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
《论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特色论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梁遇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短命又富有才情的作家,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翻译外国文学著作多达二、三十种。梁遇春仅存的两部散文集春醪集与泪与笑用细致诙谐的笔调在嬉笑怒骂中发出对人生、现实、理想、爱情等方面的感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就情感特色、语言风格、对中外文学作品的借鉴等角度对梁遇春散文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梁遇春;随笔;独特性;艺术特色 梁遇春1906年出生于福建闽侯,1918年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16岁就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28年毕业留校担任助教一职,后与老师温源宁一同离开北京赴上海暨南大学
2、任教;1930年重返北京大学,负责整理英文系图书,进入北京大学后开始着手翻译创作工作,最具代表的翻译作品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发表后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期间创作散文集春醪集,1932年因感染急性猩红热不幸离世,年仅27岁。他像一颗稍纵即逝的流星划过现代文学的天空,虽然没有在当时声名鹊起却为后来的读者留下了35篇短小精悍又极富哲理的随笔。 对随笔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刊物是语丝和现代评论。此外,沉钟、末名、新月、奔流也会刊发随笔作品,梁遇春生前的随笔主要发表在语丝、奔流、新月、骆驼草上。 一、梁遇春随笔的来源 (一)中国的兰姆 对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影响最大的是西方散文的大量译介,胡适在1917年发表的
3、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率先提到了借鉴外国散文方法,列举了蒙田、培根等随笔大家,随后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开始系统的介绍西方随笔尤其是英国随笔。这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和发展以及批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理论依据,并为随后的散文转型做好了准备。为什么随笔的翻译和创作在当时的中国如此风靡,郁达夫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英国随笔散文影响了中国,系有两件历史上的事情,做它的根据的:第一,中国最发达的也最有成绩的笔记之类,在性质和趣味上,与英国的随笔有很多气脉相同的地方,只是少了英国散文里极普遍的幽默味而已;第二,中国吸收西洋文化,故而,英国散文的影响,在我们知识阶级中间,是再过十年二十年也绝不会消失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潜
4、势力。”(1)正如郁达夫所言,梁遇春的随笔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梁遇春敏而好学,读书涉猎广泛。 1932年和1933年英国文学家查尔斯兰姆先后出版了伊利亚随笔集及续集,因他以伊利亚为笔名发表了很多著名的随笔,后来读者直接称其为“爱利亚”。梁遇春的随笔在文体风格与文笔腔调上明显有模仿兰姆的痕迹,被郁达夫成为中国的“爱利亚”。梁遇春对兰姆的喜爱不仅仅限于阅读翻译上面,他对兰姆的赞叹和欣赏还形诸于文字,在自己的创作中对兰姆的艺术风格进行借鉴。梁遇春在查理斯兰姆评传中非常赞同作者反复提到的“随笔是作者同读者的对话”,他认为这是兰姆随笔成功的关键,另外平民化的写作风格、漫谈式的幽默态度梁遇春在自己的随
5、笔中都照单全收。 (二)另类的六朝风度 梁遇春虽然酷爱西方随笔,尤其把兰姆的作品奉为经典,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他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都不可避免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对六朝时期文章精髓的借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为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2)在这个时期,知识分子的个性意识开始觉醒,间接导致了这个时代文学的自觉。于是晋人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五四时期政治环境宽松、作家思想解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梁遇春 散文 艺术 特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