讲到外国客人进门先按“蜂鸣器”(即防盗门的自动门铃),就来信索要资料,希望借鉴生产以供出口。这些也就是钱锺书先生在给 译林 贺信中提到的“文艺社会学”功能。 敢为人先,第一个“吃螃蟹” 经过多方努力,1988年6月2日,新闻出版署终于批复,同意成立译林出版社。当年10月,我出任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建社时只有16人,家底很穷。尽管经济实力薄弱,但我们还是发扬办 译林 杂志那种不断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困难的条件下,在翻译出版界创造了好多项“第一”。其中的成功或挫折,都留下了可贵的经验。 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