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3.pdf
《2022年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3.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引论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 ,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2 管态:当执行操作系统程序时,处理机所处的状态3 目态:当执行普通用户程序时,处理机所处的状态。4 多道程序设计:在这种设计技术下,内存中能同时存放多道程序,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交替的执行。这些作业共享 CPU 和系统中的其他资源。5 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它是宏观上的概念。6 并行: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时刻同时执行的情况。7 吞吐量: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计算机所能完成的总工作量。8 分时:就是对时间的共享。在
2、分时系统中,分时主要是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 时间的共享。9 实时:表示“及时”或“既时”。10 系统调用:是用户在程序中能以“函数调用”形式调用的、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子功能的集合。每一个子功能称作一条系统调用命令。它是操作系统对外的接口,是用户级程序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11特权指令: 指指令系统中这样一些指令,如启动设备指令、 设置时钟指令、 中断屏蔽指令和清内存指令,这些指令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12 命令解释程序:其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然后予以解释并且执行。13 脱机 I/O:是指输入 /输出工作不受主机直接控制,而由卫星机专门负责完成I/O,主机专门完成快速计算任务,从而
3、二者可以并行操作。14 联机 I/O:是指作业的输入、调入内存及结果输出都在cpu 直接控制下进行。15 资源共享: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多个进程所功用。例如,多个进程同时占用内存,从而对内存共享;它们并发执行时对cpu 进行共享;各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提出对文件的读写请求,从而对磁盘进行共享等等。第二章进程和线程1 顺序性:是指顺序程序所规定的每个动作都在上个动作结束后才开始的特性。2 封闭性:是指只有程序本身的动作才能改变程序的运行环境。3 可再现性:是指程序的执行结果与程序运行的速度无关。4 进程:程序在并发环境中的执行过程。5 互斥:在逻辑上本来完全独立的进程,由于竞争同一个资源而产生
4、的相互制约的关系。6 同步:是指进程间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具有伙伴关系的进程在执行次序上必须遵循确定的规律。7 临界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8 临界区: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9 线程:线程是进程中实施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10 管程:管程是一种高级同步机制,一个管程定义一个数据结构和能为并发进程在其上执行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能使进程同步和改变管程中的数据。11 进程控制块: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它保存了系统管理和控制进程所必须的信息,是进程动态特性的集中表现。12 原语:指操作系统中实现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这些程序段
5、的执行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即其执行过程不允许被中断。13 就绪态:进程已经获得了除cpu 之外的全部资源,等待系统分配cpu,一旦获得 cpu,进程就可以变为运行态。14 运行态:正在cpu 上执行的进程所处的状态。在单cpu 系统中,任何时候最多只能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15 阻塞态:又称等待态,指正在运行的进程因等待某个条件发生而不能运行时所处的状态。处于阻塞态的进程在逻辑上是
6、不能运行的,即使cpu 空闲,它也不能占用cpu。16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间的信息交换。17 同步机制:同步机构是负责处理进程之间制约关系的机制,即操作系统中负责解决进程之间协调工作的同步关系(直接制约关系),以及共享临界资源的互斥关系(间接制约关系)的执行机构。第三章死锁1 死锁:是指在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仅由该集合中的另一个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而无限期地僵持下去的局面。2 饥饿:在系统中,每个资源占有者都在有限时间内释放它所占有的资源,但资源中存在某些申请者由于某种原因却永远得不到资源的一种错误现象。3 死锁防止:要求进程申请资源时遵循某种协议,从而打破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
7、一个或几个,保证系统不会进入死锁状态。4 死锁避免:对进程所发出的每一个申请资源命令加以动态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资源分配。就是说,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若预测有发生死锁的可能性,则加以避免。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资源分配的安全性。5 安全序列:针对当前分配状态来说,系统至少能够按照某种次序为每个进程分配资源(直至最大需求),并且使他们依次成功地运行完毕,这种进程序列p1,p2, ,pn就是安全序列。第四章调度1 作业:用户在一次上机过程中要求计算机系统所做工作的集合。2 周转时间:是指从作业进入系统开始,到作业退出系统所经历的时间。3 响应时间:是分时系统的一个技术指标,指从用户输入命令
8、到系统对命令开始执行和显示所需要的时间。4 作业调度:作业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作业从后备状态到执行状态和从执行状态到完成状态的转换。5 进程调度:也称低级调度程序,它完成进程从就绪状态到运行状态的转化。实际上,进程调度完成一台物理的 cpu 转变成多台虚拟(或逻辑)的cpu 的工作。6 交换调度:是基于系统确定的某个策略,将主存中处于等待状态或就绪状态的某个或某些进程交换到外存交换区中,以便将外存交换区上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入主存,准备执行。引入交换调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主存紧张和提高主存的利用效率。7 剥夺式调度:当一个进程正在执行时,系统基于某种策略强行将处理机从占有者进程剥夺而分配给另一个
9、进程的调度。这种调度方式系统开销大,但系统能及时响应请求。8 非剥夺式调度:系统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某个进程之后,该进程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该进程完成或因等待某个事件发生时,才将处理机分配给其他进程。这种调度方式实现简单,系统开销小,但系统性能不够好。第五章存储管理1 物理地址:内存中各存储单元的地址由统一的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物理地址。2 逻辑地址: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 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逻辑地址。3 逻辑地址空间: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4 物理地址空间:由内存中的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5 重定位:把逻辑地址转
10、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叫做重定位。6 静态重定位: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所进行的重定位。7 动态重定位: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的重定位。8 内部碎片:在一个分区内部出现的碎片(即被浪费的空间)称作内部碎片。如固定分区法会产生内部碎片。9 外部碎片:在所有分区之外新产生的碎片称作外部碎片,如在动态分区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小空闲块,由于它们太小,无法装入一个小进程,因而被浪费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2022 操作系统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