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方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方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方获奖优秀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化归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背景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培养学生
2、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热爱生活;感悟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建立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一张纸。 【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以“探究式”体验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在教
3、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的合作帮助下,通过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学生的探索发现贯穿始中,整个过程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情感的成功体验。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 【学法分析】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各个环节中进行观察、猜想、类比、分析、归纳,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主,学会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自己由“学会”变“会学”和“乐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已学习了一个数的平方、立方运算。前面又学习了有理数
4、的乘除法运算,现在所学的有理数乘方,只是在小学所学正数范围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所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动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主动探索,敢干实践,勇于发现。学生间的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你相信吗?相信你学了有理数乘方这节课后,你就有了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营造一个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氛围。 师生互动,探求规律一直对折下去你有什么发
5、现?如果对折n次,那么纸的层数应该如何去表示呢?写起来麻烦,浪费时间和空间,有没有简单的记法呢?对折次数1次2次3次4次纸的层数 层数可表示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对折纸,发现纸张层数与对折次数之间的关系,再将其层数准确表示,发现规律,教师在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到乘方上来,与教师单独讲解相比,这样学生对乘方的印象会更深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5)2的底数是_,指数是_,(5)2表示 读作_,也读作 .(2)36表示 _ ,读作 也读作 其中,底数是指数是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运算,同时为后边探索乘方的符号法则奠定基础。 例1:计算:(1)(-4)3;(2)(-2)4设计意图:后边紧着着有一道例题,前三个是书上原有的例题,后三个是自己加上去的,主要是想着让学生发现负数幂的正负与指数的关系。在学生初步理解乘方的意义基础上教者强调指出如下几点: 1、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有运算符号,而乘方运算没有,其运算是由两个数所处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这是后者与前者的区别。 2、乘方运算一定要注意书写规范、正确,强调底数写正中且大,而指数位于底数的右上角且小。 议一议:(4)2与42 设计意图: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必须加括号,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这是辨别底数的方法。 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