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 摘要西方学者对于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视角展开,其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从国家视角展开的西方后发优势理论,为从后发优势视角探讨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从后发优势角度,探讨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并已取得一些进展。上述研究为我们从后发优势入手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探求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研究带来有益启示。 关键词后发优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XX)04-00
2、57-(04)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关键是要解决后发区域的发展问题。近些年来,国内有学者开始从后发区域特有的后发优势人手,讨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本文尝试对后发优势理论发展的脉络,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进展予以梳理,以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助益。 一、西方后发优势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西方学者对于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视角展开,其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阶段 西方后发优势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ASmith和D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EHeckseher和BOhlin的要素禀赋理论。虽然说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针对国
3、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提出来的,但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利用比较优势获得更多利益的思想,可以说为后发优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Smith等人的理论抽掉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家,而国家的力量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转变是不可缺少的,FList关于国家发展的理论解释了这个问题。 FList在他的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等书中,提出了与Smith等古典经济学派不同的国家主义思想,对我们研究后发国家和后发区域发展问题,给予深刻的启迪。有学者这样评价,“任何人要想就欠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著书立说,首先应该师从于这位
4、增长理论与发展政治学伟大的先辈。”List认为,一个国家由经济相对落后状态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不是在自然历史趋势下自动发生的,而是必须要借助于国家的力量。一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工业化的程度。影响工业化程度的,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其他因素。国家作为特殊的政治力量,对推进工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通过保护性关税扶植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发展。List从后发国家的角度探讨经济赶超战略的视角,以及其提出的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主张,为后发优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后发优势理论的形成阶段 “后发优势”理论最早是由俄裔美国经
5、济学家AGerschenkron提出的。Gerschenkron于1962年出版了历史视角下的经济后发性一书,书中通过对俄国、德国等相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的研究,探讨了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利用“落后的有利性”实现经济赶超。 AGerschenkron首先定义了“后进性”和“后发国”。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起,“后进性”一直在经济学上被定义为经济的不发达状态,而Gerschenkron认为,“后进性”是指一些国家相对落后的状态,但不是静止不变的,因而“后发国”也只是意味着与“先进国”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国家。“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主要方面表现出与
6、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Gerschenkron认为,后发优势是“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所拥有的,由后起国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种特殊益处,既不是先发国家同样能够拥有的,也不是后起国家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相对落后性共生的。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因而后发优势涉及的主要是时间维度,至于国家之间在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国土面积等方面的差别则不属于后发优势范畴,而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关。概括起来,Gerschenkron的后发优势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相对落后会造成紧张状态,从而激起国民要求工业化的强烈愿望,以致形成一种社会压力,激发制度创新,并促进以本地适当
7、的替代物填补先决条件的缺乏。(2)替代性的广泛存在,使后进国在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设计工业化模式时,具有可选择性和创造性。由于缺乏某些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后进国家可以、而且也只能创造性地寻求相应的替代物,以达到相同的或相近的工业化结果。替代性的意义不仅在于资源条件上的可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性,更重要的在于使后进国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有别于先进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3)引进技术是一个正在进人工业化国家获得高速发展的首要保障。后进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可以节省科研经费和时间,加速人才培养,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工业化,同时资金的引进也可以解决后进国家工业化过
8、程中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 Gerschenkron提出的后发优势假说,创见性地论述了后进国家相对落后的状态下,取得比先进国家更高速发展及实现赶超的可能性,为研究后发展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MLevy的后发现代化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MLevy在他出版的国际关系背景下的现代化和社会结构一书中,从现代化角度,具体分析了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在经济发展前提条件上的异同,并且在肯定了后进国家后发优势的同时,也指出了与后发优势并存的后发劣势。 (三)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继续拓展着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MAbramovitz
9、的“追赶假说”,论证了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现实性。Abramovitz认为,不论是以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即一国的经济越是落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如果这一假说成立,那么所有后进国家都必然会追赶上先进国家,但这又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事实相矛盾。Abramovitz认为,解释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开“潜在”与“现实”,“追赶假说”是建立在潜在基础上而不是现实的。 南亮进等学者根据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绩,验证、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南亮进主要从日本相对于欧美等国所具有的后
10、发优势入手,分析了日本工业化过程取得巨大成绩的秘密。南亮进认为,日本20世纪50一6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而且,“社会能力”是能否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关键,日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之前,或与现代经济增长并行,培育了这一社会能 力”。这种“社会能力”主要包括各种人才资源、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发达的情报网以及发达的装备产业等。南亮进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后发优势假说,从而得出结论:“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该国经济发展初期水平的影响很大。换言之,后开发国的相对后进性越大,其后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 此外,Brezis和PKrugman的蛙跳理论,指出后发国家拥有技术上的“跳跃性”后
