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docx
《“电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电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摘要:“电工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介绍了以提升学员综合能力为牵引,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在“电工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思路、措施。具体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打造、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实验教学的改革、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教员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电工技术;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陵顺(1969-),男,山东枣庄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副教授;赵国荣(1964-),男,浙江绍兴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教授。(山东烟台xxxx) 中图分类号:G64
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XX)15-0069-02 “电工技术”课程作为非电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员提出、分析、计算和解决电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高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使学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员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电工技术”作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最重要、最传统的经典课程之一,在教学改革方面一直坚持不懈,在历史上取得了一系列包括军队级、院校级教学成果。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立足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不断深化课程建设,打造适合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电工技术”精品课程,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3、、实验教学改革、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教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XX年“电工技术”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1.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的,构建了基础性与应用性并举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以强化能力培养为目标,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由注重电工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向注重电工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相结合转变;由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向独立、主动开放式实验方式转变,把培养学员的可持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电工技术”教学的目标。 (1)以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为原则,整合教学内容。电工教学要
4、充分挖掘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扩大已知知识的辐射面、渗透度和影响力,以期增强对新知识的理解,把已经明白的旧知识溶解到新知识当中。为此,教学内容突现了电路理论、磁路理论和变压器、电机等常用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使用,有利于学员打牢基础,培育将电工技术应用于本专业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教学内容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该课程是以电路模型为对象,以物理学定律为依据,研究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建立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还注重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突出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体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既注重学员基础知识与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5、又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如RC串联电路,虽然电路结构非常简单,但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中RC串联电路具有移相、积分、微分、低通滤波和高通滤波的功能,配合一定的有源器件可构成振荡器、混频器、调制解调器、滤波器等,应用十分广泛。 (2)将先进的武器装备中的典型电路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还应注重电工理论与武器电气装备知识的高度融合,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在讲授电工技术中常用电气设备基本构造、原理和机械特性时,将武器电气设备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分析、研讨,创造性地实现了技术基础理论课程与实际装备技术的统一融合,以此来强化学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员的知识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技术 课程 建设 研究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