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数学教案.docx
《函数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函数数学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函数数学教案函数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与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 难点: 在画图的三个步骤的列表中,如何恰当地选取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问题 三、教学过程 1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描点法其步骤: (1)列表要注意适当选取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什么叫“适当”?这就要求能选取表现函数图象特征的几个关键点比如画函数y=3x的图象,其关键点是原点(0,0),只要再选取另一个点如M(3,9)就可以了 一般地,我们把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
2、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这就要把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列出表来 (2)描点我们把表中给出的有序实数对,看作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 (3)用光滑曲线连线根据函数解析式比如y=3x,我们把所描的两个点(0,0),(3,9)连成直线 一般地,根据函数解析式,我们列表、描点是有限的几个,只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有限的几个点连成表示函数的曲线(或直线) 2讲解画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和例画出函数y=x+0。5的图象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自己动手画图 练习:选用课本练习(前一节已作:列表、描点,本节要求连线) 补充题:画出函数y=5x2的图象 作
3、业:选用课本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研究函数的图象,对图象所表示的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就更有形象而直观的认识把函数的解析式、列表、图象三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认识函数的本质特征 2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积极性 3认识到由于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普及化,代替了手工绘图功能故在教学中要倾向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 函数数学教案2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
4、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k=(4ac-b2)/4a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函数数学教案3 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
5、,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 中, AB长x(m)123456789 BC长(m)12 面积y(m2)48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
6、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
7、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 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 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 少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8、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为: y=2x220x (0x10)(1)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 =100x2100x20D (0x2)(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 让
9、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 四、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 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2P3练习第1,2题。 五、小结 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 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函数数学教案4 教学设计思路 由对现实问题的讨论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对
10、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明确: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表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数学知识是有联系的,逐步感受数学内容的系统性;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1、教学难点 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1.什么叫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什么叫正比例函数?它与算术中的正比例有怎样的关系? 2.在上一学段,我们研究了现实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两个量 函数数学教案5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对数函数的性质 (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对数函数的性质及简单应用,其核心(或关键)是对数函数的性质,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是构造复杂函数的基本元素之一,所以对数函数的性质是本单元的重要内
12、容之一.的重点是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 二、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二)解析: (1)就是指根据对数函数的两类图象总结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函数值的分布特征等性质,并能将这些性质应用到简单的问题中。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底数a对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参量认识不到位,往往将参量等同于自变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将参量的取值多元化,最好应用几何画板的快捷性处理这类问题,其中关键是应用好几何画板. 四
13、、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因为使用(),有利于(). 五、教学过程 问题1.先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再根据图象归纳总结对数函数 的相关性质。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小问题): 1.这些对数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2.通过这些函数的图象请从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方面进行总结函数的性质。 3.通过这些函数图象请从函数值的分布角度总结相关性质 4.通过这些函数图象请总结:当自变量取一个值时,函数值随底数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问题2.先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根据图象归纳总结对数函数 的相关性质。 问题3.根据问题1、2填写下表 图象特征函数性质 a10a1a10a1 向y
14、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函数的值域为R+ 图象关于原点和y轴不对称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在y轴右侧函数的定义域为R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0) 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上升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下降增函数减函数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横坐标大于1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横标大于0小于1 在第四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横标大于0小于1在第四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横标大于1 设计意图发现性质、弄清性质的来龙去脉,是为了更好揭示对数函数的本质属性,传统教学往往让学生在解题中领悟。为了扭转这种方式,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性质,再利用类比的思想,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图象主动探索出对数
15、函数的性质。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对对数函数的图象已有感性认识后,得到这些性质必然水到渠成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log 23.4 , log 28.5 (2)log 0.31.8 , log 0.32.7 (3)log a5.1 , log a5.9 ( a0 , 且a1 ) 变式训练: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log106 log108 log0.56 log0.54 log0.10.5 log0.10. 6 log1.50.6 log1.50.4 2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正数m,n 的大小: (1) log 3 m log 0.3 n (3) log a m
16、 1) 例2.(1)若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2)已知 ,求 的取值范围; 六、目标检测 1.比较 , , 的大小: 2.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 (1) 演绎推理导学案 2.1.2 演绎推理 学习目标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 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学习过程 一、前准备 复习1:归纳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复习2:合情推理的结论 . 二、新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演绎推理的概念 问题:观察下列例子有什么特点? (1)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 ;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17、,20xx是奇数,所以 ;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 是三角函数,所以 ; (4)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与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那么 . 新知:演绎推理是 的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探究任务二:观察上述例子,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所有的金属都导电 铜是金属 铜能导电 已知的一般原理 特殊情况 根据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新知:“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大前提 ; 小前提 ; 结论 . 新知:用集合知识说明“三段论”: 大前提: 小前提: 结 论: 试试:请把探究任务一中的演绎推理(2)至(4)写成“三段
18、论”的形式. 典型例题 例1 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已知: 求证: 证明: 把上面推理写成三段论形式: 变式: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求证:EF 平面BCD 例2求证:当a1时,有 动手试试:1证明函数 的值恒为正数。 2 下面的推理形式正确吗?推理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所有边长相等的凸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大前提) 菱形是所有边长都相等的凸多边形, (小前提) 菱形是正多边形. (结 论) 小结: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和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正确.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 合情推理 ;结论不一定正确. 2. 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前提和
19、推理形式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3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但为了叙述简洁,如果大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因为指数函数 是增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 是增函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2. 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 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3.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函数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