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回延安》.docx
《语文教案:《回延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回延安》.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语文教案:回延安语文教案:回延安1 教学重点: 领略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1、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体会诗中修辞方法的表现力。 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 3、能说出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要求: 领略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组织学生谈自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亲身感受。 2、介绍“信天游”的基本特点: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3、介绍写作背景,领会对延安的真挚感情,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二
2、、诵读欣赏,理解意境 1、组织学生自由地散读全诗,将诗分成五部分。 2、看课文,听配乐诗朗诵,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及诗的重音部分。 3、指名学生朗读,并组织其他学生评价。 三、质疑精读,赏析诗歌 1、组织学生诗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质疑,其他学生答疑,教师从旁点拨。 2、组织学生查找有关本诗的鉴赏资料,结合课文的批注感悟品味欣赏,为这首诗的一个章节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3、师生归纳本诗语言特点:着眼于抒情;学习和借鉴陕北信天游的格式;语言的口语化、适当的地方化。 四、课后学习 上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语文教案:回延安2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3、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过程 1指名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信天游”。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体会诗中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作用及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参看解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2走近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
4、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 诗人说:“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延安 语文教案 延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