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三篇】.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三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三篇】 雨点儿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本人整理了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雨点儿教案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93电81 一、教学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
2、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毛毛雨、 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 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
3、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挂图,学习课文 1、第一节: 1图一你看见了什么?看到雨点儿怎样?很小、很多多到怎样?数不清 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 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 创设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 4齐读第一节。 2、第二、三、四节 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找出大雨
4、点和小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 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好疑问语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小雨点读对话。 3、第五节 1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小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文,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 (配乐图三)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雨点儿教学设计教案 3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配乐图四:荒地有花有草) 4师: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4、(看
5、图三、图四)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话。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大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更绿了;小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五、作业布置:回家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12、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94电82 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
6、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雨点儿这篇课文,这节课继续,老师请这一行的同学一人读一段。再认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数不清云彩飘落(生认读) 2、出示生字。 (二)、学习生字 这些字你们在课文中已经认识,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拿出字卡老师读一个生字,你们找一个。 1、指名一组上台。找到领读,并贴黑板上。 2、生字“找朋友”(从12个生字中找,找字摆词,并领读) (三)、“我会读”生自由读课后三个句子,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均匀。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反馈
7、,再练写。 4、口头组词。 (五)、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 课余时间,请学生在家里的小花盆里栽花种草,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钩。 cai()shu()fan() 彩数方 chai()su()fang() 2、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五、作业布置:课间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板书设计:在田字格中写“方、半、巴”三个字。 七、课后反思:雨点儿教学设计教案 雨点儿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
8、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的关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说完谜语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小朋友,能很快地说出谜底。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谜底:雨) 对了,谜底就是雨。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毛毛雨、暴雨) 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板书课题:雨点儿)通过预习,小朋友们能不能找出这里有哪个字
9、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点)它的部首是“灬”。 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做儿化音。请大家跟我读,“雨点儿”。(借助手势:读完之后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要做到: (1)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把课文读通顺,要求词连读。 (3)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刚才,小朋友们按着老师的要求读完了课文,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这篇课文的主角儿是谁?(板书:小雨点、大雨点) 2、学习生字 (1)雨点儿到底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云彩
10、里,出示生字卡片“彩”)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个字?(水彩笔、彩色卡纸) (2)云彩又是在什么地方的?它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半空中,出示生字卡片“空”)你怎么记住它?(穴宝盖+工) (3)半空中的云彩越积越多,藏在云彩里的小水滴也越来越多。后来,它们就变成了雨点儿飘落下来。(出示生字卡片“飘”)看见“飘”字,你怎么记住它?(提示,风字边。风出来,空中飘。) (4)这么多的雨点儿,你数得过来吗?(数不过来)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数不清) (出示生字卡片“数”)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数学)“数学”的“数”读第四声sh,在课文里它读成sh,数不清。“数”是一个多音字。 (出示生字卡片“清”),你怎么记住
11、它?(氵+青) (5)(出示“问”)课文中,大雨点儿对小雨点儿说,“你要到哪里去?”这是小雨点儿对大雨点儿提出的问题。你怎么记住它?(门+口) (6)大雨点儿向大雨点儿提出问题,小雨点儿就要回答。(出示生字卡片“回”“答”) “回”字还能组什么词?(回去、回家、回来) (7)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大雨点儿的问题的?它要去哪儿?(小雨点儿回答,它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出示生字卡片“方”,提醒:在文中“地方”的“方”读轻声。) 小雨点儿说,它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板书:有花有草) 那大雨点儿呢?(板书:没有花没有草) 2、巩固生字 小朋友们真棒,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我们这篇课文要求掌握的11个生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点儿 三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三篇】 一年级 上册 语文 雨点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