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发动机原理是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本文结合“汽车发动机原理”专业课程,探讨了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如何保证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问题,强调了科研与教学之间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教学方法上由工程案例对比分析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加强讨论环节和实验课环节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通识教育;动机原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通识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是指“贯通之意”,即社会人可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可运用多学科知识、开放性思维进行思考、合作、资料收集,进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实现多文化、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近十年来,不少学校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
2、着课程改革,试图改变传统教育中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模式,进而实现多学科教育、全面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如何解决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矛盾遇到了较多问题1。根据笔者多年教授的汽车发动机原理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本文中初步探讨了本科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专业课程在通识教育模式中的改变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汽车发动机原理在车辆工程、能源动力类、机械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门课程中对车用内燃机结构、燃烧方式、功热转化、性能改善、内燃机热力过程、排放物测定与控制等知识与专业技术进行了讲述。发动机原理对于培养具有良好基础知识
3、、开阔思维、获得设计创新能力、深化工程实践认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倡导通识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工科教育工作者经常产生难以解决的课程教育改革的问题2,3。这些问题可归纳如下几点:(1)课时减少。(2)学习内容明显增加。在专业课时不断压缩情况下,学习内容却显著增加,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专业基础理论必须要学,且更加夯实;其二新工程技术不断涌现,国内外汽车技术,尤其是内燃机技术数年更新一代,教学内容不体现新技术,将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其三学生渴望学习新生事物,追求新技术,不局限与基础知识的掌握。(3)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一门多学科内容集合的课程。(4)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材更新慢。 二、教学与
4、时俱进 所谓与时俱进,即教学内容要更新、教学方法也要更新。教学内容中应该对当前所出现的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展示与讲解。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可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社会专业方向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帮助学生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典型论文,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获得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动手实践的能力。笔者收集了国内外发表的内燃机相关专业论文,在结束本节内容讲解后,结合相应的论文课题,分析当前内燃机技术发展趋势与论文内容。讲述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占课程时间的1/6左右。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安排详细如下:(1)在获得论文提纲基础上为学生
5、分析论文重点、难点与论文写作思路。(2)讲解过程中对提问的学生解疑答惑。(3)讲解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4)课后学生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并手写一份学习心得。 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授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例如讲解到发动机温度在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将达到较高值时,向课堂提问采用什么方式冷却、什么冷却剂冷却、冷却剂的功能、制冷量如何计算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并获得问题的合理解答。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2.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教学课程中设定讨论课,或在教学过程中挤出一定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课程 教学改革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