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中班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中班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 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
2、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 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 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
3、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 “补牢”呢?及时补救 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
4、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习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亡羊补牢 中班 寓言故事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