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docx





《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本活动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沿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结果讨论”这一线索层层推进,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催动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对探索如何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能手眼协调地顶起纸板,感知纸板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并
2、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支铅笔,每组两套试验板(一套在纸板重心和随意处点上各色小点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规则的图形;另一套是没有点子图形。 2、彩色铅笔、纸盒、油画棒、大记号笔 3、顶碟子、转碗的视屏 4、音乐:如在电影中 活动过程: 一、观看表演,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过杂技表演吗?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幼儿回答) 2、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杂技表演请你们来看。 (师放课件)老师组织幼儿观看“顶碟子”表演及“顶碗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3、师:杂技表演好看好看吗?今天老师也请小朋友来学杂技表演,我们来玩顶纸板。 二、幼儿尝
3、试顶纸板 1、教师出示两张纸板,告诉幼儿如何进行顶纸板活动。(用一个手指头顶画点的纸板,要求幼儿尝试顶纸板的各个点。再顶顶其他地方。接着顶没画圆点的纸板,并在能顶起纸板的位置上画上圈。 2、幼儿分组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讨论:你顶的是什么形状的纸板,你的手指顶在纸板的那个点上才能顶起来。 (分组讨论,与同伴交流,发现顶纸板的秘密:中心点) 师:顶起纸板的这个点叫重心点。 3、玩一玩哪种东西最容易顶纸板。 师:小朋友们顶得真棒,真像杂技小演员,那你们还想不想再表演呀。(师介绍游戏玩法)你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顶纸板的工具,请小朋友每样工具都去试一试,看一看哪样工具最好顶,轻轻的开始吧。
4、(幼儿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尝试用铅笔、油画棒、纸盒、记号笔顶纸板。玩一玩、比一比哪种东西最容易顶纸板。想一想为什么。) 师:玩一玩、比一比哪种东西最容易顶纸板。想一想为什么? 幼儿讨论相互交流经验。 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探索纸板只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其中心点不同。 2.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并积累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二、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磁铁、展示板等。 三、活动过程 (一)、以介绍材料让幼儿猜想,引发探究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圆形”,如果让你们用吸管顶起圆形纸片,你们猜猜能顶起来吗? (二)、幼儿初步
5、探究圆形顶纸板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点能顶起来的。 1.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根吸管和圆形纸片,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用吸管怎样能顶起圆形纸片?” 师:“圆形纸片的身上有好几个点,小朋友在每个点上都试一试,在能顶起来那个点的地方打做个记号,不能顶起来的点打做个记号。试好了,请你们写上自己的号数。” 2.幼儿操作探究圆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师:做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卡片送到黑板上,然后坐下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那个店能顶起来。 3.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都试成功了吗?吸管能将圆形纸片顶起来吗?吸管顶在几号点上圆形纸片能顶起来?还有其
6、他的点能将它顶起来吗?” 4.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教师:“原来,在圆形纸片上只有一个地方才能把圆形宝宝顶起来,而且这个地方就在圆形纸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迁移经验,幼儿探究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顶纸板的方法,再次感知发现纸板只有一个中心点能顶起来。 1.介绍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三角形、长方形纸片,如果也用吸管,你们猜猜能将它们顶起来吗?”“这两个形状上也有几个点,你们猜猜,在几号点能将纸片顶起来?看看中心点能不能顶起来?” 2.教师提出探究记录的要求:在纸片能顶起来的地方画个圆圈做个记号。 3.幼儿操作探究三角形、长方形顶纸板的方
7、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教师:“三角形、长方形纸片你们都试成功了吗?每个图形有几个地方能顶起来呢?在图形的哪个位置上吸管能顶起纸片?”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师:“像三角形、长方形这种规则的图形,只要找到它们都有一个中心点就能将纸片顶起来。” (四)、出示不规则的图形,提出问题,引发延伸活动探究。 教师:“是不是所有图形的中心点都能将纸片顶起来呢?老师今天还准备了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请你们试一试这些不规则图形的中心点能不能将纸片顶起来?请在能将纸片顶起来的点的那个地方,用笔画个小圆点做上记号!” 四、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中,投放几何图形和
8、不规则图形,幼儿继续探究顶纸板。 2.在后续活动中,继续探究顶纸板物体面的大小与顶纸板的关系。 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活动难点: 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活动准备: 轻音乐梁祝。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
9、分:欣赏杂技表演顶碗的图片。 1.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2.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二、基本部分: 1.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2.尝试用纸筒芯顶纸板。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 (2)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3)小结:我们
10、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3.还有那些东西可以顶试一试。(笔、尺子、杯子、吸管) 4.小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 5.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1)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2)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3)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6.探索那种材料容易顶 (1)猜测: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
11、,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 (2)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3)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 三、结束部分: 1.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瞧,这些五彩棒都为你们准备好了,孩子们,上场吧! 2.播放轻音乐梁祝,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
