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docx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1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念儿歌。 2、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学过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1、以手指游戏导入课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手心手背。 (2)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手指游戏乒板儿。 2、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手指变化。 (1)引导幼儿先伸出一个手指头,想一想可以变成什么? 师:“我们先伸出一个手指,动一动,想一想,象什么?” 启发幼儿伸出食指一弯一伸,变成“毛毛虫”,然后学说: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引导幼
2、儿依次伸出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玩一玩,做一做,分别变成“小白兔、小花猫、花蝴蝶、大老虎”。 (3)指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3、完整学念儿歌。 (1)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地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2)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的时候,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有趣。 4、创编儿歌。 (1)师:“一个手指头还能变成什么?”(请幼儿想、说) (2)以此方法创编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的儿歌句子。 (3)老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内容来跟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5、结束活动。 师:“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很多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编、玩玩。”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2 一、活动
3、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二、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 三、活动过程 以手指变魔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教师握紧拳头):“你们知道我手里藏着什么吗?这里头藏着我的一家。(教师带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 师:有几个手指呀?一起数一数,12345。 师:这5个手指,它们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看? (分析:组织幼儿做一做,说一说,数一数,有效激发了幼儿观看手指头变魔术的兴趣。) 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 师:魔术表演开始,妈妈的手指伸出来,(教师伸出一个手指)想一
4、想一个手指头可以变什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 师:会变出什么呢?一起看看) 师: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呀?我们也来学念咒语变魔术,五个手指全躺下,妈妈伸出来:(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师:二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师:看看到底会变出什么?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师:三根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学说语句三根手指头变成XX)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分析:第二环节分段学习儿歌,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结合多媒体课件,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再让幼儿观察动画说一说手指变成什么,并动手学一学,念一念,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轻松掌握
5、这则手指游戏。) 师:四根手指头又会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 师:看看到底会变出什么? 师:四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呀?看它身上有很多颜色,四个手指头变成花蝴蝶,咒语怎么念?(引导幼儿仿编) 师:咒语对不对,一起听一听。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小结前四段 师:那五个手指头会变成什么呢? 师:看看到底会变出什么?(引导幼儿仿编)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分析:经过前三句的练习下,幼儿对句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后两句请幼儿看画面尝试仿编。这样先让孩子自己探索动作,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手指游戏内容,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完整欣赏学习儿歌手指儿歌 师
6、: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儿歌手指儿歌(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1-2遍) (分析:此环节让幼儿对整首儿歌有个完整的感受,并以让幼儿变魔术的方式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学念,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1。) 延伸: 1个手指头还可以变成什么? 2个手指头还可以变成什么?你们也可以把它们遍成儿歌。 (分析:最后引导幼儿创编手指儿歌及动作,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还能让孩子们牢牢记住自己的发现,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四、案例反思 儿歌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它以短小活泼、语言单纯简明、韵律响亮而被幼儿接受。手指儿歌这首儿歌充分让幼儿体验了手指头变魔术的趣味性,并有效提高幼儿的观
7、察、想象、表述、表现能力。 小班幼儿意志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手指头变魔术的方式导入,带领幼儿做一做,说一说,数一数,激发幼儿观看手指头变魔术的兴趣。 第二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体验手变魔术的乐趣。这一环节中,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引导幼儿猜猜、说说,使幼儿对老师变出的小动物新奇不已。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我引导他们自己动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使本来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孩子们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学习儿歌手指儿歌,让幼儿对整首儿歌有个完整的感
8、受,并以让幼儿变魔术的方式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学念,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1。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来发现问题,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能让孩子们牢牢记住自己的发现,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也使他们获得更直接的表演经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3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影。 活动准备: 1、图片,手影DV。 2、手指儿歌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
9、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引导幼儿说说手可以做什么。 幼儿讨论。 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手可以变魔术。 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观看手影DV,让幼儿感知手指头变魔术的乐趣。 五、教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 提问: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呀,
