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语文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水调歌头语文教案水调歌头语文教案1 设计思路 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 1、教学时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2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3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挖掘其深层内涵 教学方法 “真正的阅读是与话要能形成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
2、在学习过程中保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的情感据此,我指导学生走近、走进文本,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质疑法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维由于本文内涵的丰富性和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我采用多媒体引入了大量有关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感性领悟的氛围,为学生顺利解读文本作了有力的保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旷达的胸襟和美好的祝愿将古诗词拓展到现实生活,深刻领悟词中的感情能初步鉴赏品评名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
3、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 flsh配乐朗读,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欣赏美仑美奂的月亮图“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配明月几时有的轻柔笛音乐曲(为营造典雅的气氛作准备,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学习氛围中) 2、古往今来,明月牵动了多少文人雅客的情思,我们信口就可以拈来几句下面请大家背诵几句吧,让我们共同欣赏文人骚客钟爱的“月亮”这些诗句,诗人常通过月亮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 (教师的一句话
4、就可以激起学生诗情的波浪结合旧知导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联系旧知识,起到了对比理解、融合贯通的效果) 二、倾听作品,整体感知 1、欣赏课文的音画朗读,说说听完朗读后的总体感受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文章的flash朗读兼具美丽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对于学生读准字音进入情境非常有效) 2.、ppt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及其风格 3、关于宋词的基本常识,学生简析这首词的结构 三、反复诵读,走进诗词 、听配乐范读,学生小声跟读,读准字音 2、全体同学模仿
5、配乐范读有感情大声跟读,要求读出节奏与韵律来 3自由朗读体验,并请个别学生展示朗读,集体评议 (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以及投影这首词的内容) 4、老师读小序,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先跟读,后自由诵读再请几名学生朗读,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听读、评议,然后集体朗读在这基础上,让学生配乐朗读明月几时有这首乐曲节奏舒缓而有力,正好适宜这首诗的基调,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诗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诗奠定良好的基础) 5、这首著名的中秋词中,苏轼借吟咏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课堂上抛出一个主问题来带动学生对全篇进行
6、质疑、分析、探讨,即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而不是象从前一样用一个个琐碎的问题来牵着学生鼻子走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在探讨文意之初就抛出主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同时又统领全文的教学活动) (1)学生探讨交流: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中秋,目的是“兼怀子由”苏轼借月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 (2)苏轼为何在这时会怀念他的弟弟呢? 学生讨论并展示显示搜集到的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
7、足情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这足以证明他们兄弟情深他们的书信往来也是非常频繁的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而苏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有130首 (3)品读词句,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到表现苏轼怀念子由,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 学生自由朗读,并勾画表达思念的语句,自由回答,发表观点教师点拔追问) 语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4)、小结:通过对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这首词中紧紧围绕月亮,借助月亮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虽然,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
8、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6、苏轼写这一首词难道只是为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吗? (这一问题的设计紧紧承接上一问题,层层推进,探寻作品的深层涵义) (1)学生探词索句发现:从小序“兼怀子由”中的“兼”字看出苏轼写这首词还有其他目的 (2)苏轼还有什么目的呢?月亮在词中还代表什么呢?让我们先来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 (多媒体显示背景资料) 从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所以说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3)朗读上片,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联系背景,思考文中月亮代指什么?可以先结合解释翻
9、译上片再思考 学生交流明确:“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都是在写月亮月亮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的含义,代指朝廷 (4)让学生把“朝廷”代进上片,重新说说这段的意思 学生自由表述: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时候?我想乘风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5)苏轼想回到朝廷吗?朝廷又如何呢?寒冷应如何理解呢?回到朝廷做官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讨论明确: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怀念和失意 (6)“何似在人间?”这句中“人间”作何理解?这句词读出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学生:虽然政
10、治失意,但对生活的热爱依旧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官位要职,在自己贬官的卑微职位上,尽心尽责,造福一方百姓 四、品味诗歌,体会情感 1、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自主诵读体会之后再讨论回答) (现代的诗词教学中,背诵理解是基础,赏析诗句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要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生1:乘着酒兴,他举杯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人与天对话,想像大胆奇特 学生2:“把酒”“归去”“弄清影”几个词语同样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气派想象着端着酒杯在月下舞蹈,无拘无束,感情奔放豪迈 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
11、好祝愿的句子,并作分析 3、小结: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在前面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归纳) 4、学生再次朗读全词,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语气和语调 五、情境说话,能力迁移 (创设生活情境,既能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检测对诗句理解程度)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引用这首词中哪一句祝福? 2、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怎么说? 3、诗中哪一句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对话诗人,情感升华 (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老师与学生融洽交流体验,很好
12、起到了“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加深体验) 1、用心聆听王菲歌曲但愿人长久,你想到了什么?你似乎看到怎样的画面?(再次回到诗词的意境之中,情感再现) 2、读完这首词,你有何启示?(学生结合自身体会,谈出一种感受即可) 3、如果你通过时间旅行,回到宋朝,站在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4(望月的曲声渐起,“望着月亮的时候,就想起你、“婉转而感染人的乐曲,将对作品的理解感知,上升到了对人生境界的理解) 老师诵读:(投影)你,从遥远的北宋走来,衣袂飘飘,把酒问月你留给我们的何止是这几个名句呢?你像我们一样刻苦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但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你也买了房子“只影自
13、怜,命寄江湖之上”,却又“惊魂未定,梦游缧绁(lixi)之中”你也娶了妻子,可是刚至而立之年,又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你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你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有人这样总结你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学生集体诵读: 啊,苏东坡,你的一生比之常人,有太多太多不幸,可是你却能以你广阔、博大的胸怀一一化解,为后世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 七、内容迁移和写作实践 1、将水调歌头改成现代诗歌 2、课后随笔我眼中的苏轼 3、阅读苏轼的念奴