12、技表演,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 3.表演给其它小朋友看看。 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4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任何物体都有一个重心,而且只有一个重心,怎样把这个抽象的科学知识变成孩子能理解的、能亲身感知到的、触手可及的现象呢?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特点,我设计了顶纸板这一科学活动。顶纸板活动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是顶几何图形纸板,第二课时是顶不规则图形纸板,第三课时是探究支撑物接触面的大小与纸板之间的关系,本节活动是第一课时。 活动名称:科学顶纸板 (一)(物质与特质) 活动目标: 1、对探索顶起纸板感兴趣。 2、感知纸板只
13、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并积累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3、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重点: 探究顶几何图形纸板的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平稳的顶起几何图形纸板,在能顶起纸板的地方准确的做出标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看杂技顶碗 2、物质准备:18套规则图形纸板,18根新铅笔,18根记号笔,视频 活动过程: 1、欣赏顶碗杂技表演节目,引发幼儿尝试欲望。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杂技表演好不好呀?幼:好师:那老师现在先给小朋友们看下视频里的杂技演员是怎么表演的好不好?(播放视频) 师:表演结束了,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视频里的
14、杂技演员可以顶着碗那么久都不会掉下来。那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当一下杂技表演员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玩顶纸板的杂技表演。 2、引导幼儿初步探究顶圆形纸板的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能被顶起来得点。 引导语: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图形娃娃的纸板,请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圆形) (1)提出问题,幼儿猜想:如果用铅笔顶圆形纸板,能顶起来吗? (2)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要求。 引导语: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支新的铅笔和圆形纸板,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用铅笔能顶起纸板? 提出探究要求:你们看,圆形纸板的身上有好几个点,小朋友在每个点上都试一试,在能把纸板顶起来的那个点上画,试好了之后,请你们带
15、着你的圆形纸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幼儿操作探究顶圆形纸板的方法,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语:你们都成功了吗?铅笔能将圆形纸板顶起来吗?你是怎么顶的?吸管顶在哪个点上圆形纸板能被顶起来?其他的点能将它顶起来吗?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小结:原来,在圆形纸板上只能找到一个能把圆形宝宝顶起来的点,而且这个点就在圆形纸板的中心位置上。 3、迁移经验,幼儿探究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纸板的方法,再次感知发现纸板只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中心点。 (1)、介绍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引导语: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三角
16、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如果,也用铅笔顶,这些纸板有几个地方能被顶起来?在什么位置?请你们猜一猜,试一试吧! (2)、教师提出探究记录的要求:在能把纸板顶起来的地方用小圆点做个记号。做完之后再用笔顶到那个点上试一试验证一下你做的标记对不对,然后请你们带着你的纸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3)、幼儿探究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你们都试成功了吗?每个图形有几个地方能顶起来呢?在图形的哪个位置上铅笔能顶起纸板?你又是如何做标记的?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几何图形纸板平衡的经验。 4、出示不规则的图形,提出问题,引
17、发拓展活动。 刚才小朋友们都试了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知道它们都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那这个点就叫做它的中心点,那这个图形能被顶起来吗?请你们下次再试试看吧! 延伸活动: 在科学区投放几何图形引导幼儿继续探究顶纸板,探究顶纸板的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与顶纸板之间的关系。 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5 活动目标: 1、对探索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感知纸板只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并积累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3、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介绍材料导入活动,引发探究的兴趣。 师:“今天老
18、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娃娃,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圆形)” 二、幼儿初步探究圆形顶纸板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点能顶起来。 1、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教师:“如果用吸管顶圆形纸片,你们猜猜能顶起来吗?” 2、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1)教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根吸管和圆形纸片,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用吸管怎样能顶起圆形纸片?” (2)提出探究要求:“你们看,圆形纸片的身上有好几个点,小朋友在每一个点上都试一试,能顶起来的那个点用圈圈出来,做个记号,试好了,请你们写上自己的号数。” 3、幼儿操作探究圆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都试成功了吗
19、?吸管能将圆形纸片顶起来吗?吸管顶在那个点上圆形纸片能顶起来?还有其他的点能将它顶起来吗?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小结:原来,在圆形纸片上只有一个地方能把圆形顶起来,而且这个地方就在纸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迁移经验,幼儿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顶纸板的方法,再次感知发现纸板只有一个中心点能顶起来。 1、介绍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引导语: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如果也用吸管顶,这些纸板有几个地方能被顶起来?在什么位置?请你们猜一猜,试一试吧。 2、教师提出探究记录的要求:在纸片能顶起来的地方用小圆点做个记号。 3、幼儿操作探究三角
20、形、正方形、长方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你们都试成功了吗?每个图形有几个地方能顶起来呢?在图形的哪个位置上吸管能顶起纸板?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四、出示不规则的图形,提出问题,引发下次活动探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试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知道他们都有一个点能顶起来。那这些图形能顶起来吗?请你们下次再试试吧!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中,投放几何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继续探究顶纸板。 2、在后续活动中,继续探究顶纸板物体面的大小 大班科学顶纸板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
21、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获奖杂技节目顶碗VCD,轻音乐梁祝。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3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师:我们一一个精彩的节目吧。 播放获奖杂技表演顶碗VCD,幼儿观看。 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科学 纸板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