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编九篇.docx
《精选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编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编九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编九篇精选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篇1 1.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观察。 2.能力方面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一、被动运输: 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 的扩散。 2类型 (1)自由扩散 特点:物质通过
2、简单进出细胞。 实例:水、乙醇、苯等。 (2)协助扩散 特点: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的扩散。 实例:葡萄糖进入。 二、主动运输 1运输方向:由一侧运输到一侧。 2所需条件 (1)需要细胞膜上相应的协助。 (2)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3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排出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三、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_浓度 _浓度_浓度_浓度_浓度 _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氧气、CO2、水、 甘油、乙醇等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
3、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补充: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1: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啐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 2: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如分泌蛋白的分泌等。 3实现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需的ATP主要通过细胞内线粒体进行的有氧呼吸提供。 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 2.水稻吸收Si4+多,番茄吸收Ca2+多,原因是() A土壤中Si4+和Ca2+的多少 B
4、细胞液中Si4+和Ca2+的多少 C细胞提供的能量多少 D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 3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 B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4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 5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是() A都需要消耗ATPB都顺浓度梯度进行 C都需要借助载体D都能按生命活动需要吸收物质 6
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胞吞、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7下列关于主动运输意义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使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时摆 脱了浓度的限制 B使细胞可以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 C使细胞吸收所有营养物质大大加快 D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8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
6、进行逆浓度运输 9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 10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载体的是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BO2进入肺泡 C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DCO2进入毛细血管 11对于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物质来说,下列哪一项是该物质进入细胞的必要条件: A必须是动物细胞 B细胞必须提供能量 C细胞的该物质的浓度一定比细胞内高 D细胞必须有大液泡 12轮藻细胞中的钾离子浓度是它生存的水环境的63倍,这与轮藻细胞的哪种结构或生理作用是无关的() A细胞膜上的载体B细胞质中的线粒体 C细胞膜的被动运输 D细胞膜的主动运输 13下列
7、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酒精被胃黏膜吸收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BCD 14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甘油和二氧化碳B氨离子和水 C氨基酸和水D葡萄糖和糖元 15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 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不需要载体 16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 17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
8、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A流动性特点B选择功能 C选择透过功能D主动运输 18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 19在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未涂阴影部分代表海水中的离子的浓度。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 。 (2)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这种吸收方式叫,这种吸收需要的两
9、个基本条件是和。 (3)Na+和Ca+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20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图所示,为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1)据图指出A、B、C所示物质运输方式:A是,B是,C是。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乙醇、CO2和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21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
10、。 (2)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 (3)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 22人工膜(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形成的磷脂双分子层如下图)常被用于膜的透性的研究。科学家用人工膜实验发现:K+很不容易透过,如果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的缬氨霉素(一种短肽),K+便可以通过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1)缬氨霉素在此处的功能相当于 _。 (2)用Na+做同样的实验,缬氨霉素不能协助Na+通过膜,说明:_。 (3)K+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将若干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K+溶液中,l小时后,分别测量这些细胞内K+的浓度,并据此做出曲线图(图5),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判断的
11、依据是_。从A点开始,细胞内的K+浓度不再增加,原因是K+的运输与细胞膜上的_有关。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1顺浓度梯度2(1)扩散作用 氧气、CO2、甘油、 (2)载体蛋白红细胞 二、主动运输 1低浓度高浓度 2(1)载体蛋白(2)能量 3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否是是 是否消耗能量否否是 代表例子氧气、CO2、水、 甘油、乙醇等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补充:1胞吞2胞吐3一定的流动性 1C2D3D4D5C6A 7C8B9B10
12、C11B12C 13B14A15B16C17C18B 19(1)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载体能量(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主动运输 (4)细胞膜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 20(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主动运输(C),因为主动运输需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3)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21(1)需要载体(2)需要消耗能量 (3)主动运输(乙) 22(1)K+的载体 (2)缬氨霉素不能作为Na+的载体 (3)主动运输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高中生物教案篇2 1、营养物质功能 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均能氧化分解供能。 其供能的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蛋白
13、质是构建和修复组织的主要原料 提供构建和修复物质:糖类和脂类是构成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重要部分 Ga、Mg、P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酶和一些激素是蛋白质 提供调节物质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 2、营养不良: 蛋白质供给不足,影响发育和抵抗力 营养供给不足缺钙影响骨的发育 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营养过剩:如获取能量过多,导致肥胖 摄取营养的种类、数量、比例符合实际需要 合理加工食物,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提高利用率 3、合理膳食:食物对人体无毒害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制度 题例领悟 例1、下列属于人体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最全的一组是: 水脂类糖
14、类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维生素 A、B、CD、 解析:参与构建和修复人体组织的物质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等。而纤维素是植物体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答案:C 例2、下列各项中不是成人每天要进食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A、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 B、蛋白质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在体内转化而成。 C、蛋白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D、体内蛋白质每天要少量分解一些,更换新的。 解析:蛋白质作为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其虽可作为能源物质,但非主要的,体内物质供能的顺序依次为糖类、脂肪、蛋白质。 答案:C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人类营养
15、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蛋白质能参与各项生命活动,所以每天食物中以蛋白质含量最高为宜。 B、淘洗大米时次数不宜过多,以防止维生素B1的损失。 C、蔬菜应先洗后切,大火快炒,防止维生素C的损失。 D、食物加工既要防止生物污染,又要防腐剂等过量带来的化学污染。 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 A、纤维素B、红细胞C、蛋白质D、激素 3、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 A、多吃蔬菜B、多吃馒头C、多喝豆浆D、多喝水 4、1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分别是17。15千焦、38。91千焦和17。15千焦,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三者都可作为能源
16、物质 B、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5、下列哪一组疾病是营养不良引起的:() A、脚气病和坏血病B、夜盲病和巨人症 C、糖尿病和软骨病D、佝偻病和心脏病 6、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种都增多D、两种都未增多 高中生物教案篇3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法正常生存? 2.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什么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能够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3.正常人血浆的pH为多少?为
17、什么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 4.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和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其稳定主要与_、_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左右。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通过观察课本P5图13思考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是如何进行的?而结合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思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细胞与内环境之间_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_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_、_作用的。 、例题精析 例1酷暑季节,
18、室外工作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 解析:酷暑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室外作业的人出汗较多。人在排出汗液的同时,也排出了一部分无机盐,使体内无机盐的含量降低,为了维持体内盐代谢的平衡,故室外作业的人应该多饮淡盐水,以补充丧失的盐分。答案:A 例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解析:班氏丝虫是我国常见的丝虫病病原体,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淋巴,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症,如下肢肿胀等。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组
19、织液中的蛋白质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质积聚在组织液中,是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增多,使组织间隙积聚液体,造成人体下肢肿胀。答案:B .基础题 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BK+CNa+DCa2+ 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 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高中生物 教案 范文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