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模板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语文教案模板8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语文教案模板8篇有关语文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生字新词。 2、初识课文,初步体会母亲对儿孙的爱。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启发等。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文正音 2、生交流自习生字新词的心得。 3、师作重点点拨、指导。 辨析:籍与藉、帖与沾. 多音字:剥:b与bo 剥削与剥开 三、初识课文,理清文脉。 1、读文,思考:本文以荔枝为
2、题,是否写荔枝如不是,那主要写什么?表达怎样的感情? 2、课文围绕荔枝写了哪几件事?练习朗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四、质疑。 简单的当堂解决,重、难点问题放下一节课解决。 五、作业。 1、抄词。 2、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子间的感情 教学方法 探究法、合作法等。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1、思考:找出文中描写细致的部分。或让你感动的部分,说说你是怎么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 2、小组讨论交流. 一反二反馈评价 1、通
3、过反复感情朗读、品词、品句、品细节描写来加深理解. 1、如:“不停地抚摸,小心翼翼、爱怜地望”看出母亲对荔枝是那样喜爱,然而为了儿孙却“总舍不得吃”可见母亲对儿孙的爱。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 课文最后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先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四、作业 1、练习册。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预习下一课。 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
4、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准备 词卡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 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 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
5、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 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 (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 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 (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 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 C、观潮人最多 D、响声最大 E、浪潮最壮观 F、人的情绪最高涨 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
6、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指导朗读:(1)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 5.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预设:学生很容易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十分壮观的语句。在学生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
7、前。) 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 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 2.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 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学实际学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之美。) 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
8、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 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指导朗读: 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 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 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 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 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
9、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 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 E、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 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 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 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 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 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 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 A、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
10、力,那时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 (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 (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 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 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 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横卧”。 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
11、?好在哪? 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卧”是什么意思? C、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 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 A、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 B、小山:若隐若现 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
12、谐、壮观) 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 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 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 五、作业 A、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 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
13、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翻译。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 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
14、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二、释题 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 2、教师再放幻灯片,进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三、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4疏通文意教师要
15、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组讨论,质疑体会,教师导学 1、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2、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
16、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五、生生交流,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7、。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 六、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归纳:由“形似”到“神似”!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七、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 1、教师小结。 2、布置作业。 (一)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二)
18、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 (三)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咏雪 形似神似 比喻美的意境 语文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共有6道题,分别进行了字、词、句、阅读的训练。 第1、2两题是字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辨析音形相近、意思不同、易混淆的字,正确地连字组词,认识一字多义的现象,依据不同语言环境给多义字据词定义。这样的训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基础好的班级,教师可以更加放手一些,侧重规律的指导。第3、4、5题是词句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正确辨析意思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的词,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选词填空,遣词造句,按例句揭示的规律,用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前的方法改写句子。懂得省略号在
19、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选词填空虽然常练,但仍应重视,因为这是学生经常遇到且经常不能把握的学习内容。后两题是本册新知识点,应该学扎实。第6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读短文,回答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这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1、会区别8组形近、音近字的字义和用法。给“热”字据词定义。2、会区别2组近义词的意义,选词填空,并用带点的词造句。3、学会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到句子的前面,仿写句子;懂得省略号的三种用法。4、会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会给“热”字
20、据词定义;恰当地组织语文字、连接问题的答案,归纳短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准备:新华字典,投影仪,小卡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指导并完成1-4题 (二)教学过程1指导练习第1题。(1)明确要求。本题要求学生选字连词。第(1)题供选择的四组字是形近字;第(2)题供选择的四组字是音近字。(2)练习:区别每组两个字的音、形、义:形近字通过字的部首区别字义;音近字则要知道字的意义区别用法。用“”划去一个不合适的字。(3)完成作业,交流反馈。汇报时要说明划去某一字理由。2指导练习第2题。(1)根据词句定义。查字(词)典了解带点字有几种意思。根据句意应选择哪一种意思?还要注意词语
21、意义的区别,从而确定带点字的意思。根据语言环境推敲,组织文字填入空格。(2)尝试练习第(1)题。查新华字典“热”有6种意义项;根据第(1)句的意思,可选第(1)意义项:“情意深”;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加以推敲,可写:感情非常激动。(3)完成作业,交流反馈。出示答案:感情非常激动;气氛活跃;感觉温度比较高形容非常羡慕。3指导练习第3题。(1)“选词填空”中供选择的词往往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部分,所以要辨析每一组两个词的不同意思。那么怎样辨析呢?特别要注意区别词语中不同的那个词素,词义侧重点往往在这个字中。(2)完成作业。辨析每一组两个词的不同意思;根据句意选用合适的词填空;有带点词语造句。(3)交流反
