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故宫博物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院》教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故宫博物院教案故宫博物院教案1 一、教学目标 能说出故宫博物院的大致布局和结构特点,可以运用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 通过学习本文的写作思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形成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 通过本文学习,学生获得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说出故宫的布局特点和行文思路。 掌握事物说明文空间顺序的写作特点,并体会故宫的建筑美。 三、教学方法 游览参观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学生平时在影视作品中对故宫的印象,增
2、强本课的带入感。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文中是首先写了故宫哪些宫殿呢? 2、这几座宫殿的顺序是怎样的? 伴随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找出文章描写宫殿的句子,从中发现文章的书写顺序:“中轴线”“南向北”。 (三)深入研读 在大致了解故宫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导游”带我们去看看故宫为大家讲解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宫殿,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故宫结构,同时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教师继续引导发问:“如果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呢?” 明确:太和殿。 2、大家为什么想去这个地方参观呢? 明确:发现文中主要写的事物。引出详
3、略得当的写法。在描写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无法写出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体现了在写作时的重点突出。板书:详略得当。 3、范读: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2)“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3)、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写故宫的呢? 明确:是在远处和近处去描写的。 教师总结概括: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详细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读者的面前。板书:总分结合。 (四)拓展延伸 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
4、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景山上会看到哪些景象并谈谈你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以“我与故宫”为主题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利用本文学到的“总分结合”的手法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字数不限。例如: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本是导游词,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以参观的方法进行学习,我现在回想刚刚的教学设计,其实可以让学生去绘制一下参观游览的地图,这样就更能在空间位置上理清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打到一种更为立体的教学,课下我会积极反思,将这一方法落实
5、到我的教学设计当中。 故宫博物院教案2 : 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用空间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3.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理解文章内容,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 :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络查找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查找字典,自行完成生字词,预习好课文。 3.运用已经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和学生扮演导游通过专题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从而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还结合速读,听录音,朗读等多种
6、阅读形式加深对参观路线的了解和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4.通过做拼图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找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5.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的有关段落,其它段落只作简单介绍。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6.拓展课文内容, 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巩固知识,课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8.学生呈交课程综合评价报告表,评估课程效果。 : 投影仪,电视机,DVD机,录音机,MP3播放器 第一课时 : 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掌握全文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
7、点。 : 一. 导入 1.学生代表课前两分钟演讲:天安门 2.同学们,X X X同学今天在“两分钟演讲”中介绍了“天安门”,那么同学们您是否知道天安门与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安门是皇城的大门,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故宫,是北京明清两代留存下来的宫殿,周围城墙约三公里,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气势非常雄伟。我们班Y Y Y同学参观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们有请她通过故宫博物院录像带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院”。(掌声) 二.观看有关故宫博物院录像,了解故宫全貌 1.Y Y Y同学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通过DVD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总体概况。 2.同时使用投影出示课堂目标: 通过看光碟录像了解
8、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并找出的参观路线。 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三. 阅读课文,理请说明故宫的具体情况 1.介绍建筑物,使用空间顺序是最为合理的。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本文也是如此。要求学生通过速读,听录音,齐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并在做拼图游戏的基础上找出参观故宫的路线,进而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学生速读13自然段,听录音410自然段,齐读1114自然段,学生代表(两人)朗读1516自然段。 全班分八小组做拼图游戏,其中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做拼图游戏,在做游戏过程中找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
9、顺序,拼图游戏结束后,教师作如下归纳: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 进午门 过汉白玉桥 来到前三大殿:细观太和殿,略观中和殿 出保和殿 走向内廷;略看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出后三宫 进御花园,观赏景色 走出顺贞门 、神武门 最后登景山鸟瞰故宫全景。 2.请仔细思考、讨论:本文的这一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如此?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本文的顺序,既是的参观路线,又是故宫的建筑顺序,本文按照空间顺序,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前到后,又由内到外来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先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赞美建筑艺术,然后分述,最后对分述作综合概括。之所以如此,这正如上面所说,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
