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工湿地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1.1 运行调度概述1.1.1 运行调度概述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调度主要由运行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控制水泵、风机、阀门等设施来实现。运行控制参数主要包括:1) 水量调整因湿地系统受外部影响较大,来水水量不稳定,甚至存在断水的情况。主要手段是通过调节、切换管路系统阀门开关等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2) 溶解氧量的调整其主要依据是湿地进水端水中溶解氧(DO)浓度,主要手段是曝气强度控制; 湿地进水溶解氧浓度宜2 mg/L3.0 mg/L,通过控制鼓风机的曝气量控制水中溶解氧浓度。3) 故障调度人工湿地系统主要故障包括:停电或断电、管线泵站故障、大火、暴雨洪水及突发污染事故
2、。1.1.2 操作规程每班巡检及运行调整调度员在日班时应对厂内的关键工段巡检,并查看仪表记录以及及时对运行进行调整。每班巡检应包括:1) 查看仪表数据记录 运行控制参数是否正常; 溶氧是否在2.0 mg/L至3.0 mg/L的幅度内; 出水水质是否达标。2) 感官巡检 进水色度、浊度判断; 进出水流量判断; 渠道淤积程度判断。故障调度对较长时间的计划性断电、停电,值班人员必须以书面形式向运行管理部门通报此次停电原因、时间、范围,运行管理部门根据此报告确定应对措施;对于主要设备突发性故障,值班人员在收到此信息后及时调整设备的投运组合,设备故障处理后应由设备动力部门维修人员及时填报故障设备修复通知
3、单,反馈到运行部,以便安排该设备的正常投运;暴雨时视水量大小打开系统应急旁路阀门,防止湿地被大水长时间淹没;遇高负荷事故排放,必要时系统停止运行,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记录记录表分为两种,即每日进行和每月进行。每日关键运行参数应及时填表,以产生月运行汇总表。 每月进行一次表格中应包括对系统可能的偏差趋势进行分析, 以便总结规律并适当作出调整。技术指标出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未处理水溢流率不高于10%。1.2 进水泵站运行维护(若有)1.2.1 操作规程启动前检查启动前检查工作包括: 吸水池水位,是否在允许开机水位以上; 水中有无可能影响水泵运行的杂物; 检查泵机是否安装正确,紧固件无松动,
4、电缆、接线盒正常,出水闸门(若有)是否关闭; 检查控制台(柜)开关位置,切换成手动控制状态。开机操作在启动前检查工作完毕后,启动格栅除污机和栅渣输送机,待运行正常后,可以启动水泵电机,缓慢开启出水闸阀,按工艺需要调节闸阀开启量,监视电压与电流是否处在合理幅度以内,若开机过程发现有任何不正常现象,不得开机或已开机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开机,但重新开机必须在出水闸阀关死、电机完全停止5分钟后,才可重新启动。重复启动仍然不成功,则应按设备故障报告。巡检吸水池水位、吸水池有无杂物,逐台检查工作机泵的运转声音、三相电压、电流、传感器湿度、温度、水泵出口压力、流量,检查控制柜,切换开关是
5、否设定在设定的自控或手控位置,机泵管道附属设备及机房、门窗是否正常。巡检频率为接班、交班各一次(增加交接班内容),交班巡检还包括设备、仪表、泵房及泵房周边责任区的卫生与维护工作。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并记录在记录表中,如吸水池有杂物应立即清理,若必须下池清理,通知运维部调人支援与监护,并应检查杂物来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再发生类似情况;如机泵运转声音不正常,要寻找原因,使其恢复正常;如机泵运行参数不正常则应调整与维护使其正常。当天气突变,例如暴雨即将来临,则应增加巡检,检查门、窗及采取必要的防水防雷措施。设备初次使用,设备经过检查、改造或长期停用后投入系统运行要增加巡检次数,即每120
6、分钟巡检一次。停机操作手动控制:检查吸水池水位是否达到停机水位,检查电机的湿度、温度是否在安全标准内,记录停机时的各项参数,关闭出水闸门,将切换开关切换至手动位置,按停机按钮,校核有关参数,当确认正确无误后,可以转入自动控制运行(如果水泵样本说明书对水泵操作规定与上述规程不同的应按样本说明书调整,下同)。维护保养泵房的维护保养任务分两部分:工艺设备、泵房及泵房周边的卫生责任区由操作人员负责,供电、控制设备及其线网由电工班负责,本节仅指操作人员责任内容。维护保养内容和频率闸阀:每月一次由长白班负责。检查阀杆密封情况,润滑点的润滑剂加注,若为电动闸阀则应检查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若长期不