11、发优势;Van Elkan提出了开放条件下后进国家基于后发优势的经济追赶模型,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 二、国内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进展 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世界上先行的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从后发优势角度,探讨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还有一些学者将后发优势理论运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中,探求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概括起来,国内学者对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优势”理论 陆德明教授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一书中,建立起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优势”理
12、论框架,用以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因、过程、机制和政策等。这一理论主要阐述了每一个发展主体(国家、地区和企业),不论处在什么位置和什么阶段,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后发主体因相对落后而享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可获得后发利益,这是后发主体追赶式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因。后发优势起因于差距,源于引进、模仿和学习,包括资本、技术和制度等。后发主体每引进、模仿或学习一次,发展差距就缩小一段,后发优势就递减一截,直至只存在一个“最后最小差距”,或差距消失而收敛,后发优势也就用没了。这时,后发主体就必须适时转向追求先发优势,由引进、模仿和学习,转向自主研发和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二)基于国家视角的后发优势理论研究
13、 后发优势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西方引入中国,最初主要用于解释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利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郭熙宝、胡汉昌(20XX、20XX)对西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总结介绍了后发优势理论。他们从后发优势理论的产生、发展的进程中,总结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后发优势的影响更为深远,这主要是在于:一是资本流动的加快;二是技术扩散加速;三是信息技术发达。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赶超。后发优势是多维的,包括资本的后发优势、技术的后发优势、人力的后发优势、制度的后发优势和结构的后发优势。他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主要的动力正是
14、来自于后发优势。杨小凯(20XX)从后发劣势角度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认为落后国家往往致力于通过技术模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从短期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长期发展可能会失败。落后国家要通过宪政体制改革,先进行制度模仿,克服制度方面的后发劣势,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林毅夫(20XX)对此持不同观点,认为后发国家并非要先实现英美式的宪政体制改革才可以避免后发劣势。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如果政府的政策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那么后发优势就能够充分发挥,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产业
15、结构会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稳步向发达国家接近。 (三)基于区域视角的后发优势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将后发优势理论用于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问题,开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新视角。杨永春、张从果(20XX)从区域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积累以及结构不断升级的实质出发,区分了区域发展的层次体系,论述了后发优势的特点和内容,并指出在利用后发优势过程中,必须要克服可能存在的后发劣势。王必达(20XX)以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优化为主要内容,揭示了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并从资本形成、规模经济和要素组合等方面探讨了区域后发优势的转化条件,还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对区域后发优势及其转化
16、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窦丽琛、李国平(20XX)选取了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1年20XX年的统计数据,对技术后发优势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技术后发优势,而仅有部分相对较发达地区能够享受到国内更先进地区及国外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广大落后地区基本上不存在(技术)“后发优势”,而更多地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如与先进地区距离的影响、制度因素、资本制约等“吸收能力”的限制。与技术先进地区的距离对低技术地区的生产率增长唷比较显著的负影响,构成技术壁垒。因此,技术创新和扩散对低技术地区生产率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地区要想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必须首先突
17、破自身发展瓶颈,提升对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 三、借鉴与启示 西方的后发优势理论主要是从国家视角展开的,为我们从后发优势视角探讨解决区域经济差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从后发优势人手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尽管上述研究还不是十分系统,有些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但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借鉴与启示。 第一,源于研究落后国家问题的后发优势理论,同样适用于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后发优势”是落后经济体因与先进经济体的差距而产生的特殊益处。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大国体制下,作为落后地区,同落后国家一样,可以充分利用其独有的后发优势,获得后发利益。虽然在拥有“后
18、发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后发劣势”,但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后发劣势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后发优势”大于“后发劣势”,获得后发利益,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后发优势具有多维的特性。西方的后发优势理论主要是针对后发展国家技术后发优势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对制度等其他方面后发优势的考虑。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表明,后发优势是多维的,既包括技术的后发优势,也包括资本的后发优势、人力的后发优势、制度的后发优势和结构的后发优势。对于一个落后的经济体而言,不应该仅仅依赖于哪一个方面的努力,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综合利用好多维的后发优势。 第三,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
19、道路。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地理、历史等先天原因,也有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演进、资本积累、政策调整等后天原因。因而,后发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该是一个综合各方面力量不断演进的过程。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多关注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加强后发区域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后发优势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这给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以有益的启示,但显然还是不够的,仍有待于深化。已有的研究涉及技术层面的较多,而制度层面的较少且不够深入;对于落后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发后发优势的研究还是较为零散的,缺乏对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如何从制度方面保证后发优势实现的研究基本还没有见到;对于后发区域的微观经济主体一企业发展模式的讨论也比较少见;对于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的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文献大多是从先发区域阻滞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讨论,而缺乏从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综合角度的考查;对于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从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方面展开,缺乏从中央政府、先发区域地方政府和后发区域地方政府三方面合作竞争角度的研究。区域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的薄弱之处和盲区,为继续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梁洪学 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