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1.docx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雪松在逆境中得以生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4、通过雪松这一形象初步感悟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悟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山谷雪松图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朗读配乐 课前活动 1、猜谜。 2、过渡:猜谜语还是比较简单的,同学们经过思考,大都能揭开谜底。但世界上也有许多谜却并不那么容易解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山谷中就有一个谜,(板书:山谷中的谜)这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呢?(板书:底) 2、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再快速地阅读一遍,然后来说说这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 2、学生读。 3、交流。 山谷中的谜是什么呢? 指名说(出示图) 再请一个同学说,其他同学一边看图一边听他说。 那
3、么,谜底又是什么呢? 指名说(出示谜底) 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 1、山谷中的谜我们知道了,谜底也揭开了,那是不是我们这篇课文就学完了?还要学些什么? 指名说。 2、咱们先来看看谜底是怎么被揭开的。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大家好好地读读这一段,我们比比谁读得仔细,能字字入目。在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做些记号。 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3、这雪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瞧!他们傲立于风雪之中,是那样的苍翠挺拔,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它吧,可以看着图,也可以轻轻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 听课文录音。 刚才,在你脑海中出现的雪松是什么样儿的? 指名说。 4、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大家一定能够
4、把这段话读好。 自由练读。 指名读。教师适当点拨。 齐读(配乐) 5、刚开始读这段话,雪松在书上,再读,它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我听出来了,你们已经把它读在了心里。你想对雪松说些什么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有灵感的也可以写写小诗。 学生自己写。 在小组中互相读读,把自己写的意思读出来,多读几遍,发现问题自己改,也可以请教别人。 交流。 四、总结提问,延伸课外 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雪松不仅能顽强地与大风雪抗争,而且能够适时地弯曲和反弹,始终保持自己的苍翠与挺拔。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技巧,它还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这对于我们会有些什么启示呢?那两位旅行者又会从中明白些什么呢?请同学
5、们继续思考,我们下一节课再来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篇2 教材分析: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小乌龟“而谓语是”笑了“,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童话。那么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呢?这是题目给我们的悬念,这篇童话讲了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所以学习时要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氛围。 2、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3、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主
6、要内容,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个生字,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教具准备:课件、动物头饰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看看图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乌龟为什么笑了?让我们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看看。 二、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小组同学合作识字。 、默读课文,说一说小羊、小公鸡和小猴为什么不理小乌龟了? 、小组内交流,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条一个人?(全班汇报) 、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同桌对话练习。 在全班分角色读。
7、(学生体会叹号所表述的语气,例如:小乌龟难过说:“唉,我爬得太慢了!”引导学生用低且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又如:小公鸡感谢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受激之情。) 、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大家评价。 四、拓展延伸 小乌龟被人误解了,该怎么办?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别人误解你的事,你会怎么办? 能说会写 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第十册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
8、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不但要根据课文中的介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文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对人类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领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爬山虎的资料,爬山虎的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全班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谁送你一片绿荫?
9、这一片绿荫是送给谁的?为什么会送一片绿荫呢?) 2、师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 3、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 三、整体感知,归纳段意。 1、师: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 (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合并句意,借助关键词等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小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方案 范文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