7、动的闸阀应每月做启闭试验。缓闭止回阀,每月一次调试缓闭机构、加注润滑油。每班一次检查管道、闸阀、潜水泵吊装孔盖板、护栏、爬梯、支架等金属构件是否紧固、稳固,和采取稳固措施,若开始锈蚀则应采取除锈与防腐措施。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灯具。交班前要对管道、闸阀及其附属设备、电器控制柜柜面、泵房门窗、墙面、地坪和周围卫生责任区做一次卫生工作。并对电器控制柜的禁用挂牌复核,并保持位置准确。集水井的清理和频率每隔一年应对集水井进行清理和检查池体有无裂缝和腐蚀情况,若结构已经稳定,积泥和腐蚀并不严重可以适当延长清理周期。宜选择水量较小的时段组织清理,清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照明、通风和安全措施的准备,尽
8、量缩短停水时间和确保安全。当主机将集水池降至最低水位后,切断所有主机电源,放入小型移动式潜水泵继续抽水,同时用高压水枪冲淤和清洗池壁,需下池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要求”进行,要点是进行强制通风,在通风最不利点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及亏氧量,达到要求后才可下人,同时必须继续通风,强度可以适当减小,但不能停止,因为池内污物仍将释放有毒气体,要有人监护,下池工作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检查水池裂缝和腐蚀情况、检查管道、导轨和水泵接口腐蚀情况,若有必要则进行防腐处理。1.2.2 维护保养记录表维护记录表分为两种,即每班进行和每月及以上进行。每班进行的维护纪录与泵房巡检记录与交接班记录合一,
9、每月进行一次必须制表存档(包括大于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技术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质证书和经过安全教育成绩合格,才能单独操作,没有取得资质证书的学员,必须在有本岗位资质证书者指导下才可进行操作,指导者承担主要安全责任,上班前不准喝酒,上岗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严禁穿高跟鞋、裙子、留长辫子上岗,要保持泵房清洁、安全通道畅通。2) 外来人员未经同意不得入内,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泵房。3) 除非设计另有规定,必须关闭出水闸门后才能启动水泵,即无负荷情况下启动水泵,待水泵达到额定转速后,即电流回落后,再开启出水闸门转入正常运转;在停车前必须先缓慢关闭出水闸门,关死后再停止
10、水泵运行,防止产生水锤;应经常检查止回阀确保其正常,以防止突然停电时水泵倒转损坏水泵机构,止回阀宜用缓闭止回阀。4) 缺相运行(即三相电源损坏一相导致二相运行)损坏电机,防止电流过高烧坏电机,特别要注意水泵叶轮被纤维性杂质缠绕造成超负荷运行,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容易损坏电机。潜水泵潜入水中无法直接观察和接触,只能依靠仪器和声音来监视其运转情况,如果发现不正常应立刻停机检修,防止泵机进一步损坏,并按事故予案处理,降低事故影响。5) 暂停使用的潜水泵起吊前必须断开电源,防止漏电伤人,检查起吊用钢丝绳,其磨损量不得大于原直径的10%,且不准有断股,以免绳断伤人和损坏泵机。检查起吊泵机的导轨情况,确认无阻
11、碍能引导水泵。开始起吊时采用试吊(点吊),待潜水泵与接口脱开后转入正常起吊。停用的设备在配电柜上必须悬挂停用牌以免误接。恢复使用安装时应严格按产品说明要求进行,需要强调的是测试潜水电机的绝缘必须合格,以保证设备安全。所有的保护装置及仪表必须有效,不得疏漏。6) 应保持泵房空气流通,防止积聚有害气体,影响操作环境。7) 在清理吸水井等作业所排出的污水污泥,应及时运走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1.2.3 技术指标1) 水泵完好率95% 本月水泵完好率=(巡检水泵总台时数-巡检记录不能开泵的台时数)*100/ 巡检水泵总台时数。2) 泵房文明卫生合格率90% 本月泵房文明卫生合格率%=(巡检四项卫生
12、指标总次数-四项卫生指标不合格次数)*100/巡检卫生指标总次数。1.3 粗、细格栅运行与维护(若有)1.3.1 操作规程启动新的或重新投入使用的格栅前应检查: 格栅内无杂物; 润滑油及润滑油位; 格栅具备运行条件; 栅渣输送机和压渣机具备运行条件; 进出水闸门启闭灵活,密闭性满足要求; 电动和监控系统良好; 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正常,信息传输准确; 手动控制柜具备操作条件,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装置切换正常。 完成以上检查工作并确认无误后即可启动格栅投入运行,格栅启动步骤为:1) 点动电机,确定电机工作正常;2) 启动进水闸门开始进水;3) 启动格栅和除污机;4) 启动栅渣输送机;详细操作步骤由供
