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http:/ PBL 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孙锦李梦梅李亚军宋晓红来源:中学生物学2015 年第12 期PBL 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合作探讨等方式来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PBL 教学法相对传统教学法而言,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PBL 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符合现代社会对问题解决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尽量创设条件采用PBL 教学法,在培养学生
2、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具体地将PBL 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笔者以“减数分裂”新授课为例进行了以下尝试。1 创新导入,激发疑惑常言道:“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课程导入环节对于一堂新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本次PBL 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将PBL 教学法渗透到导入环节中,获得了更加显著的效果。笔者首先通过PPT 展示一组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图片,图片中有森林中的老虎的一家三口、南极的企鹅母子、大小松树以及人类的一家三口。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问
3、题:“为什么所有物种的后代都跟亲代是同一物种?”学生回答:“是因为遗传。”紧接着,教师追问: “子代是如何从亲代获得遗传物质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是通过父方的精子和母方的卵子结合进行遗传的。”此时,笔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提出问题:“生物体除了通过精卵结合的方式繁殖以外,还有其他方式吗?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请大家课后去查阅资料。”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人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条?”学生回答:“46 条。 ”继续追问:“以我们人类自身为例,请同学们推测父母双方将染色体遗传给子代,子代能获得多少条染色体? ”学生很积极地回答道:“92 条。 ”然后,教师又提出问题:“那么事实上,人类每一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吗?学生回答:“一样,都是46 条。 ”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为什么事实的结果与推测不一样呢?既然子代同时遗传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但是为什么子代的体细胞染色体不等于父母染色体数目之和呢?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生物体是怎么保证子代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一样的呢?这一系列疑问冒了出来。2 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BL 教学法 高中生物 教学 中的 应用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