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pdf
《河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河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2021 年 8 月2 目 录一、医共体概述. 3 二、医共体外部管理体制. 3 (一)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 3 (二)明确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及成员单位职责. 4 (三)制定医共体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 6 三、医共体内部运行机制. 6 (一)组建医共体. 6 (二)明确医共体及其成员单位功能定位. 7 (三)制定医共体议事规则. 8 (四)设立医共体运营机构. 9 四、医共体能力建设. 11 (一)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1 (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3 (三)提升健康促进工作服务能力. 13 五、医共体配套支持政策. 14 (一)落实财
2、政保障政策. 14 (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14 (三)深化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15 (四)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15 (五)强化综合监管. 15 六、医共体信息化建设. 16 (一)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 16 (二)建设共享中心. 17 七、医共体考核评价机制. 17 (一)明确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 17 (二)健全医保基金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18 (三)细化医共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 18 3 一、医共体概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是由县级党委统筹、政府主导,根据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整合网格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由县级公立医
3、疗机构牵头,其他县级医疗机构(含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一体化管理组织,推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等统一管理,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医共体建设主体是县级党委和政府,县(市)委书记、县(市) 长是改革第一责任人,应坚持党委领导、 政府主导;核心是深化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供给效率,提高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使用效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的是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以治病
4、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二、医共体外部管理体制(一)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1. 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成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卫生健康、组织、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参加的紧4 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简称医管委,下同),作为县委、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医管委主任由县(市)委书记兼任,医管委下设办公室。2. 医管委办公室设在县级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由县级卫生健康委主任兼任,人员由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和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3. 医管委办公室承担医管委日常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医管委议定的
5、事项,提出完善医共体建设政策措施的建议,协调解决医共体建设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定期组织召开医管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负责对医共体的考核评价等工作。4. 制定政府、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以及医共体三方权责清单,厘清职责权限。(二)明确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及成员单位职责医管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政府办医职能。负责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医疗、医保、医药等法律法规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医共体建设的规划布局、投入保障、人事安排、政策制定、运行监管、考核评估和结果运用等工作。1. 卫生健康部门:落实区域卫生规划和医共体建设发展规划,推动各医共体及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负责监督指导医共
6、体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运行分析会;落实医共体内人事管理、资金分配和物资调配自主权限;督促指导医共体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医防融合,落实中西医并重,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5 提升;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2. 组织部门:指导医共体加强党的建设。3. 机构编制部门:出台适应医共体改革的人才编制管理政策,通过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保障医共体编制需求。4. 发展改革部门:统筹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与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编制,推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5. 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革补偿
7、机制,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将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资金统一拨付县域医共体,由县域医共体根据资金性质与用途统筹使用。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台医共体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推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全员目标年薪制。根据编制部门核准的医共体内员额数量或者备案数量,指导医共体各公共医疗机构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对公开招聘、人才引进、人员聘用等人事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备案, 核定薪酬标准、 职称评聘、 评优评先等指标。7. 医疗保障部门:推进对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强化总额预算管理, 建立结余留用、 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
8、约束机制;督促落实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依据价格管理权限,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强对纳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6 医疗费用的监督考核,规范医疗保障经办业务,依法查处违法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的行为。8.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参与医疗行业综合监管,承担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配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9. 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医管委相关要求,推动医共体建设。(三)制定医共体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医共体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一般包括总则、议事决策范围、议事决策原则和程序、议定事项执行与监督、附件等5 个部分。应体现以下内容: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医共
9、体建设政策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医共体建设重大事项;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会议由医管委办公室负责组织。遇特殊情况,由医管委主任提议,随时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三、医共体内部运行机制(一)组建医共体根据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组建13 个由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均含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下同)牵头,其他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原则上为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医养结合机构加入医共体。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法人资格不变,公立医疗机构的法7 定代表人可由牵头医疗机构负责人担
10、(兼)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全省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部署,成立医共体党委,充分发挥医共体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院长负责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选优配强医共体“一把手”、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二)明确医共体及其成员单位功能定位1. 医共体 :为辖区内居民提供覆盖生命全过程、满足健康生活需要、安全有效便捷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参保人员的各项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统筹做好政府投入资金、医保基金、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各类健康信息直报等工作。对县域“三所医院”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11、,错位发展,优势互补。2. 牵头医疗机构 :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向上转诊服务,统筹管理医共体内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医养结合等工作。通过人才、 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各成员单位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严格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和细化发热门诊病人接诊、筛查、留观、转诊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和要求,实现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县级中医、妇幼保健医疗机构要严格履行中医药服务、妇幼健康业务管理职责,加强对县域各医共体及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管理。8 3.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
12、疗、康复护理和转诊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传染病预检分诊、筛查转诊、健康监测,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及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等工作。4.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初级诊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和转诊等服务,按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关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及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等工作。5.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120急救中心、民营医疗机构等,按照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开展业务。疾控、妇幼、精
13、神卫生专职人员派驻医共体,帮助医共体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制定医共体议事规则医共体议事规则,一般包括总则、议事决策范围、议事决策原则和程序、议定事项执行与监督、附件等5个部分。应体现以下内容:1. 落实医共体党委领导下的总院长负责制,总院长负责定期召集成员单位负责人,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医共体业务工作和运营工作。2. 贯彻落实医共体党委会议决议的重点工作;讨论通过拟提交党委会议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9 度资金使用事项的方案;讨论决定职称评聘、 常规晋升晋级、人员招用解聘调动,以及招生培训、一线岗位人才引进等人才工作事项;讨论决定医共体内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其他需要
14、集体决策的事项。(四)设立医共体运营机构按照“精简高效、分工明确、协同联动、运行顺畅”的原则,采取责权利一体、人财物统一的合作模式,建立完善“县带乡、乡管村、县联省市”医疗协作机制,原则上可成立“一办六部” ,推行一体化管理、连续性服务,逐步实现标准、制度、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统一,让医共体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真正实现功能定位的“分”、提供连续医疗卫生服务的“合”。1. “一办”:党政办公室人员组成: 可由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党务工作人员组成。部门职责: 落实医共体党委中心工作,负责抓好医共体党建工作,贯彻执行医共体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决策事项,负责协调处理医共体日常
15、工作。2. “六部”(1)运营管理部人员组成: 可由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行政、人事、医疗、护理、康复、药学、院感、质控等相关人员组成。部门职责: 负责医共体内医疗业务一体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药品耗材保障、医养结合等工作。指导帮扶基层医10 疗卫生机构达标升级。制定成员单位绩效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落实县、乡、村三级分级诊疗病种目录。(2)健康促进部人员组成: 可由疾控、妇幼等专业机构派驻人员和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疾控科、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等组成。部门职责: 负责医共体内疾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妇幼健康、医防融合协调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健康促进等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紧密 型县域医共体 建设 操作 规范 手册 试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