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信息两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坛信息两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坛信息两题文坛信息两题 “文二代”挺进文坛 仿照财富家族“富二代”的流行说法,有人把文人家庭出身的青年作者称之为“文二代”,并使这一称谓也在一些媒体流行开来。可以说,以前也有作家子女做了作家,文人后人做了文人的情形,如编剧王啸平、作家茹志鹃之女王安忆,如著名文人叶圣陶之孙、叶至诚之子叶兆言,如著名作家王西彦之子王晓明、著名文学学者潘旭澜之女潘向黎等。但比较之下,这种情形尚属个别现象,而现在大致地梳理一下,就会找寻出好多例证。作家后人成为作家,文人后代再做文人,的确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因此,“文二代”在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近年来在当下文坛广有影响的笛安、那多、肖
2、铁、叶子、蒋方舟,已是广为人知的“文二代”的代表。由告别天堂蜚声文坛的笛安,是著名作家李锐与蒋韵夫妇的女儿,她近年先后以西决、东霓两部长篇引人注目,并荣获了20XX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她在小说艺术上表现出来的老练与纯熟令人惊异,并认为是超越了“80后”与青春文学的少数几个天才型写手。有意思的是,她不仅是留学法国的社会学硕士,而且走上写作之路与父母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悬疑小说作家那多,已出版二十七部悬疑小说作品,他的新作清明幻河图继承了自山海经以来的东方想象传统,创造了一个和现实重叠的虚拟平行世界,是一部充满智慧性与知识性的悬疑小说。就文学影响而言,儿子那多已经超过了父亲赵
3、长天,尽管父亲写作了不少作品,并长期出任萌芽主编。 留学美国的肖铁,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儿子,他几年前就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转校生,小说散文集成长的感觉、树的回忆。而他近期再次亮相于文坛,却是一部堪为经典的翻译作品美国著名作家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译林出版社20XX年版)。敢译雷蒙德卡佛,显示了肖铁的勇气,也反映了他的能力。 著名作家叶兆言的女儿叶子,从中学时期起就不断发表作品,获取奖项,出版有带锁的日记、马路在跳舞、苏苏的幸福开始等多部作品;但她后来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作家导师王安忆攻读文学写作博士后,兴趣又转向了文学翻译,已译出阿特伍德的短篇集蓝胡子的蛋,安吉拉卡特的小说爱,近期将
4、会出版面世。 湖北作家尚爱兰在获得“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之后,在写作上一直没有新的进取与大的起色,倒是女儿蒋方舟在十二岁时以一部正在发育一炮窜红,而蒋方舟过于早熟的笔触,一时间令外界大为惊讶,还使人怀疑其文是由其母代笔。之后,蒋方舟因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等多家报刊同时开辟专栏,慢慢地打响了名气。20XX年,蒋方舟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成为“名校才女”。 其实,属于“文二代”的“80后”,远不止上述几位,在已成名的“80后”作家中,张悦然、马小淘、鲍尔金娜,都是不折不扣的“文二代”。 张悦然的父亲张华,现为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从系副主任做到校长助理,在学
5、业方面先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博士、教授、研究员。当然,在文学领域里,女儿张悦然的名气显然已经盖过了父亲,这些都是由她那别具一格的作品,如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等赢来的。她自从20XX年获得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之后,就一直连续获奖,如20XX年获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奖赛”二等奖,20XX年获第三届“华语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XX年获得“春天文学奖”,20XX年获“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等。 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人民文学编辑的马小淘,在20XX年获全国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之后,先后在20XX年和20XX年获得“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
6、人奖”和“首届青春文学大赛长篇组金奖”。无论是她的随笔集蓝色发带,还是她的长篇小说飞走的是树,留下的是鸟,小说集火星女孩的地球经历,给人的感觉是她总有编织不完的故事,而且一个更比一个精彩。殊不知,她更是典型的“文二代”。父亲马合省,是著有长诗走向河流、逃路的马车、过去的火焰,诗集问津草、逃跑的马车的黑龙江著名诗人;母亲李琦,现为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也是以诗歌名世的作家,出版过诗集帆桅杆、守在你梦的边缘、天籁、莫愁、最初的天空,散文集从其的布拉吉、云想衣裳等多部作品。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的鲍尔金娜,20XX年就出版了个人集少儿不宜,20XX年凭借蓝毛黄毛鹦格丽鹉获得“第三届全球华文