22、馈。汇报答案时一定要学生辨析每一组词语,说说自己选用的道理,出示正确答案:清秀清香悲痛悲愤4指导练习第4题。(1)读题审题。分析例句后明确改写的方法是调整词语的项序,将表示时间的词语“每到这一天”提到句了前面。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意思相同。(2)完成作业,交流反馈。出示答案:有天晚上,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早几天,姑娘们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3)想一想,把这样的词语提到句子前面有什么用意?(4)我们在写一个句了时,如果要突出时间的重要性,就可以用这种形式。如狼牙山壮士中句子“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
23、给了六班。”把时间写在句了最前面,是强调七连与敌人作战的时间长,和前一句子中的“坚持”相应。(5)在课本里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指导并完成5、6题。 (二)教学过程1指导练习第5题。 (1)教师指点。举例说明少略号的三种用法。例子可在关关课文中找。 (2)学生练习。先读读省略号的三种用法和3个句子,根据教师举例指点的方法完成作业,在括号里写上省略号3种用法的序号。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学过的课文里再找一些带有省略号的句子,分别标明省略号的作用。 (3)交流反馈,小卡片出示正确答案。 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
24、味”等词语意思。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检查复习 同学们,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今天老师把各种各样的花请进了我们的教师,大家一起来欢迎吧。学生欣赏图片,并谈感受,顺势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读熟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课件出示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生读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为什么说景色是“奇丽”的?民族是“奇特”的呢?围绕这个问题来研读课文。 二、感悟朗读,点拨提升 (一)感受
25、景色的奇丽 1.同学们,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从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感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家家户户”、“任何”等词语。学生练读。 2.师: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看着花开,闻着花香,听着鸟语,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奇丽的景色?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花的海洋。师配乐读,生欣赏图片。 师:此时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的心情会怎样? 如果“我是一位疲惫的游客,看到这怒放的鲜花,
26、我 ?我是一位遭遇挫折、心情烦闷的行人,闻到这醉人的花香,我 ?我是一位德国小学生,来到这花海般的街道,我? ?3.入情入境朗读。 师:多么奇丽的景色啊!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老师把它们稍稍做了下改变,变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 (二)感受民族的奇特 1.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你从哪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特?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栽种在外面,不像我们中国人把花养在屋子里。简介女房东并且提问,在德国,谁会养花?生答医
27、生护士军人工人等。 2.谁能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师:你先说说对“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 生:值得人深思。 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生:他们把花给别人看,这种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境界耐人寻味。 生:他们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确实耐人寻味呀!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你能说一说吗?生答值日,互相帮助等例子。 (三)朗读升华 在德国,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鲜花绽放的清香,能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8、”的境界。这奇丽的花,这奇特的.民族,深深地打动了季老先生,所以他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引读:正是这种“我为人人”的境界,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他们“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正是这样奇特的民族,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走过任何一条街 (四)理解“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四五十年后,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他看到的是怎样的风景?四五十年前,季老先生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四五十年后,季老先生看到的还是这样的景象,这时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1.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东西变了,什么还是没有改变”? 2.联系上下文思考“美丽并没有改变”是指什么?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
29、伸 季老先生故地重游,他做了一个梦。请你猜猜季羡林大师都会梦见些什么?并且交流总结。 语文教案篇6 、认识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自渎自悟。 、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30、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1、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
32、小伙伴听。 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33、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作者为什么而懊恼?用心读读作者的心情。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
34、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读读这句子,说说好在哪里?“河流”一词蕴含着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
35、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五、拓展实践 、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
36、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七、尝试运用 、尝试练笔: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班级交流。演读课文。 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7、课文,理解“吞吞吐吐、皱着眉”等词语。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学习使用语气词:吗、吧,说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课文24自然段: 过渡语:上节课啊,小朋友都说不喜欢林园园,因为她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李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哪些句子中你读出了林园园的舍不得。 (一)学生自学24自然段: 要求:请小朋友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找找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二)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这四句话。 2、学习第一句: (1)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吞吞吐吐
38、”的意思。(说话不爽快,很犹豫的样子)从这个词语,你看出了什么?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边说边想,可能在想什么呢?什么时候,你也会这样吞吞吐吐的说话。 你还能从哪里发现林园园不愿意借?看图1,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 你能把林园园的不愿意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林园园画的树叶,你觉得怎么样?假如你就是李丽,这时的你看到这么漂亮的绿树叶,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会怎么说? (3)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是怎么对林园园说的,读第二段,找一找,读读李丽的话,你觉得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
39、很有礼貌地向林园园借,我们也来学李丽用上“吗”,有礼貌说一句话。指名说。 我们有礼貌地跟边上的小朋友借借东西,好吗? 小结:短短的一句话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别人很乐意地答应你的请求,只因为我们有礼貌了,以后可得经常用哦! 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 (4)齐读这段话。 3、交流,随机结合引导: 导入:现在我们来读读林园园后来说的几句话,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些话,挑一句,像我们刚才那样,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如也可以找找从句子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猜猜林园园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1)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A、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我们来猜猜:
40、其实林园园心里在说什么?所以,你觉得林园园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不愿意借,又找不到借口,矛盾的心情)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读。 B、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铅笔借给我了吧。” 当时,李丽是怎么跟林园园说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我们来读读李丽的话,想想她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的?指名读,齐读。 C、请2名同学与老师合作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 (2)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A、林园园说话时用了三个什么词?说明什么?不要削,她担心不要用力,她担心,不要画得太多,她担心 B、你能把她的不放心读出来吗?指名读一读,齐读
41、。 C、听到林园园这么说,李丽连忙说学生接读:我只画树叶和小草。你听出了什么? (3)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皱着眉头”说明什么?猜猜林园园肚子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来,我们也皱着眉头,把她的不满,出乎意料读出来。 A、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你知道了什么?猜猜李丽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B、男女生合作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自然段。 4、小朋友,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林园园说的话,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林园园很舍不得借,可她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开口说不借呢?(体会她的矛盾心理:不愿意借,又不好意思开口说不借,很为难,就找了很多借口) 一起再读读这些话,体会她的心情。 5、那么我们再来读读李丽的话,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有什么体会呢? 李丽很有礼貌,很耐心地借,越来越着急,直到林园园的要求太高,她无法做到,生气了,最后不要了。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讨论: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贴图2,李丽的脸怎么啦?为什么脸红了?她会怎么想? (3)讨论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4)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李丽知道自己错了,林园园认真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