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docx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的用法,欢迎阅读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所的用法 1、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3、所字结构做定语的用法:“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4、用作助词,放在介词前面
2、,组成介词结构短语,合起来作状语,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方法手段、产生的原因及其有关人物。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 5、用作助词,与“为”合用,表示被动。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6、复合词所以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何的用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
3、何要后置。 何以战?曹刿论战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疑问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观沧海 另外还有复合词,如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然的用法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例句: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谓为信然。隆中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例句: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例句:杂然相许
4、愚公移山 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虽的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焉的用法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可译为“呢”。 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 例
5、句: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例句: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则的用法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句: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
6、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7、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且的用法 1、表递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焉置土石? 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乃的用法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
8、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中学文言文常用虚词其的用法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马说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 2、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虚词 意义 用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