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高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何赟 摘要: 目前的法学双语教学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为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价值和目标,需要高校管理者的积极支持,让跨学科背景人才加入双语教师队伍,完善培训机制,同时双语教师应勇于创新和实践,编写立体化双语教材,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提升法学双语教学课堂的思辨性和交互性。 关键词:法学;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对策 法学双语教学从如火如荼地开展到如今的默默坚持,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密不可分,也与双语教学本身在实践中遇到的挫折息息相关。20XX年我国教育部将法学专业确立为最早需要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教学的专业之一。然而,随着
2、双语课程的开设,制约因素也一一显现。教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薄弱,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加之20XX年起教育部停止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评审工作,国内对双语教学的热情骤然趋冷,法学双语教学的瓶颈亟待突破。 一、法学双语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教材编写体例片面强调阅读功能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目前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教材还较匮乏。教材主要包括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绝大多数教材的编排都和中文版教材近似,在篇幅较长的一章内容后,附上一些相关提问,此体例仅强调了教材的阅读功能。这类教材和学生一直以来接触的英语类教材差别巨大,学生普遍反映看到排列紧密的大段英文就已心生畏惧,何况在阅读时又有
3、许多专业术语成为拦路虎。国内外教材也各有优劣。国外教材内容详实,语言较难,多数教材附有具体案例,但一般没有我国学生需要的重点词汇的提炼和讲解,部分教材内容过多或不符合我国法学教学需要。国内教材虽然多数会在章节后附有词汇表,但少有生动经典的案例,有些教材编写体例为英文原文及中文翻译各一段,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会略过英文,直接看中文,违背了作者的初衷。 此外,目前教材主要集中在国际法类课程,如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因此,一些开设小众课程的教师,在没有适合教材的情况下,只能搜集各种材料,自编讲义,因个人能力有限,自编讲义的系统性会差些。 (二)法学专业教师语言教学技能薄弱 法学双语教学既有学科教
4、学又有语言教学任务,相应的,双语教师也应具备法学和语言教学的双重技能。法学学科专业性强,只具有英语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无法胜任法学双语课程的教学。理想的法学双语教师应具有法学和英语的跨学科背景。然而,许多高校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从本科起就专业对口,所以目前高校中法学双语课程往往是由有留学背景,或英语较好的法学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虽英语较为优秀但专业背景单一,且缺乏系统的双语教学技能培训,只能边摸索边教学。 (三)法学双语课堂教学欠缺思辨性和交互性 一堂好的法学课往往是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满了思辨和交互的氛围。然而,在许多双语教学课堂中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教学方法单一,
5、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沉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前述原因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前期储备不足。专业英语前期储备原可通过高校法学专业普遍开设的法律英语课程获得,然而一些高校对法律英语课程性质的理解及教学目标设定存在偏差。法律英语应属于专业英语课程,具有语言教学性质,语言能力的培养才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但当前法律英语教学常会陷入重法律知识传授,而轻语言技能培养的误区,将专业英语教学混淆为双语教学。 其次,也源于教师不当的双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一些教师偏重于双语教学的语言教学任务,将专业课上成了专业英语的阅读课或翻译课,或只挑选简单的内容,忽略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有损于学科教学
6、。另一些教师则过分提倡全外语型双语教学,模仿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全英文授课,忽视了通用英语课程和双语课程的区别。大学英语教材选用的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而法学双语课程有着大量的专业术语,抽象性及逻辑性强,若用全英文授课,学生要同时思考语意和法学学科内容,难免会紧张,时间一长,就易产生疲劳,当教师提问时便鸦雀无声,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如此一来,双语课堂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另外,学生的课前预习准备不充分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双语课程需学生提前背诵有关专业词汇,预习相关案例,查阅有关资料等。但传统教学中课前预习多数情况下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是远远无法保证其成效的。 二、突破法学双语教学制
7、约因素的具体对策 (一) 编写立体化法学双语教材 对于绝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而言,双语教材是其第一次接触到的英文版专业教材,为使其更好地适应和使用教材,笔者建议法学双语教材可借鉴学生已熟悉的英语教材的部分编写体例,突破教材仅有的阅读功能,将听说读写在一本教材中有机融合。这其中重点词汇和案例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重点词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术语,而案例使教材不显枯燥,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渊源。此外,可以有背景内容的听力,案例摘要的写作练習等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立体化教材是教材开发的趋势。立体化教材是指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
8、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立体化教材可以突破纸质印刷媒介的局限,将教材媒介扩展到习题库、音像资料、电子教案,甚至是教学服务平台,使得双语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降低英语资料的理解难度。 (二) 确立宽严相济的双语教师准入制 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针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和准入机制,各高校也鲜有相关培训。双语教师仅以一己之力,总结的经验教训多有局限性,因此渴望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可以寻求帮助、获得指点、促进同行交流。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的经验做法。高校也应适当放宽人才招聘条件,让有能力有热情的跨学科背景人员加入高校双语教学队伍,但同
9、时严格培训和考核机制,使得双语教师具备双语教学特殊技能,胜任所需教学岗位。 (三)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要找回法学课堂中的思辨和交互氛围,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使得法学学生有足够的专业英语的前期储备,应将法律英语作为法学双语课程的前置课程。法律英语课程应遵循专业语言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其作为从大学英语课程到专业双语课程的衔接性课程的作用。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调整授课时的英语使用比例,循序渐进,尽量使用简单句作为授课语言,语法简单,语速不可过快。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开始只能用一两个单词或短语作简短回答,教师应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不要打击学生信心。 随着线上课程日益增多,教师可选择适合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学生在线上预习,完成配套练习,课堂上将重点放在与重难点有关的案例分析或主题式讨论。即可保证预习的充分有效,回归思辨性与交互性兼具的法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于建华, 梁东荣.混合式教学中的交互作用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XX(6):16-18. 2魏江江.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XX(9):30-32. (作者单位:宁波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xxxx) 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