14、娇?赤璧怀古赤璧赋 (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让其自主选择,关注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培养生语文素养服务) 教学反思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超越工具理性,让阅读成为自由的梦?新课改探索了多年,这些问题,依旧困扰着每一个语文老师,本篇教案,试图突破传统的以知识本位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把文本仅仅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个载本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注重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拓展学习空间,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等方面努力作出尝试 回顾备课过程,我想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以自己研读教材的体验作为设计教学的立足点、出发点,而非一味地
15、依赖教参、教案在查阅、钻研教学参考资料上不能替代自己对文本的独立钻研,有了对文本独立钻研,才会知道教材最动人的是什么,理解上最困难的是什么,能够开发进行的能力训练是什么教师钻研教材的过程,往往就是教学方案形成的过程所以我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求自己撷取该词的精华,深刻透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实质及其表达形式,力求创新,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自己的收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 水调歌头语文教案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诵读古代诗文,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本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
16、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领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总目标以及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目标的相关内容阐述和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中对此课的教学重点提示。 1、原有知识状况;学生在初一一年额初二上学期已经接触了的唐诗宋词,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习需要;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并列的三座高峰,作为宋一代文学的代表,学生对宋词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苏轼是北宋最伟大的文学家,学生对苏轼的宋词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渴望对其有更深的认识。 3、学习风格;自主,合作,探究。 文学常识介绍 对词的相
17、关内容的介绍 对词人苏轼的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深入理解。 一普适性目标: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行为目标:1、能通过听这首词的录音,认真体味这首词的意境 2能通过想象这首词的图景,联系中秋节的氛围感受词人的心境。 3能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把握感悟意境。 二普适性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行为目标:1、能够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 2、能通过学习完这首词以后发挥自己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续写一片小作文。 三普适性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18、 行为目标:用自己的话表述的认识呢个态度,和自己在学完这首词以后的心理变化。 : 重点:理解词的意境,把握的思想感情。 难点: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两课时 收音机,朗读带,多媒体(在有条件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牙或者是在多媒体上放一张月亮的幻灯片,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 接下来老师播放这首词的录音带,联系当时的情景和的身份让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自由谈论。 二揭示知识 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
19、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引动乡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它传送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它安慰游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啊,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这首词是苏轼在仕途失意的一个中秋之夜写下的。(给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讲授知识 (一)文学常识介绍; 1,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词:又叫长短句,也有的
20、又叫“曲子词”、“乐府”等、词是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 曲牌: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 阕:是词的段落,也叫片。分两段的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另外词的一首不分段的也称一阕。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序:是交待了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 2、对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的简单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21、”。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二)内容解析 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把酒:端起酒杯 该句是化用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何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反映了他内的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高处不
22、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归去:这里是指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指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是一个千古称颂的动词 这时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地上的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朱:红色,正红色 绮户:雕花的窗户 这里既写月,又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它跟人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
23、但词人很快不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自解自叹了。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情自古以来难得圆全。词人言下之意就是说,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词人希望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这样就可以做到“不应有恨了”。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是积极乐观的。 (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1、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上阙:望月(写景)情景 下阙:怀人(抒情)交融 2、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24、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4、哪些地方用到了想象?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 联想:由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叫联想 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叫想象。 5、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第二课时; (三)深入理解(学生自由发挥)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
25、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苦闷,忧伤,惆怅,难过等 (2)、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矛盾,害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
26、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四)品味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2、配乐朗读,品味意境。 1、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
27、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放两张艺术性强的幻灯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去想象图画。 在运用联想和想象之前前弄清楚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珍珠,月亮,地球,洋葱,鱼目等等) (猴子捞月,登天计划,天空等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对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苏轼这位大文学家也有更深的认识。掌握了想象和联想的艺术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欣赏这首词美感的同时体会到了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
28、,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最后给大家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以合作) 3、根据下文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100字左右)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皎洁的明月,思绪万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上阙:望月(写景)情景 下阙:怀人(抒情)交融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水调歌头语文教案3 一、导入 1、齐背渔家傲。 2、月,是一个充满感情和感动的意象,借月抒情的诗很多,你能说出几句吗?
