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精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精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精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程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苏联,1922.12.30-1991.12.21,苏联的主要领导人,1917-1924.1,1922-1953,1953-1964,1964-1982,1985-1991,演变 沙俄 1917年二月革命前 苏俄 1917年十月革命后,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 “非常政策”,内忧,外患,内容,评价,严峻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军事 :,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B、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外交 :,2、措施:,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1918.3),
2、1、背景:,2、目的,(1)直接目的:,战胜敌人,巩固政权,(2)主观目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列宁选集,(1)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许多措施超过了战时的限度,并非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途径,3、特点:军事和行政手段,排斥商品货币关系,4、评价,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自主阅读),1、原因 (1)战争破坏(1914-1918-1921) (2)自然灾害(1920-1921)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当 2、经济危机: 粮食危机,工业危机 3
3、、政治危机 农民暴动、工人抗议,水兵叛乱(?),三、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928年),1、原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2)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目的 (1)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2)向社会主义过渡 (3)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济基础,内容,政策,(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义),(按劳取酬),3、内容比较,(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固定粮食税,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租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公开 优质 教学 课件 精选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初期 探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