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正义的“最后一公里”.docx
《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正义的“最后一公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正义的“最后一公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正义的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正义的“ “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 ”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卫跃宁国产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源自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真人实例。 影片中展示的几名法官为了解决边远地区老百姓的各种纠纷, 游走于各个乡村, 开庭审判案件,一方面方便了身居偏僻大山里的群众进行诉讼, 另一方面又通过合法和合情理的判决对群众进行法治宣传,让他们体会到司法的公正。“马背上的法庭”可以说是我国早期的巡回审判, 对巡回审判的现实功能、 制度意义及发展趋势作一分析、介绍,对完善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巡回审判的现实功能提到巡回审判,恐怕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马背上的法庭”。同名的电影
2、作品深入地刻画了基层审判人员用马匹背负着国徽, 深入牧区为人民送去司法服务的故事,情绪厚重、情节感人、影响深远,为大众所熟知。事实上,除了马背法庭,实践中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法庭开庭地点,从大山深处到偏远海岛,从茫茫戈壁到边防哨所, 只有你想不到的地区, 没有人民法院不敢涉足之地。 可谓率土之滨,都可以是巡回法庭的舞台。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一个“大 V 看法院”的专题策划,邀请网络大 V 亲临巡回现场,去感受中国法治的“第一现场”,用脚步丈量法院与民心的距离。大 V 们的普遍感受是,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接地气儿”的庭审、这么有温度的司法、这么“送货上门”的公共服务。可见巡回审判给普通人的总
3、体感受是温暖的,总体效果是积极的。如果对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缺乏了解, 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可能无法意识到基层、 边远地区对于司法服务的现实需求。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 边缘意味着乡土,象征着田园牧歌。“桃源世界”理应一切和谐美好,怎么又会存在“送法下乡”的现实需要呢?这就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有井水处必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自然就会有纠纷解决的需求,且这一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只能是与日俱增。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 经济交往空间的扩展也使人们在争取利益的过程中增大了摩擦的概率,传统的“和为贵”化解矛盾的主导思想,如今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着人们在人情和经济利益间作出选择,人们越来
4、越2难以达成和解的共识。 更确切地说, 多元化价值观的确立和新型纠纷的不断涌现,使诉讼解决纠纷机制面临困境且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导致“无讼”的净土已“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而随着其他乡土社会解决纠纷方式的逐渐没落和式微,巡回审判制度脱颖而出, 成为当下司法体制对于“乡土社会”的司法需求能够提供的唯一制度出路。巡回法庭直面基层的司法需求,带着国徽走进校园、厂矿、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向群众展示严明的法庭纪律、规范的庭审流程、通俗的辨法析理,用最直观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巡回审判提倡简化程序,不拘一格。法官脱下法袍,下到田间、地头、炕头开庭审案,多种多样的审判形式
5、纷纷出现在巡回审理的过程中,马背法庭、草原法庭、炕头法庭、田间法庭、海上法庭等审判形式被作为典型宣传总结出来进行推广。除了审判地点可不受约束以外,审判的时间、旁听人员等都可以灵活处理。另外,巡回审判制度主要适用于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山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公民法律意识淡薄,需要法官对诉讼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引导才能正常诉讼。在有些情况下,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主动调查了解案件的具体事实,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注重吸引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帮助法官更全面地了解案情,从而实现“案结事了”,助力于修复被诉讼破坏的社会关系。作为一项贯彻“便利群众参与诉讼, 便利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原则的法律制度, 巡回审判制度合理地照
6、顾到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径,体现了人民法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巡回审判切实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主动将法院的司法资源向基层延伸、向边疆延伸、向边缘延伸,真正实现打通司法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巡回审判的制度意义巡回审判制度面临的批评主要基于经济视角, 通俗地说, 就是“值不值得”。“送法下乡”不是没有成本的,劳师动众耗费非小,从数字上来看只解决了若干微小案件。对于习惯从经济角度判断事物价值的人来说,巡回审判不太重视经济成本,似乎缺乏效率和效益理念,其实是一个制度累赘。对于巡回审判这一制度的优劣和发展前景,不能只算“经济账”,更重要的是要算“政
7、治账”。 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角度来观察和理解这3一问题。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可不仅仅是解决几个具体纠纷的问题,而是通过对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案件进行公正裁判, 向国家政权各机关和社会各领域各方面输送可以看得见的公平和正义。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司法途径,将国家权威通过个案这样的“毛细血管”向基层、向边缘地区渗透,从而建立起国家的司法形象和权威,同时真正起到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从巡回审判这一制度的历史发展来说,也都支持这一视角。中国古代行政兼理司法,没有现代意义的巡回审判,但是也有体现巡回功能的制度设计。比如从隋朝开始,历代王朝都设立监察御史一职,代表皇帝对中
8、央和地方的官员行使监察权。两宋时期,中央派往地方的專司刑狱机构称为提刑司,专职官员称为提刑官,提刑官每年定期到州县巡查,不受地方的约束。明清时期设立都察院,作为天子耳目负责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法等事。初衷均是为了贯彻中央政令统一,避免地方保护坐大。在西方,无论是诺曼人征服英伦,还是美国建国初期,巡回审判都是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手段。诺曼人占领英国本土后,历经数十年,由威廉一世及其后继者们,尤其是亨利二世,创立并继而完善了巡回审判制度。由于威廉一世是跨海征服的异国统治者,为了巩固王权、统一司法,其通过设立巡回法庭,到各地调查郡长和王室地产管家的行为,以了解税务征收的情况,同时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巡回 审判 打通 司法 正义 最后一公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