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考试2012年案例真题解答贾生元博客.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评师考试2012年案例真题解答贾生元博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师考试2012年案例真题解答贾生元博客.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 年电解铜案例题解答2012 年考试结束后, 没有考生就此题发表过解答要点。近日本人试着答了一下。做后发现此题难度不大,而且发现既往工业类考题的难度远比生态类的要小。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放弃做答工业类的考题。对于本题的答案有错误或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8.0 103t/a,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序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见图2-1 。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 2-2。工业园区建筑物高约10m-20m 。图 2-1 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图图 2-2 粗化
2、固化工段水平衡图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15m 。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一级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问题: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1)混合处理不符合废水“ 分类分质 ” 处理的原则。(2)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含有重金属Cu、Zn,应在其车间处理达标;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pH 值不稳定, 应予中和预处理;一级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Cu、Zn、Cr 重金属, 应在车间处理达标。2.计算表面
3、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1)根据题意,重复用水量=8+20.4=28.4 (m3/h)(2)用水总量 =新鲜水量 +重复用水量 =15.6+28.4=44.0(m3/h)(3)重复利用率 =重复利用量 /用水总量 100%= 重复利用量 /(新鲜水量 +重复利用量) 100%=28.4/44.0 100%=64.5% 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1)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本项目为SO2)(2)排气筒高度及周边半径200m 范围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本项目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5m,而园区建设物高度在10-20m ,排气筒高度达不到应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5m 的
4、要求)(3)排放浓度(4)排放速率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1)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2)废树指(3)污水处理站的污泥2012 年铅酸蓄电池案例题解答2012 年考试结束后, 没有考生针对此题发表过意见。最近本人试着做答了一下,其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由于格式原因,有些上标或下标无法以规范的形式表示。特表示歉意),欢迎批评和提出意见或建议上。总体感觉此题难度并不大,因此,建议考生不要轻意放弃工业类考题。(2012 年考题):某铅酸蓄电池企业拟对现有两条生产能力均为25 万千伏安时 /年的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 )实施改扩建工程。现有工程生产工艺废水经混凝沉淀处
5、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地面冲洗水、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排水等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 “ 旋风 +水喷淋 ” 或布袋除尘处理含铅废气,采用碱液喷淋洗涤处理硫酸雾。制板栅工段的铅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结果见表3-1 。表 3-1 现有工程生产线制板槽工段含铅废气监测结果工段风量( m3/h )初始浓度( mg/m3)排放浓度( mg/m3)排气筒制板槽4.0 1044.260.34H=15m改扩建方案为:保留一条生产线。拆除另一条生产线中的熔铅、制粉、制铅膏、制板栅、涂板、化成、切片等前段工序,将其配组总装工序生产能力扩大为50 万千伏安时 /年。图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6、放标准(GB16297-1996 )铅排放浓度限值0.70mg/m3,排气筒高15m 时排放速率限值 0.004kg/h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铅排放浓度限值0.10mg/m3。问题:1.分析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1)工艺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排入污水处理厂不可行。仅混凝沉淀处理难以使重金属铅达标。(2)地面冲洗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可行。因车间地面冲洗水中会含有铅。(3)采用 “ 旋风 +水喷淋 ” 或布袋除尘中的“ 旋风 +水喷淋 ” 除尘不可行。因其处理效率低,不能保证达标。(4)制板槽工段含铅废气排放速率不达标。根据表列中的数据计算,其排
7、放速率为0.0136kg/h ,大于排放标准 0.004kg/h的要求。2.说明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焦点。(1)既有工程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确定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2)既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3)技改工程内容及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污染源及强度、污染物排放方式等;(4)技改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 增产减污 ” 、“ 以新带老 ” 情况;(5)“ 三本帐 ” 的核算;(6)技改后工程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3.指出生产工艺流程图中W2 和 G7 的主要污染物。(1)W2 主要污染物为:pH、SS、COD 、Pb、LAS 。(2)G7 主要污染物为:铅尘、硫酸雾4.通过计算,评价保留的生产线
8、制板栅工段铅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确定技改后制板栅工段铅尘的最小去除率。(1)根据表列,其铅尘排放浓度为0.34mg/m3,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限值0.70mg/m3,满足要求;铅尘排放速率为:4.0 104m3/h 0.34mg/m3 10-6=0.0136kg/h 大于排气筒15m 时的排放速率限值0.004kg/h ,不满足要求。因此,该工段铅尘的排放不达标。(3)最小去除率应为:2012 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第四题矿山采选应朋友与学员的要求,试着做答。一家之见,个人观点,定有不妥或错误之处。只是与大家讨论一下,欢迎提意见和建议。某拟建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黄铜矿。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
