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docx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 可读性强,易于记诵; 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 寓意深刻,实践性强; 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解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二、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三、教学创意: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
3、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五、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
4、。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程序: 教学版块之一:同学们进行读诵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参看课下解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解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
6、2分钟) (1)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板块之二:学生进行“发现体验”
7、(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
8、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
9、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
10、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 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 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 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教学版块之三:同学们进行“学法体验”(8分钟)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2、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3、
11、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 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壮举 移山传说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永不放弃 感天动地移山情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或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
12、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或智叟不智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或理想成现实 教学版块之四:师生小结后布置课后作业。(2分钟)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在家庭会议上 2、愚公智叟辩难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3、“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3、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课前我们已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下面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教师出示小黑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一厝朔东。()(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汝心之固。()(4)且焉置土石。)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小组朗读。 三、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教师导语: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
14、爸爸肯吗? 教师引导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学生讨论回答: 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5、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积累文言词语,诵读课文。 3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注解试译全文。 二、导入 从杞人忧天说起。列子一书,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御寇,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 3方法指导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工为主,有些文言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语来代替,如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和
16、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的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的影响原意的可省去。 四、小结 1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2通假字 汝之不惠 始一反焉 一厝朔东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 思考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课文,大致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二、研读分析 1同学自己细读课文,可分角色朗读。思考下面
17、问题。 (1)愚公之妻和智者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2)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3)愚公移山要而对哪些困难 (4)文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智对举,有什么深意 (5)讨论本文的寓意 2讨论归纳 提示: (1)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心的语气,并提出了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但并不反对移。而智叟则是讥笑和责难,阻止其移山。 (2)体现了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众人的拥护。 (3)两山非常大;人力有限;工具简陋,运土路途远 (4)愚-智- (5)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三、写法点评 1对
18、比:愚公-智者 京城氏之子-智者 2烘托:山之高大,运土路程远-移山不易;山神之惧,天帝之感-愚公决心之坚 四、学生质疑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读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感想?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正确翻译文言文。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
19、课时 一、引入 愚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一个知名人物,关于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个人物被人不断称颂? 二、作家作品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本文体裁是寓言。 三、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朗读录音。 2、积累文言词语 方: 仞(rn):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且: 面山: 惩(chng): 塞(s): 迂(y): 聚室而谋:。室, 汝: 毕力平险:毕, 指通豫南:指
20、, 汉阴: 杂然相许:杂然,许, 献疑: 以: 曾(cng):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常与“不”连用。 损: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 且: 焉: 置: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 荷(h): 夫: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叩, 箕畚(jbn): 孀(shung)妻: 遗男: 始: 龀(chn): 寒暑易节:。易,。节, 始一反焉:反, 四、翻译课文 1、翻译 第一遍翻译: 第二遍翻译: 五、课堂总结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先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解释,再逐字逐词正确翻译。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背诵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愚公移山 九年级 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