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语文教案.docx





《《长城》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语文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长城语文教案长城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
2、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课前应多加以交流。 教学目标: 、认识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
3、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难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长城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资料,导入课题 、导入:同学们,提起长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过长城吗?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见解感受,自由交流。) 、引题: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同来感受这伟大的长城。(齐读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懂的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学
4、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3)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 (1)结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是字词、朗读、心得等) 二、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
5、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生字。(小组成员轮流读,相互纠正。) (2)我会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有的读,有的到小黑板上书写展示)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 长城建造的那个年代,一时间学生思绪万千 课内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pn xun bo li zh hu 2.比一比,再组词:婉( ) 凝 杖 魄 峭 蜿( ) 疑 仗 魂 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对祖国的
6、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板题:长城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中外游客赞誉,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它的伟大吧。 2、创设情境,放开品读 (1)由学生交流怎样进一步读书。教师围绕解说引导激发。 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 读中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飞扬雄伟壮观。 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 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二是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 相机抓住学生
7、的第一句朗读:在品味“站”“踏”“扶”中。 问: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读第二句:问:你面对的是什么?让学生走入情景,体会脚下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条石。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第三句,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 第四段:读出无比自豪 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练习: 读句子填空: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钱不到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 ”写出了长城的长;“多少
8、”和“长”说明 。 2.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不过几十公里”表示路程 ;“不过两三小时”表示时间 ;“不过是些篇作文嘛!”表示说话者认为写作文 。 你能用“不过”说一句话吗? 长城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设
9、计意图: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设计本课时,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0、,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 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 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1、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2学习会认的字。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 四、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小组学习,思考 1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 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
12、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六、课堂小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读(PPT
1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 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
14、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 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 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
15、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 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
16、,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 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
17、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长城语文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绍长城的知识; 2、了解对联的常识。 教学重点: 1、对联的常识; 2、说明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找学生介绍长城的知识。 2、找学生说说对对联的了解。 二、教师补充介绍有关长城和对联的知识;简介罗哲文。 三、出示目标 四、学习新知: 1、师范读对联。 2、生自读,师领读。 3、生再读,指生读。 4、课文分析
18、 长城赞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5、朗诵课文。 五、:对联常识。 六、作业:背诵课文。 长城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
19、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新词语。 3.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分段,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穿插于说明间抒发情感的句子,在感受长城伟大中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的赞叹之情。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情感。 1、出示长城图片,问:这是什么?谈谈自己对长城的了解。 2、你想进一步了解长城吗?板书:万里长城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观看课文配套录像,说说对长城有哪些新的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城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