7、青年文学奖金奖”,20XX年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紫茗红菱(春风文艺出版社20XX年版),被看做是青春文学写作中一部难得的长篇小说力作。她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蒙古族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其随笔集脱口而出,散文集百变人生、酒代唇边等,以“天真的目光”和“幽默的文笔”,别开生面,自成一格。 已经初露头角的“文二代”,也有不少。从他们的蓄势待发来看,他们的成名与成功,也是迟早的事情。 如著名作家莫言的女儿管笑笑,20XX年初以处女作一条反刍的狗步入文坛,之后到清华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文学高端论坛走向未来的中短篇小说”,以新锐的发言语惊
8、四座,据知,她在研究文学的同时,也在酝酿新的文学创作。 如著名作家潘军的女儿潘萌,十六岁与父亲潘军合作出版了我家的时尚女孩害怕长大(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年版),十八岁获得全国新表现作文大赛第一名,次年出版长篇小说时光转角处的二十六瞥(湖南文艺出版社20XX年版),现在美国洛杉矶攻读艺术学硕士,主修编剧,间或写作小说。 如著名评论家孟繁华的女儿孟小书,初中时期就在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过作文选心灵深处的那双眼睛;刚从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就读归来,就在青年文学20XX年第8期发表小说多伦多的小爱情。 如著名日本文学专家许金龙的女儿许若文,刚刚考上了北大中文系,但在诗歌创作、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方面已经
9、有了不少的历练,有雾雪之夜等诗作(作家20XX年5月号),有诺奖作家帕慕克在北大附中的演讲词翻译(作家20XX年7月号),还有雪:隐秘对称性的谜面与谜底的论文(当代作家评论20XX年第3期)。 还有著名作家苏童的女儿童天米,著名作家池莉的女儿吕亦池,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晓明的儿子陈如琪,都是在十多岁上就出自己的作品合集、翻译作品或发表诗作,在文学写作与文学译介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致与不俗的才气。 文人家里出文人,作家父母养作家,看来是顺情合理的事情,其实也未必。就多数小作家与其父母的关系而言,从事写作与文学,并非两代人的共识,而多是个人行为。比较典型的例证是,笛安在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新人奖后
10、发表获奖感言时,刻意避免提到作家父母。她说“在公开场合里我从不提及父母,这是我从出道那天起,父母给我立的规矩。我不会公开说到他们,他们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说我和我的作品。我不愿顶着他们的光环,我的人生需要自己去闯”。而吕亦池也告诉记者说:“我妈妈并没有期待过我会走上写作之路,她一直认为我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但在一些采访之中,“文二代”中很多人在回答自己的写作是否受上一代影响时都会提到,这种影响是无形的和潜移默化的,但是自己的作品和“文一代”不论题材抑或其他都有诸多不同。莫言的女儿管笑笑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差别,那就是他们的父辈受成长环境影响,很多人在写作中偏重乡村化题材,而“文二代”则是在城市化进
11、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作者,这已经给差异化造就了强大的前期铺垫。 子女辈的“文二代”接续着父母辈的“文一代”向我们走来,但又带着他们自己的风度与个性的风采,这便是真正意义上“后浪推前浪,各自领风骚”。这是当下文坛一道风景,也是当代文学的一抹亮光。 北京文学开展“韩寒们与传统文坛为何势不两立”讨论 近年来,“80后”作家的成熟和发展已经成为文化、文艺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80后”作家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80后”作家在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的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他们与传统作家之间的矛盾分歧从一开始就很激烈,针对白烨的一篇论文,韩寒在他的博客里开始了对传统文坛
12、的谴责,这激起了各界人士的反击,语言之激烈,观点之对立,在近年的文坛上并不多见。这是关乎文学的发展方向,更是关乎中国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大事。由今年第3期开始,北京文学开办了“韩寒们与传统文坛为何势不两立”的讨论栏目。旨在探讨这一冲突的深层次根源以及它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的影响。讨论一经开展,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兴趣。一些致力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首先发言,从学理的角度分析“80后”作家的特点以及他们与传统作家在写作、观念、成长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种种差异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一些曾经与“80后”有过论争或早有想法的成熟作家激烈地发表自己的言论,有的认真谈了自己对“80后”作家作品的认识,有的
