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儿童幽门杆菌症状表现.docx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儿童幽门杆菌症状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儿童幽门杆菌症状表现.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儿童幽门杆菌症状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儿童幽门杆菌症状表现 目前,西医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尚缺乏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铋盐、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单独应用疗效不佳,三联疗法细菌根除率可达80%90%,但常出现恶心、腹泻、伪膜性肠炎、过敏等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Hp阳性胃炎、溃疡病,多不拘泥古方,而是辨病与辨证结合,因此显示出优越性。 中医古典医籍中对Hp并无认识,也没有“Hp感染相关性胃病”的病名记载,但从临床病例的主要症状来看,Hp感染相关性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痞满”、“泛酸”等病证的范畴。祖国医学除了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外,
2、还十分重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儒门事亲所说:“夫病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一般认为,Hp感染当属中医学的“邪气”范畴,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邪气”在中医学中包含致病微生物,而Hp的发病特点激惹性、渐进性、反复性,均符合中医湿热邪气的临床表现。目前认为,脾胃虚弱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气滞、血瘀、郁热、湿阻等病理变化为Hp的附着、繁殖、致病提供了客观条件,Hp感染后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的程度,使机体祛邪无力,不能消除Hp。 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Hp相关性胃病,目前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抑制或消除Hp致病因子的同时,注意增强机
3、体的防御功能,保护胃黏膜屏障,纠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因此,益气健脾、消热化湿、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应为治疗Hp的基本原则。中药有安全、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一定优势。根据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辨证分型治疗Hp相关性胃病,改善症状明显,现介绍如下。 脾胃湿热型 症见胃脘灼痛,大便干结,舌苔黄腻,查Hp阳性,治以清热除菌。处方:酒制大黄5g,黄连10g,黄芩10g,地丁20g,蒲公英20g,槟榔10g,丹参20g,半夏10g,半枝莲20g。组合原则是选择清热兼有抗Hp作用的大黄、黄连、黄芩、地丁、蒲公英等,再配以其他清热燥湿的中药。 肝胃不和型 症见胃脘胀痛,嗳气吞酸,食
4、后饱胀,查Hp阳性,治以降气除菌。处方:代赭石20g,槟榔10g,厚朴10g,百合20g,乌药10g,蒲公英20g,黄连5g,白芍20g,佛手15g,焦三仙各10g。组方原则是选择降气兼有抗Hp作用的槟榔、厚朴等,再配以其他疏肝和胃的中药。 脾胃虚弱型 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缓,舌苔薄白,查Hp阳性,治以健脾除菌。处方:黄芪30g,肉桂5g,高良姜5g,白术10g,白芍20g,蒲公英20g,百合20g,乌药10g,黄连5g,甘草5g。组方原则是选择健脾温中兼有抗Hp作用的黄芪、肉桂、高良姜等,再配以其他健脾益气的中药。 胃阴不足型 症见胃脘灼痛,口干口苦,舌红少津,查Hp阳性
5、,治以滋阴除菌。处方:百合20g,乌药10g,沙参20g,麦冬20g,赤芍20g,丹参20g,乌梅10g,槟榔10g,黄连5g,蒲公英20g,半枝莲20g,甘草10g。组方原则是选择滋阴兼有抗Hp作用的乌梅、赤芍、麦冬等,再配以其他滋阴和胃的中药。 胃络瘀血型 症见胃脘疼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查Hp阳性,治以化瘀除菌。处方:酒制大黄5g,丹皮10g,丹参20g,赤芍20g,半枝莲20g,莪术10g,厚朴10g,槟榔10g,蒲公英20g,三七2g。组方原则是选择活血化瘀兼有抗Hp作用的大黄、丹参、丹皮、三七等,再配以其他活血化瘀的中药。 上述辨证分型,主症清楚,简便易行,临床易于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幽门 螺杆 感染 中医 治疗 儿童 杆菌 症状 表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