29、参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
30、得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与此同时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三、诵读 1、听范读,并进行朗读指导。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初步感知,理解诗意 1、解题: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2、结合解释,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翻译全词 参考: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
31、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五、赏析语句 (一)序言 提问:从词的序言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中秋”是作词的时间,“兼怀子由”是作词的目的。 (二)赏析词句 1、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 明确: 上阙: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 下阙: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2、在词作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3、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 把酒问月,引出思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因思念而难以成眠。 “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 “但愿人长
32、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渴望团圆。 4、除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词人还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联系背景: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 明确: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5、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他政治上的失意?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 6、那是不是要远离官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不是,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思念和失意。 六、拓展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3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词。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轼 亲人思念 政治失意 水调歌头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常识;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探寻人生哲理学习超然豁达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 4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词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学法引导: 了解背景想象意境感悟思想深情诵读探寻哲理 学习过程
34、自主学习 一、收集信息:苏轼重要经历、写作背景。 二、自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下列词语及句子: 宫阙(que) 绮户(qi ) 朱阁(ge ) _婵娟(chan) 琼楼(qiong) 不胜寒(sheng)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总结阅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品读文章(揣摩语句、想象意境体、会的心情)。 有感情诵读两遍,然后在组内展示比读,评出朗读最有韵味,最有感情的一位同学在全班展示。 四、心灵体验转变角色、走进情境、感悟思想:以苏轼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叙述此情此景交流读书心得: 展示交流 一、播放春江花月夜曲,学生展示读:学生单人配乐朗读,
35、学生点评,教师点拨(语速,语调,重音)。 男生配乐读上阙,女生配乐读下阙。 二、由背景介绍到文章解析: 1、以苏轼自述的方式有感情地描述情景 2、解释重点词义: 达旦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3、概括词主要内容,从词句中探寻思想感情。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5、背诵此篇 三、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最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光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寄托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当你在一个恬静的夜晚,仰望明月,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放
36、飞思维、以“月亮”为话题进行作品展示: 借月抒怀的诗篇 借月抒怀的歌曲 画一幅画,体现一种意境 说一段优美有哲理的话体现一种思想 四、学习心得: 清堂巩固 默写水调歌头 精彩语句的赏析 水调歌头语文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诵读古代诗文,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本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领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总目标以及第四学段(7-9年级)
37、阅读目标的相关内容阐述和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中对此课的教学重点提示。 二、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中兴趣学习观、主体性学习观以及启发性学习原则。 三、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课程
38、目标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依据:根据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人本主义学习观。 (三)课堂结构 趣味导入诵读感知深入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延伸熟读背诵,合作配图 (四)教具 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在有条件下)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趣味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牙,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 接下来老师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想
39、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老师给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依据:根据启发性原则和兴趣学习观。 (二)诵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2、听录音朗读。 3、抽读、齐读,初步体会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4、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5、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后再齐读全首词。 依据:根据诗词学习规律和注重整体阅读的要求。 (三)深入理解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
40、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2)、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
41、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的心理变化历程。 依据:根据循序渐进原则和建构主义学习观。 (四)品味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2、配乐朗读,品味意境。 依据:根据诗词学习特点和课程目标的有关要求。 (五)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1、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激励性原则。 (六)在合唱歌曲真心英雄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与同学合作)。第 33 页 共 3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