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pdf
《探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薛源摘 要 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以后浇带的主要作用为切入点,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研究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有效措施。关键词 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TU75 A 2095-6363(2017)16-0204-01 后浇带在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出现有害裂缝,是主体结構中取消变形缝的有效措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等行业规范中对于后浇带的设置有明确规定,通常位于墙、基础底板、梁等指定位置,遵循“抗放兼施,先放后抗”的基本设计原则,其宽度为800
2、mm 1 200mm左右,为混凝土收缩变形预留足够空间,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1 工程案例某工程项目总面积约为58 601.95m?,地下室采用无梁式底板及顶板,其中底板厚度 300mm ,顶板厚度 180mm ,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在地下室顶板、底板及壁板部位均设置后浇带,宽度设计为1 000mm 。由于该工程中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后浇带施工部位分布密集钢筋,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处理复杂,必须设置止水钢板,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4400 钢板止水带。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施工,科学组织施工部署,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2 后浇带主要作用分析1)解决沉降差。建筑工程主塔楼与裙房基础设计为整体,
3、但具体施工时由于二者之间高差较大,进而导致不均匀沉降差,或者地基条件差异也会出现结构不均匀沉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通过后浇带施工将其划分为两部分,待主体工程施工结束, 50% 以上的沉降量已经完成,随后再进行连接部分混凝土灌注,实现二者之间有效衔接,保证工程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常见的后浇带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以及企口缝,接缝方式不同,其适用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应充分掌握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具体要求,设计相应的后浇带类型。2)降低温度收缩影响。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属性,在温度因素影响下导致收缩变形,形成细微裂缝,随着不断发展扩大,将会降低工程结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
4、之后,其硬结收缩现象持续时间为 12 个月,在此期间受温度因素作用,混凝土结构内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出现温度应力,而混凝土结构所能承担的抗拉强度具有一定范围,温度应力过大时则会出现有害裂缝。因此,为避免此类危害,科学控制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设置后浇带,形成临时施工缝,为混凝土收缩变形预留足够空间,合理控制收缩应力。后浇带保留时间由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通常不少于 1 个月,确保大部分收缩变形已经完成之后才能拆除。3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前期准备阶段。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预留后浇带位置,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设置钢丝网及方木,正式施工时可
5、将其拆除。同时验收结构内部钢筋,若存在锈蚀现象,及时采取相应的清除措施,同时将弯曲钢筋调直。为保证后浇带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处理新旧混凝土接缝面部位,避免接缝处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渗漏现象。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接缝处理方式,常见的有以下3 种:( 1)高压水射法,主要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处理,将接缝部位松动的混凝土块清除,适当洒水湿润,此类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粘结面强度;(2)喷砂法,喷射一定粒度的砂子,提升接缝面的粗糙程度,进而优化粘结能力,喷砂粒径通常为1.0mm 、1.2mm 、1.4mm等;( 3)人工凿毛法,组织施工人员对接缝面进行凿毛处理,获取相应的粗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析 建筑工程 后浇带 施工 技术 质量 控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