10、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 六、幼儿学念儿歌:鼓励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提问: 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 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乐趣。 七、让幼儿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术,体验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种影子的乐趣。 延伸:鼓励幼儿讨论手还可以变什么。 附:儿歌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花蝴蝶呀。 5个手指头呀,
11、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呀。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4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手指儿歌。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重点: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难点: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一、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指头。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 二、知道小手指头也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1、师:老师的手指头还能变魔术呢?想不想看一看? 2、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并组织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出示课件(毛毛虫,小兔,小猫,
12、蝴蝶,老虎) 1个手指头呀,変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変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変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変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呢?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加动作表示。 3、幼儿学念儿歌。 (1)师:小朋友的手指头会变魔术吗?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鼓励幼儿能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的做手指动作。 (3)引导幼儿在最后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有趣。 (4)师:5个手指头变成了什么呀?大老虎张大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可真可怕!小朋友来学一学它的样子!待会儿,我们念到最后一句就把大老虎吓人的动作做出来好吗?)。 反思:我们经
13、常与孩子一起开展手指游戏,所以今天的手指儿歌内容对大家来说挑战度不是很大,幼儿能够很准确的记住从一个手指头到五个手指头的变法。幼儿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其实在下一个可否请幼儿自己创编,这样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的参与度也比较高。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5 : 手指歌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个手指在宝宝身上挠一挠)五个手指拍拍拍(双手对拍) : 手指谣它是能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同时也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从而
14、开发了孩子的智慧。小班的孩子正是处于手部各技能发展的初期阶段,手指歌这一个歌谣操作难度较浅,让孩子们五个手指点点、敲敲,让孩子们这样的游戏中发展手的灵活性! :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让幼儿学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 一情景导入:认识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 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几个指头! 师:对,我们的小手有五个手指,让我
15、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二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一).欣赏儿歌,理解内容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我们的手指可以跟我们做游戏,今天老师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手指的儿歌,听听看儿歌中的手指宝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点点点、敲敲敲、捏捏捏、挠挠挠、拍拍拍) 2.请小朋友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几个手指点点点?几个手指敲敲敲?几个手指捏捏捏?几个手指挠挠挠?几个手指拍拍拍? (二).学习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1.尝试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刚刚我们已经听过了儿歌,也看了手指游戏,我们再来听一遍,会念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这个手指游戏 2.幼儿表演儿歌 先集体
16、后个别(教师做适当的帮助) 3.完整的朗诵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三小结提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手指游戏手指歌,可以一边念一边拍,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念一念,拍一拍,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在家里也可找爸爸妈妈一起玩。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戏呢,下次老师带我们小朋友再来玩! : 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会处于混乱中,于是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学习儿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儿歌。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创编儿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
17、望。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6 教案目标 1、学习,理解内容,并鼓励幼儿根据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 2、感知汉字: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螃蟹走、小鸟飞。 教案准备 1、词卡、字卡。动物头饰各式各一个、手图片一张。 2、电脑课件制作一组。 3、录音机、录音带。 教案过程 一、学习。 1、出示小手,引起幼儿的兴趣。 (1)唱歌曲入场找位置。 (2)介绍小手。 老师作神秘地说:“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小手:“是什么呀?对了这是小手!我们的小手可以干什么呀?小手真有用,而手指还可以变摩术。” 教师伸出一个手指头问:“想一想一根手指头可以变什么?”出示手指头汉字认读。提问“二、三、
18、四、五”根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并同时出示应的词让幼儿认读。“小朋友真棒都变得很好! 2、引导幼儿观看电脑课件。 老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们看手指头变魔术,小朋友看的时候看清楚手指头变成了什么,看完后告诉老师!”“哗,手指头真棒,都会变魔术”。 (1)一根手指头变成了什么?(毛毛虫)出示字卡认读。 (2)二根手指头变成了什么?(小白兔)出示字卡认读。 (3)三根手指头变成了什么?(小花猫)出示字卡认读 (4)四根手指头变成了什么?(螃蟹走)出示字卡认读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7 手形想象画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19、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
20、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篇8 活动目标: 1、说儿歌配动作,使幼儿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3、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活动准备: 自制手指套若干(纸制)。头饰“羊”“狗”。 活动过程: 1认识手指: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 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出示手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 语言 教案 手指 儿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