13、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格栅投入运行后的1小时内,应密切关注整机的工作状况,如发现任何异常的振动或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运行。 1.3.2 巡检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巡检工作包括: 机械设备润滑状况和润滑油油位; 电机变速器、传动构件的异常噪音、振动和紧固情况; 栅渣输送机和压榨机的运行状况; 格栅、除污机和栅渣输送器上有无死渣并清除; 栅前浮渣情况; 栅前栅后水位差; 机械除污机和栅渣输送机的工作频率调整; 依据实际情况对运行参数进行核对,如需投入新的格栅运行或减少格栅运行数量应与中心控制室联系。 巡检线路应依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巡检频率每4小时进行一次。进水水质
14、波动较大、设备运行不太正常和检修完成后,要适当增加巡检次数。 1.3.3 清(运)渣程序格栅除污机清理下来的栅渣,经栅渣输送机输送到渣斗中。 渣斗中栅渣达到80%设计容量时,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1.3.4 维护保养维护内容格栅的日常维护内如下: 格栅间及机械设备表面清洁工作; 格栅及栅渣输送器上死渣清除; 机械设备和电机润滑油的更换; 设备的紧固; 池底积泥清理; 渣斗的除锈和防腐; 栅渣输送机维护; 其它设备操作维护手册要求进行的内容。维护记录表操作人员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应按要求填写巡检记录表。1.3.5 安全技术检修除污机、人工清捞栅渣时,应停机进行并必须要有有效的监护。如有需要
15、进入狭小空间进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1.3.6 技术指标污水通过格栅前后的水位差应小于0.3米。1.4 鼓风机房的操作运行(若有)1.4.1 操作规程开机操作1) 启动前检查包括: 供电系统检查; 空气过滤系统检查; 冷却系统检查; 风机检查; 润滑系统检查; 自控系统检查; 保护系统检查; 管路闸门检查; 减振隔音系统检查。2) 启动操作: 按生物池要求的空气量或中控室的指令选择风机和开机数量; 启动风机; 立即执行巡检任务;具体启动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巡检日常巡检工作包括: 进风口和空气过滤器; 风机振动和噪音; 电机振动和噪音;
16、 风机的油温、油压、风压、风量;电机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参数; 冷却和润滑系统是否畅通、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根据曝气池的需要量调节风机的风量; 定期测量压缩空气中的含尘量等参数; 压缩空气管线是否有泄漏情况; 压缩空气管线支撑稳固情况。风机房巡检线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巡检频率为每4小时进行一次,当风量不正常或检修后应增加巡检频率。操作人员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应按要求填写巡检记录表。停机操作详细启动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1.4.2 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的内容日常维护内容如下: 机械设备和鼓风机房清洁工作; 通风廊道清洁; 清扫、调换空气过滤器的滤网和滤袋; 机械设备润滑
17、; 机械设备和管道支撑的紧固; 系统防腐和油漆; 其它设备操作维护手册要求进行的内容。维护保养记录表操作人员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应按要求填写维护记录表。1.4.3 安全技术1) 风机及水、油冷却系统发生突然停电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风机不发生故障;2) 必须在供给润滑油的情况下才能盘动联轴器。1.4.4 技术指标采用微孔曝气器时,空气含尘量应小于15mg/1000m3, 采用其它曝气器时,应按设计说明或设备样本要求的空气含尘量控制。 1.5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应由机电维护组电工专业人员进行。 1.5.1 高压配电装置运行维护运行前检查高压配电装置运行前应做相应的检查
18、: 检查柜内是否清洁; 检查一、二次配线,接线有无脱落,所有紧固螺钉和销钉有无松动; 检查各电气元件的整定值有无变动,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检查所有电气元件安装是否牢固,操作机构是否正确、可靠,各程序性动作是否准确无误; 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主要电器及操作机构,按其操作方式试验5次; 各继电器、指示仪表等二次元件的动作是否正确; 检查保护接地系统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验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待所有检验没有异常现象后,才能投入运行。对于手车式高压配电装置应将手车推到试验位置并锁紧,断路器手车可进行试验,试验无异常现象,可使断路器断开,解除锁紧,用蜗轮蜗杆将手车推进至工作位置并锁紧。详细操作规程由设备
