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集锦4篇-1.docx
《说课稿集锦4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集锦4篇-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课稿集锦4篇说课稿集锦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篇1 一、教材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主要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制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
2、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因此必须重视传、接球技术的学习。本节课是篮球单元教学(8-4)的第四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85%以上的学生基本学会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部分学生能够较熟练完成动作并能够进行传接球的拓展练习。 2、身体目标:发展跑、跳能力及腿部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球的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协作能力及集体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 1、传、接球时手型动作是否正确 2、传、接球时全身是否协调用力 3、传球高度是否在胸、腹之间 五、学情分析 我们知道,
3、学生喜爱上体育课,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课,但由于小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技术动作不规范,有些同学持球手型也不正确,因此在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前,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技术动作进行反复联系,做到堂堂练习。纠正动作,巩固技术,再进行拓展性教学。 六、教学过程 在本次课的开始部分,也就是准备部分。集合整队、宣布本课内容。准备活动,调动身心,通过熟悉球性练习和原地与行进间运球的方式等进行准备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篮球有长时间的身体接触,熟悉球性,培养球感,提高对球的控制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部分是基本部分。是由两个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是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接
4、球技术。另一个是游戏部分,在游戏中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灵敏、力量等素质。 (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教学方法和手段 小学生对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较高,运动能力相对差一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较复杂,学生很难直接掌握,所以在进行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解法:通过讲解手型、传接球技术及用力顺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动作,对动作过程更清晰。 (2)示范法:通过亲身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有助于学生在练习时更易于掌握动作。 (3)巡回指导法: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巡回指导、及时指出技术动作的错误不使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4)选优示范法:选出动作准确的同学给大家示范展示,从而
5、激励学生积极练习,增强自信心。 2、练习方法: 在这里我采用了模仿法、合作法、纠正法、展示法、游戏法和评价法。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包括:通过练习,复习原地技术动作,纠正错误。 (2)徒手做传、接球动作练习:通过该练习,使学生体会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并且注意传球和接球的手型和方法。 (3)对错误动作采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还应注意因材施教,普遍的错误集体纠正,个别的错误单独纠正。 (4)分组做练习:a、传过呼啦圈练习,巩固提高传接球动作和传球高度;b、胸前传地面反弹球练习,拓展练习传接球。 (5)小组或伙伴间互相合作、帮助练习,加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同时,能对同学掌握的传、接球
6、技术动作及时做出评价,肯定正确动作。 (6)分组轮换练习:通过这几种不同的练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传球兴趣和传球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由选择小组和场地来练习,伙伴间相互帮助。 3、常见错误的纠正方法: (1)手型不对:方法是反复练习持球动作,并且自己与伙伴随时注意纠正 (2)两肘外张:方法是两肘加紧垂臂 (3)两臂用力:方法是练习全身协调用力 (二)游戏:运球接力、多拉快跑 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对篮球的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为团队争光的优秀品质。 第三部分课的结束部分,也就是身心调整阶段,包括:集合整队,放松练习。主要是调整学生的身心,使心律趋于平缓另一方面是师生
7、评议,讲解本次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说课稿篇2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拾穗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主题单元收获之拾穗。 二、教材分析 拾穗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本文以同名做了一篇精彩的赏析。课文拾穗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米勒的这幅画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三位农家妇女在田野上拾穗的情景。作品表现了19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总分、远近)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的基
8、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良好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通过自主预习,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大多参加过农事活动,对收获场景的理解较容易,但体会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较困难。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7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落”。 (二)能力目标 1、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自己喜欢的重要词句。 2、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
9、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积极了解农民生活的意识行为和对美好的动作情态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绘画作品等艺术魅力的兴趣爱好,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并追求美。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2、欣赏油画,结合课后的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理念 1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看图环节,让学生充分看图之后,说出看到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力。 2突出了“图文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看图谈谈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读课文,找出
10、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对照图画,进行品读,同时了解作者联想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再读后,让学生再来看图自己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学习法、朗读感悟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引入: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学习,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2、检测识字情况: (1)把下面词语填在句子的括号里,读一读。 (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看图导入,明确目标。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1、“收获”单元的拾穗,请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欣赏这幅名画。这幅画是谁画的?(请参看课后资料)远处你看到了什么?近处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看着这幅图你什么疑问吗?让我们更近一步地走进油画,走进课文去品味。 (三)出示提纲,赏析油画,学习写法。 1、引入: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妇女的呢? 2、出示导学提示: (1)用心默读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画中人物的句子,用“”画出作者推想的句子。 (2)思考后填写表格: (3)每个小组选一个人物进行讨论,准备展示。 (四)展示交流预设: 一个组代表说,其他学生都可以补充。可以有评价的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点
12、拨) 1、同学们,捧起课本,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读读对三位妇女拾穗的描写段落(2、3、4)。 2、小结:读到这里,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离不开作者仔细地观察和透过画面合理的想象,所以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 (五)回顾画面,体会感情。 1、我们跟着作者欣赏了这幅拾穗,我们用心这幅画(读最后一段话。) 2、拓展练习:这是()世纪法国画家()的作品,作品反映的是在()的季节,三个()在拾麦穗,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和()。 (六)学以致用,指导练
13、笔(作业)。 1、画家米勒和作者用手中的笔把现实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景变成了不朽的艺术,打动并震撼了每一个人。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我们用这堂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欣赏,选择你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幅,把它写下来。 2、通过反复阅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后,你对有些词句一定又有了新的感受,丁丁和冬冬为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呢,请你现在补充完善自己的摘录笔记。 (七)板书 拾穗 老年妇女 中年妇女(收获)拾穗生活辛苦 年轻女子 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呼吸器官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呼吸和循环的第一课时。它在前面学生已经测量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脉搏的次数的基础上,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
14、,了解呼吸的实质和意义,并对此进行呼吸健康卫生教育,从而让叙述懂得提生命活动中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过程其实是紧密联系着的,人的身体是一部结构精巧、功能完善的大机器。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乐于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知道呼吸卫生的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科学探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并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了解呼吸现象,培养学会上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科学知识:了解呼吸器官的作用,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教学重点是:通过
15、实验探究和网上冲浪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 二、说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量尤其强烈。”关于呼吸现象,学生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陌生的是由于呼吸的内部过程是无法直接从外部看到的,所以学生对于这个生理现象还是一知半解的。学生头脑中有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气体在人体内是不是如何交换的,又是如何从人体内出来的。很多学生都认为,人的肺部充满气体就会舒张开来,就象充气的气球一样。还有,人的肺部充满空气后,胸部的肋骨会展开等。 那么,如何提供丰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课稿 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