13、则用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对韩寒激烈言辞的反对。同是老作家,也有截然不同的思考。之后,很多普通读者来信来稿表达他们对“80后”作家作品的认识以及对这种代际冲突的看法。这些读者包括各个年龄段的成年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知识背景,谈起此事,自然角度各有不同。更有意思的是“80后”的青年读者,他们本身就是韩寒、郭敬明青春小说的最忠实读者,生活经历和背景与“80后”作家是惊人的一致,可是他们对这批“80后”作家的看法却也差异很大。他们中有的人表示喜爱读“80后”作家的作品,但仅仅喜欢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人;有的则广泛认同自己的同龄人,是他们的坚定追随者;有的对其中的某类题材比较喜爱,有的则特别不喜
14、欢其中的某个人某些作品。这些现象是可以反映当前中国年轻一代读者的阅读偏好的。还有一些本身就是“80后”作家,他们与韩寒的发展路径并不完全一样,写作风格和人生道路也相去甚远。这为我们了解“80后”这一写作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多样而庞杂,涉及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发表出来的看法也角度不一,形形色色。但主要的观点、思考与意见,大致集中在四个问题上。 1. 论争为何而起各种类型的读者都敏锐地感觉到了“80后”作家与传统文坛的冲突,但对于冲突的原因,看法也是多种多样。多数作者认为,这种冲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这是文坛新生代与保守派之间的差异。“80后”作家作为最年轻的一批
15、作家,他们对旧的体制、传统文化的反叛是必然的,这是他们取得在文学界的地位和话语权的有效手段。同时,这也是他们长期受到的教育的影响,是他们对生活对文学的理解与传统作家必然差异的反映。有的作者从学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并表达了对韩寒为代表的这一代作家的赞美。韩寒的战斗姿态和嘲弄面孔也并非毫无原因。但更多的人对韩寒及其行为进行了反思,认为韩寒的行为有更深的内因。有人认为韩寒与传统作家的争执是纯粹的炒作,以这样一种方式保持自己的关注度和知名度,是他不致被快速淘汰的方式罢了,韩寒以及众多“80后”作家现在能够如此走红与他们这种激烈的行为是很有关系的。也有的作者认为,传统作家的激烈反对是因为嫉妒,韩寒、
16、郭敬明这些二十多岁,经历不多,没有经过太多艰苦奋斗,甚至出道都没有几年的青年作家却成了最受市场欢迎,获利最多的人。这令许多勤奋了半生、写作了半生的传统作家不平衡了,失落了,正是这种不平衡,这种失落使得人性中的弱点得以显现出来。更有作者分析,当前的文坛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保守,势利,缺少活力,而这些问题一直被掩盖着,没有人有勇气直接说出来,正是韩寒说到了问题的要害才激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对之声。同时,也有作者提出,这场论争只是韩寒与传统文坛的冲突,而韩寒并不能代表整个“80后”,他与传统文坛的冲突只是他个人的态度,而不是整个“80后”作家的态度。 以上这些想法其实都不无道理,综合来看,都一定程度上反映
17、了争论的深层原因。“80后”文学作者的成长与途径,与体制内作家不同。他们一般学历较高,有一部分人相当有才气,从最初的喜欢写作,到网络写作,出书,然后一举成名。由于市场运作的因素,“80后”文学作者凸现了一种明星化倾向。由于他们从小受电子媒介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不同于体制内作家,虽然他们阅历不够,生活经验积累不够,但是他们敢于通过随心所欲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他们的创作道路上没有受到作协系统的培养,自然也与主流文学的立场不同,引起争论也是正常的。 2. “80后”作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老一代作家对他们的评价也颇为有趣。对于韩寒抨击茅盾、巴金的激进观点,作家谈歌反驳说:“传
18、统。这个问题本来就不是问题。继承传统是全人类的事儿。没听说哪个国家与地域扔了传统。硬说传统不好?这叫数典忘祖。现在有人给茅盾、巴金挑错,说写得不好,文笔太差。是啊,是啊,那是什么时代啊?那时候还没你呢。总得历史地看,老先生们在那个时候写那东西,就真不错了!” 几位“80后”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写作及写作态度时表示,他们的写作与韩寒、郭敬明这些具有影响较大的“80后”代表人物并不一样。“80后”作家小饭认为:他们赶上了一个全民写作的年代。而他对写作的看法比较传统,至今依然认为写作仅仅是游戏的一种,文字游戏,当然写作也是附带抒发感情的,换句话说,抒发感情也可以成为一种游戏。而另一个“80后”作家霍艳则
19、谈到了自己当年投稿的种种遭遇,同时说:“我一直属于“80后”里很中庸的分子,从来没扛起过“80后”的大旗,也从来不呼喊为文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口号,一面扮演着好学生乖女儿的角色,一面在文字里寻找另一片天地。” 这些真正的“80后”们正在默默地勤奋地写作,他们的写作道路和他们对写作的态度都证明,“80后”的写作是多种多样的,写作在他们人生中的位置也各有不同。一两个当前具有影响力的“80后”作家是不能完全代表“80后”作者今后会走什么样的文学道路,也并不能说明“80后”作家今后的文学成绩。 3. “80后”们到底在写什么人们自然谈到了“80后”作家的创作。写作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提到“80后”,这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对于“80后”的创作,人们的态度差异很大。诗人伊沙认为:在市场上能够占据较大份额的只可能是长篇小说,所以是市场在诱惑二十来岁的一代人拿出他们的长篇小说,结果拿出的是一些“长篇作文”、“长篇自白”、“长篇日志”能卖就成,与文学无关。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当能卖的都是言情、玄幻、恐怖、军事等类型小说的时候,谁还会执著于纯文学?谁还会笃信文学亘古不变的那些标准? 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