19、供应商或总承包商根据各项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补充。 巡检高压配电装置日常寻检的主要方面包括: 高压开关柜的各项参数(电压、电流、断流容量)应在额定允许范围之内; 各连接点温度不超过700C; 各元件声音正常,瓷件无闪络放电现象; 仪表和信号指示准确无误。维护日常维护事项主要包括: 保持柜内清洁; 全部紧固螺钉和销钉紧固; 端子及其他部位紧固,确认无脱落现象; 检查柜中的电气开断元件等是否有温升过高烧伤接触面, 并予以更换; 调整油断路器主、副油筒中油标油面,高于或低于界线都将降低油断路器的开断能力; 所有开断元件的触点弹簧长期使用后,弹力可能减少,应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调整其压缩量,使其处于最佳工
20、作状态。1.5.2 电机控制柜电机控制柜是指将接于交流低压回路的电动机全套控制和保护设备(如自动开关、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信号灯等),按一定规格系统装配成标准化的单元组件。结构一般做成可抽出的抽屉形式,每台组件控制相应规格的一台电动机,将此标准的单元组件装成柜体,组成多回路电动机控制,可实现多台电动机的集中控制。运行前检查电机控制中心运行前的检查和试验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屏内是否清洁、无垢; 用手操作刀开关、组合开关、短路器等,不应有卡住或操作用力过大现象; 刀开关、短路器、熔断器等各部分应接触良好; 电器的辅助触点的通断是否符合要求; 短路器等主要电器的通断是否符合要求; 二次回路的接
21、线牢固、整齐; 仪表与互感器的变比及接线极性是否正确; 母线连接是否良好,其支持绝缘子、夹持件等附件是否安装牢固可靠; 保护电器的整定值是否符合要求,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是否正确,辅助电路各元件的接点是否符合要求; 保护接地系统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应有明显标记。表计和继电器等二次元件的动作是否准确无误; 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要求做耐压试验; 检查抽屉式结构的主开关,其机械联锁是否有效,电气联锁是否可靠。巡检日常巡检工作应特别注意柜的开断元件及母线等是否有温升过高或过烫、冒烟、异常的音响及不应有的放电等不正常现象。记录运行中的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运行参数。 维护日常维护应着重
22、于经常发生事故的部位,如绝缘破坏或老化、接触部分的烧损及导线连接处过热和线圈温升过高、控制回路接触不良或动作不准确、保护装置的特性不良、机械运动部分和操作机构的磨损和断裂。日常维护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保持柜内电器元件的干燥、清洁、防腐和油压; 清除尘埃和污物,包括导体、绝缘体; 对断开、闭合次数较多的断路器,应定期检查其主触点表面的烧损情况,并进行维修。断路器每经过一次短路电流,应及时对其触点等部位进行检修; 对于主接触器,特别是动作频繁的系统,应经常检查主触点表面,当发现触点严重烧损时,应及时更换,不能使用; 经常检查按扭是否操作灵活,其接点接触是否良好; 对于抽屉的一、二次接插件是否插接
23、可靠,抽屉式功能单元的抽出和插入是否灵活,有无卡住现象; 抽屉拉出时,应使接触器、断路器等断开,将抽屉退到试验位置,拔下二次插头,再将抽屉拉出柜外;1.5.3 电动机运行使用的监视与维护电动机运行使用过程中监视与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 电压波动不得太大。因为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电压波动对转矩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电压波动不得超过5%的范围; 三相电压不平衡不得太大。三相电压不平衡会引起电动机额外的发热。一般要求三相电压中任何一相电压与三相电压平均值之差不超过三相电压平均值的5%; 三相电流不平衡不得太大。当各相电流均未超过额定电流时,三相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电流平均值偏差不得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 湿地 系统 运行 维护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