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零次考试 语文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下学期零次考试 语文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零次考试 语文试题.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零次考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一阅读 (60 分) ( 一) 阅读下文,完成 16题.(11 分) 漫谈说理文 (节选) 朱光潜 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 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 达出来 .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 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 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写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 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 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方面
2、.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 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 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 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誊写出来, 那是极稀有的事 .在多数场合, a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 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 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浓厚的情感,就会 b , 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A 这是写作的一种 乐境,往往也是写作
3、的一个难关. B 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 C 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 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 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 D 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 象出现一团乱丝, “ 剪不断,理乱 ”,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烦意乱.这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 两种情况要避免 .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 1 就不通 .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 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
4、 它放下,让头脑静下去,得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 时再把 它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 “表里精粗无不到 ”,自然就会“一 旦豁然贯通 ”,令人感到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乐趣 .在这种情 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 不写也就很难想得明确周全.多年来我养成一种习惯,读一部理论性的书,要等 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之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 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 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
5、必有的准备,而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 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还是片面的. 1. 把下列句子组织起来填入第二段 a 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 分) 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 我并不打什么腹稿 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 A. B. C. D. 2. 第二段 b 处缺一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下面所列的词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1 分) A刻意斟酌B信手拈来C兴会淋漓D信笔所致 3. “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 ”这个句子是从第二段中摘出的, 找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 . 文中已标出 A 、B 、C
6、、D 四个位置,选出代表正 确位置的字母 (1 分) 4. 第二段加点的两个 “它”字所指代的内容一样吗?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什么? (2 分) 5. 作者不完全同意那种 “相当流行的看法 ”是因为 ( )(2 分) A.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只有表达结束,思考才能停止. B.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先形成观点再进行表达是很少有的. C.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思想混乱语言也必定混乱. 来源 :Z|xx|k 2 D.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语言总是随思想而生发、变化的. 6. 关于怎样写好说理文,概括作者主要阐述了哪些看法?(3 分) 来源 :Zxxk ( 二) 阅读下文,完成 711题.(12
7、 分) 阳台上的遗憾 来源 学+科+ 网 Z+X+X+K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 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这里地势平坦并无 重庆式的山峦起伏,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 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 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 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但 是,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 很见等级的,很讲究家族封闭与合和的,有东西两厢,甚
8、至有前后几进,在那正 厅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倘若在 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 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 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大 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 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 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
9、,尤其中国突然冒出十二亿人,很难容 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夏是 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 .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 闹. 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拓展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 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 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 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 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 3 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
10、儒家造成文化的大 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 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 品东京 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来源 学 科网 Z.X.X.K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 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 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 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 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 当多已习
11、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 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 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 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 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 .遗憾是历史进步身 后寂寞的影子 . 7为第 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 8第段划线句 “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用了 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含义是_ (3 分) 9 第段中写 到南北 建筑与文 化,是为了说 明 _ ,并为后文写_ _
12、铺垫.(2 分) 10第段引用张潮的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 分) 11“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 ,现代城市的这种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 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 分) (1)_ (2)_ (3)_ ( 三) 默写.(8 分) 12.(1) 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4 (2) 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3) ,玉垒浮云变古今 .( 杜甫登楼 ) (4) ,怎敌他、晚来风急! ( 李清照声声慢 ) (5) 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 张养浩潼关怀古 ) (6)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李商隐无题 ) (7) 江上带
13、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 (8) ,小人长戚戚 .( 论语 述而) ( 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315 题(5 分)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 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3杜甫,自号(1 分) 14以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这首诗质朴畅达,体现了诗人一贯的风格. B.前四句自然天成,深入浅出,清新优美. C.颈联写出诗人怡然自足之情,别具韵致. D.本诗情景交融,优游愉悦之情实在难得. 15 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下学期零次考试 语文试题 下学 期零次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