9、山丘陵,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 ,且年内分配不均。矿山所在区域赋存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赋存于沟谷两侧的殘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地下水水量贫乏,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岩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拟定的矿山开采方案如下:1. 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5000t/d 。2. 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50.3hm2,坑底标高 -192m ,坑口标高72m。采坑废石和矿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3. 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
10、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 硫精矿产品, 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 )的形式, 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km外的尾矿库,尾矿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4. 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25.9 hm2, 总库容 1400104m3, 设拦挡坝、 废水调节库 (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5. 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6km 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9 hm2,总库容 3131104m3,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优先经回水泵站回用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问题:1. 指出影响采坑废
11、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减少产生量的具体措施。(1)降雨及地表径流水汇入量;开采对千枚岩的破坏程度及基岩裂隙水涌出量,这与矿区开采时序或方式、开采面积、开采深度等有较大的关系。(2)采区外围设置截(排)水沟或防洪沟;采区“ 先探后采 ” ,划定禁采区,设置防止突水(或涌水)的维护带。2. 给出废石场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法。(1)PH、SS、铜、铁、硫化物,以及铅、锌、铬、镉、汞等其他重金属。(2)工程在废石场设置了废水调节库和废水处理站,均应做好防渗处理,废水可经中和、化学络合沉淀(或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选矿厂,或经监测达标后回用于采场内降尘、绿化,尽量少排或不排入附近地表
12、水体。3. 针对尾矿输送环节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选用优质管材;(2)设置备用输送管道;(3)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带;(4)避开山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5)加强巡查,必要时设置远程监控系统;(6)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发生泄漏事故时,及时启动。4. 给出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污染监控监测点布设要求。(1)上游设置背景监测井(孔)(2)在废石场及废水调节库的下游设置污染观测井(孔),并设置扩散监控井(孔)。2012 年案例考试第五题(公路)解答应朋友和部分学员要求试着做了一下,定有不当之处,只是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朋友们多提意见。某地拟对现有一条三级公路进
13、行改扩建。现有公路全长82.0km ,所在地区为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约40% ,沿线分布有旱地、人工林、 灌木林、 草地和其他用地。公路沿线两侧200m 范围内有A 镇、10 个村庄和2 所小学 (B小学和 C 小学) 。 A 镇现有房屋结构为平房,沿公路分布在公路两侧300m 长度的范围内, 房屋距公路红线10.0-20.0m不等; B 小学位于公路一侧,有两排4 栋与公路平行的平房教室,临路第一排教室与公路之间无阻挡物,距公路红线 45.0m ,受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公路沿途有1 座中型桥和5 座小型桥。中型桥跨越X 河,桥址下游1.0 公里处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改扩建工程拟将现有公路改扩
14、建为一级公路,基本沿现有公路单侧或双侧拓宽,局部改移路段累计长约8.2km ,改扩建后公路全长78.0km ,路基平均高度0.5m ,其中,考虑到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改扩建公路不再穿行A 镇,改为从 A 镇外侧绕行;在途经B 小学路段,为不占用基本农田,公路向小学一侧拓宽,路基平均高度0.3m;拟在跨 X河中型桥原址上游800m 处新建一座跨越X 河的中型桥,替代现有跨河桥。问题:1. 给出 B 小学声环境现状监测要点。(1)在 B 小学第一排和第二排教室前1m ,高度 1.2m 处分别设监测点;(2)应连续监测两天,24 小时进行监测,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20min ;(3)测量时避开其他噪声源
15、及天气环境的干扰;(4)分别监测昼间和夜间的LeqdB(A) ;(除 LeqdB(A) 外,写上L10、L50、L90、Lmax 和 Lmin 也无所谓。但不是重点,因为有时是监测的,但并无相应的评价标准)。(5)在公路红线处设一监测点,监测现状噪声源,并记录车型及车流量。2.为评价改扩建工程对A 镇声环境影响,需要调查哪些基本内容?(一) A 镇情况:(1)A 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包括环评在内的审查意见、批复时间及要求),给出镇规划布局图;明确公路绕行 A 镇段是否符合城镇规划。(2)调查公路在A 镇绕行段沿线环境功能及地形特征等环境现状,明确是否涉及重要生态或声环境保护目标。(3)调查绕行
16、A 镇的路段与A 镇规划范围内相关房屋建筑的方位、距离、房屋功能、结构、朝向等;(二)工程情况(1)调查在绕行段工程基本情况,包括路基宽度、路面结构、路基高度、设计不同时段的车流量等情况;(2)调查是否还有支线等其他配套或辅助工程等,调查其噪声源情况。3.为了解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的类型和物种构成,哪些植被类型需要进行样方调查?(1)灌木林、草地;(2)其他用地中的自然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4.跨越 X 河的新的中型桥梁设计应采取哪些环保工程措施。(1)设置防撞护栏(2)设置桥面径流或事故水收集系统,或设置挡流板、导流槽。(3)设置事故池2012 年案例考试第六题(水利类)解答朋友发来的试题,应一些
17、学员和朋友的要求,抽时间试着做了一下,不能确保正确,只是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一下。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 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 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108m3,坝高 40m,回水长度12km ,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 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 河在坝址下游12 公里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评师 考试 2012 案例 题解 答贾生元 博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