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外观常见质量通病与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混凝土工程外观常见质量通病与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外观常见质量通病与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工程外观常见质量通病与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1.1 蜂窝: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或无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深度不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不应有蜂窝。若有,则须经精心处理,重新复查验收。(1)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跑浆),钢筋较密及砂石级配不好或石子相应过大(含集中)等。(2)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仔细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1.2 露筋:指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
2、。纵向受力钢筋不允许有露筋现象,须按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的技术处理方案精心处理,重新复查验收。(1) 产生原因:钢筋成型、绑扎尺寸误差,施工位移、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2) 预防措施:抓好钢筋加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同时,须控制钢筋的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1.3 孔洞:指混凝土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若有孔洞,则按严重缺陷处理后,重新复查验收。孔洞并非能用肉眼从外表观
3、察确定,对表面的松散层应进行剔凿至密实层后方可确定其缺陷程度。有的表面看似蜂窝,但经剔凿,可能是孔洞甚至严重孔洞;有的混凝土表面,灰浆似很饱满,仅偶尔发现小孔,但经剔凿发现内部松散,形成大洞。因而检查中应认真、细致、观察与敲击并用,不得遗留结构隐患。(1) 产生原因:主因是漏振。此外,在钢筋较密的部位,又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钢筋将混凝土架空(即混凝土被卡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或采取改变钢筋排列、改用较小规格石子,改为侧面浇筑(支设喇叭口,事后剔除)、增开浇捣口以至分步支模,分步浇筑;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加
4、强合理振捣。1.4 夹渣:指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若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乃是严重缺陷,精心处理后,重新复查验收。(1)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柱、墙根部和梯段板根部及接槎处。(2) 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施工缝、柱头、柱墙根部、梯段板根部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等。1.5 烂根(烂脚):指墙板及柱子根部,硬架支模楼板下后浇墙梁混凝土缺水泥砂浆,石子外露并松散的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在质量质量评定时,可分别列入“蜂窝”、“孔洞”或“夹渣”中,砖混结构构造柱及现浇混凝土墙发生这类问题较多。(1) 产生原因:浇筑混凝土前未及时铺垫(浇
5、灌)50mm厚以上的水泥砂浆,模板下口缝隙(接槎部位)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和局部漏振。还有混凝土和易性差,石子集中底部及浇筑时混凝土离析等。(2) 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在接槎部位先铺垫(浇灌)与混凝土同样配合比但去除石子的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要求是一要铺垫均匀,确保厚度;二要及时,不能提前时间过长。模板接缝,尤其是与底部交接处更应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以免跑浆。此外,控制坍落度、采取有效浇灌措施,加强及合理振捣也是重要方面。1.6 麻面:混凝土浇捣密实,但拆模后出现外露石子、表面无水泥砂浆的缺陷。与蜂窝的外观虽有相似之处,但有本质区别,麻面不影响钢筋的握裹和结构性能,只属表
6、面缺陷。(1) 产生原因:拆模过早;木模板在浇筑前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后未浇水养护或养护不够;旧模板表面积水清理不净以及隔离剂选用不当,涂刷不匀,甚至漏涂隔离剂等,均易产生粘连;此外,振捣时间短,有气泡,水灰比过大等也会造成麻面。(2)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且刷匀隔离剂,浇筑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且清除模板内木屑、锯末、烟盒、烟头、铁丝、焊条等所有杂物。1.7 缺棱掉角:虽不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但属观感缺陷。(1) 产生原因:木模板不浇水湿润,接缝不严引起跑(漏)浆,钢模上积砂浆未清理造成粘连,模板设计与施工无防掉角措施;钢筋移位后在受模板挤压时有向外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工程 外观 常见 质量 通病 产生 原因 预防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