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德育思想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威德育思想ppt课件.ppt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约翰.杜威(John.Dewey 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是教育哲学的奠基人。道德教育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统一于其道德教育理论中。他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道德教育要生活化而不应该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杜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杜威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杜威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传统德育思想理论进行尖锐批成部分,在对传统德育思想理论进行尖锐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独特的德育思想
2、理论体判的基础上,构建了独特的德育思想理论体系。系。 1 1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 2 2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3 3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的方法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1 1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 在杜威看来,道德是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情感和道德是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合金社会能力的合金。而德行不是对某种刻板规则的遵守,而是一个包含知识、情感和能力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包含知识、情感和能力在内的综合性概念。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要具备一种知识、智慧,才有判断善恶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才知道因果利害及其行为的结果对他人与
3、社会的影响。同时还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信仰、愿望、热情和社会的同情心作为一种动力,促使个体自发、主动地去追求和表达“善”。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1 1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 仅仅拥有社会智慧和情感只能使道德停留在思想和情感层面,主体还必须使内在的、正确的思维和判断付诸行动,使道德行为外在地表现出来,才能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道德的实效性才得以体现。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2 2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杜威提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形成人格”。 他在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道德教育的含义很深,最重要的是
4、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个性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不如旁的教育,它一方面发展个性,养成知识、能力、感情,另一方面发展之后,还需要使社会的同情增加。” 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2 2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杜威极力批判道德教育就是教育人们遵从既定的规范,甚至变成所谓的自觉。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发展的德育目的,即发展坚强的意志力、卓越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因为人的鉴别力和判断力随着智慧的增长是不断发展的,而社会文明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对人们的要求也是变化的。 第二个层次是明智的德育目的。既然道德教育强调发展个人的智慧、情感和行为能力,尊重个体
5、自身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但是人总处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因此,这些品质的培养并不是感性的、随意的,而必须是理智的,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三个层次是民主的道德教育目的。杜威严厉批判传统教育目的的强制性,认为它只是无视个体的外在强迫,而在这种状态所谓的道德教育目的其实是强制个体循规蹈矩,毫无民主可言。人们拥有的更多的是遵守既定规范的意志和忍耐力,甚至把这种规范变成强制的“自觉”,而不是处理问题的智慧和能力。3 3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方法方法 如果“教师将一些抽象的道德规范,强加给不能全面理解其真正需要的儿童,把重
6、点放在矫正错误的行为而不是养成积极地习惯,”那么“这种道德教育是病理的”; “如果学校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应负责任,不参加实际社会生活,这种训练就是形式的”。 “只有儿童积极而明确地意识到他所从事的活动,才能按照他不得不做的工作立场来判断他的行为价值。”3 3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方法方法 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点:(1)营造真实的道德情境,培养个体的鉴别力与判断力;(2)培养个体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动道德”(3)培养具有行动力量的品格,积极实践道德(4)培养个体的社会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从儿
7、童参与社会生活出发。二二 杜威德育思想浅评杜威德育思想浅评1 1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之处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之处 第一,调和了理性主义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调和了理性主义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 杜威批判传统道德理论时直接指向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道德论,理性主义道德论偏重人体意志训练而轻视道德行为的养成。功利主义道德论与之相反,偏重个体外在行为而忽视其动机的善恶。杜威融合二者的优点,不仅重视个体的意志、动机,还强调了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第二,改变了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分离的传统观念改变了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分离的传统观念。 杜威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一针见血、具有颠覆性。传统德育观念认为对个体
8、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通过道德教学训练个体的道德行为,从而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或者认为个体的道德化是在教育过程中的自动展开等。二二 杜威德育思想浅评杜威德育思想浅评第三,确立了个体在德育中的地位。第三,确立了个体在德育中的地位。 传统德育观念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既定规范,不违反规定就是“善”,不顾德育的内在规律,否认道德学习的主体化。受教育者挣扎于“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之间,从而形成了“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而杜威意识到个体才是外在的道德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品格的最终决定因素。2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争议之处 第一,强调通过活动和实践中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来培养个体
9、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但是对缺乏社会经验及认知判断能力欠缺的儿童来说,若过分遵从其习惯养成的任意性,则会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杜威在批判专门开设道德教学进行道德知识说教和道德行为训练而忽视个体的自身体验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只有通过个体自身的体验获得的认知才有价值,外在道德知识的说教毫无用处。因此,他忽略了具体的道德生活中需要一定的道德认识来加以指导。二二 杜威德育思想浅评杜威德育思想浅评二二 杜威德育思想浅评杜威德育思想浅评第三,是关于道德价值标准问题。第三,是关于道德价值标准问题。 杜威强调每个个体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反对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强加给个人,因此,杜威不赞同
10、道德有绝对的价值标准,也就没有绝对的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戒律。 尊重个体的道德主体性应该提倡,但具有调节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功能的道德必定有其普遍性、客观性甚至绝对性的一面,如正义、责任、诚信等。三三 启示与借鉴意义启示与借鉴意义1对对“道德道德”的重新诠释的重新诠释 我们通常所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大多从个人的情感、愿望、非理性出发,给道德一种感情用事的伪善特色;且过分强调习惯和传统,把道德限于一些明确规定的行为规范。 在日趋民主和自由的现代社会里,更注重个体的社会智慧与行为能力。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道德教育的内涵也就需要重新解释,即一切能发展和提高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11、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 学校的德育应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而不仅仅停留在既定社会行为规范的外在输入。三三 启示与借鉴意义启示与借鉴意义2对对“道德人道德人”的重新审视的重新审视 从杜威德育思想里可以发现,杜威把“为了回避和避免惩罚,无条件地遵守各种规范的人”称为“无用的好人”,而杜威鄙视这种“无用的好人”。 在当今社会,高尚的道德并不仅仅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用无数既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更需要我们用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情感与能力去实践理性道德与责任,成为一个“有用”的高尚的“道德人”。三三 启示与借鉴意义启示与借鉴意义3.“道德共识道德共识”与价值多元的合理定位与价值多元的合理定位 人是一个具有意识、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相对独立个体。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道德主体性,包容不同价值观的差异,但同时,要警惕价值多元造成严重的“道德分化”。 多元的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道德共识”的基础上,弘扬社会道德主旋律,强化社会公德教育和守法教育,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