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docx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20XX年10月20XX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复合小梁切除术)30眼和B组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30眼,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后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早期1个月内,两组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312个月两组对比,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B组高(P12mmH
2、g以上,前房正常,滤过泡平,可以按摩,使眼压降至8mmHg左右,滤过泡更隆起些,暂不拆线。但如果眼压不易按摩下来,术后第一天就可拆线。根据眼压水平、滤过泡功能形态、前房情况,控制性拆除外置缝线,同时配合滤过泡旁按摩;若眼压、滤过泡、前房深浅一直比较理想,可在术后4周再拆线。两组术后均使用局部抗生素、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及u检验。 2结果 2.1眼压 术后早期1个月内,两组平均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312个月两组对比,观察组平均眼压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2.2前房深度 评价前房深度采用Spae
3、th分类法,浅级: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浅级:全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仅瞳孔区晶体与角膜内皮之间存在间隙;浅级:虹膜、晶状体与角膜内皮接触,前房消失。术后1周内发生度浅前房者,实验组1例(1眼),占3.33%,对照组6例(6眼),占20.00%,经阿托品散瞳及皮质类固醇抗炎,此后1周内前房恢复正常。术后1周内发生度浅前房者实验组1例(1眼),占3.33%,对照组3例(3眼),占10.00%,经阿托品散瞳、皮质类固醇抗炎、高渗剂脱水及术眼加压包扎等处理,此后1周内前房形成良好。实验组术后无度浅前房发生,对照组术后发生度浅前房1例(1眼),占3.33%,经手术治疗恢复。术后1周内发生浅前房观察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 小梁 切除 治疗 原发性 闭角型 青光眼 手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