10、与说明的目的。故宫的建筑顺序和的参观路线也是如此,因而,本文的说明顺序也应以此来安排。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见后附的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 1. 进一步具体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 2. 知识拓展,进一步了解我国还有其他的文化遗产,从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 :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总体感知了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找出了参观故宫的路线,学习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学生作简要回答)。那么又是如何具体写故宫的?故宫的建筑有什么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些问题。 二、速读13段,重点细读12段,
11、弄清故宫的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建筑的地位。重点把握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三、研读课文410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 第四自然段讲到了进了太和门,见到了三大殿,那么请同学们精读58段,这四个自然段是在介绍太和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各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作出归纳:第五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第六自然段,由外观转入写内景。第七自然段,介绍三大殿的位置,第八自然介绍太和殿的用途。 使用投影,出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如何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和外形特征的? 明确:布局和特征高度、面积、格局、色彩、以及雄伟壮丽的气势。 读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找出立足点,方位词,并指出说明
12、的顺序。 明确:立足点: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蟠金龙 方位词: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空间顺序:1.由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向两旁。 2.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三大殿为什么会建在中轴线上?是如何来写太和殿的用途? 明确:一.这样安排,可以突出皇帝的宝座就是这条线的中心点,一切都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这样可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二. 雄伟的大殿,精心的仪式安排,神秘的色彩显示皇帝的威严。 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为什么太和殿,而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 明确: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
13、,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总结410自然段,归纳板书。 外形(第五自然段) 分写太和殿 内景(第六自然段) 重点、详写 位置(第七自然段) 用途(第八自然段) 总写三大殿 分写中和殿 (第九自然段)外形和用途 略 写 分写保和殿 (第十自然段) 用 途 四、学生速读1116自然段,教师只稍作指点。 五、拓展延伸: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并谈谈除故宫外,你还了解祖国还有哪些优秀文化遗产,对此又有何感想? 注:(此环节为开放环节,让学生自由畅谈,教师不设定条筐,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的答案) 六、
14、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天安门、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
15、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后作业设计。 3.呈交课程综合评价报告表 故宫博物院 课后作业设计 1.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它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五种表达方法,你觉得哪一种好?为什么? 南面有午门,北面有神武门,东西有东华门、西华门。 南面有午门,北面有神武门,东面有东华门,西面有西华门。 南北有午门和神武门,东西有东华门、西华门。 南北东西分别有午门、神武门和东华门、西华门。 东面有东华门,西面有西华门,南北有午门、神武门。 答: 2. 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并谈谈除故宫外,你还了解祖国还有哪些优秀文化遗产,有何感想? 答: 3.编写学习日记: 评价内容 学生自我评价
16、 学习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你喜欢本篇课文吗?这篇课文你认为好在哪里? 你认为Y Y Y同学导游得怎样?如果你是导游,你将如何来带领同学们去参观? 你们学习小组讨论和做游戏时是否团结协作?感觉愉快吗? 这节课与以前的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这样上课吗?你在这节课又学到了什么? 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时,你是否积极?你是否在这个环节学到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作业量合适吗?难度怎样? 故宫博物院教案3 (第一课时) 1、教学目的: 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 三、教学手段: 计算机
17、辅助软件、电视、视频投影仪等。 四、教学设想: 利用故宫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的游览路线。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 教师讲解与导练结合,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结合另一解说词解州关帝庙巩固所学空间顺序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 简介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
18、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 显示主菜单: 课前准备教师明确:这篇课文共讲两课时,本 空间顺序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本文的说 太和殿明顺序,即空间顺序;第二课时集中 总结全文讲皇权的中心太和殿。 课前准备: 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翻开课本164页,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鳌头(o)湛蓝(zhn)琉璃(li) 殿檐(yn)藻井(zo)蟠龙(pn)中轴线(zhu) 金銮殿(lun)击磬(qng)檀木(tn)攒(cun) 乾清宫(qin)坤
19、宁宫(kn)肃穆(m)奏报(zu) 慈禧(x)额枋(fng)妃嫔(pn)翊坤宫(y) (屏幕显示。每个生字词都配有录音,只要用鼠标在相应位置一按即可) 提示: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轴、磬、攒、禧、嫔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屏幕上显示一张建筑物名称的故宫平面图(即“理解分析”练习一)。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节选),边填写此图。 (屏
20、幕上随录音次第出现九幅建筑物的图像。) 教师巡堂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强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的位置。 既然大家对故宫建筑群有了大概的理解,下面我们看看如何有条理地介绍这建筑群。 空间顺序: 屏幕显示故宫平面图(附有图示),依据的行踪路线,师生共同完成相应建筑物的介绍。 (屏幕上以红色箭头逐步显现行踪。选取古筝弹奏曲汉宫秋月作为背景音乐。) 教师从鸟瞰图(屏幕显示)开始,介绍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路线,扼要说明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 (依次出现故宫鸟瞰图、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铜狮。) 指定一位学生依次介绍“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依次出现太和殿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宫博物院 故宫 博物院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