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反思一: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一、总的教学思路:通过情景创设导入新课的学习,然后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自主的进行情景创设,师生共同运用比较法, 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定义、公式、单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地思考探索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二、重难点的突破:1、本节课重难点是学会应用比值法揭示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因
2、此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将学生分成12 个小组, 而每个实验小组只测出一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及比值,要求每个小组通过探究就课本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有的实验小组只测出了一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及其比值,别的物质的质量、体积与比值必须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才能获得,测量结束后,课堂中的交流活动比较活跃,同时,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高。实验结束后,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并进行了交流:(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2)相同物质, 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是相近的,但是,
3、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所以其比值应该是相同的;否则就不能说明是相同物质这一前提。(由比值相近通过科学思维加工而得到比值是相同的,这是培养煅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表示了这方面的物质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还注意了比较的方法,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与速度概念对比,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比密度与速度概念的异同点,既可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比值定义的方法,知道它们在定义、公式、单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为以后学习其它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打下坚实基础。2、对于 g/cm3 与 kg/m3 单位的换算过程没有作强调,否则难点集中,
4、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本节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区别二者的大小关系。三、不足之处:1、由于学生分组探究用时偏长,没有反馈练习,不能知道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2、通过本节学习,建立了密度的概念,但是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还不熟练,需要安排一节习题课进行巩固拓展。3、 在本节习题课中,还需要补充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让学生熟练m3 、dm3 、 cm3 的换算关系 ,还要明确l 、
5、ml 的换算关系。反思二: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讲台上摆放水、酒精、煤油、铜块、不锈钢片、银片、铝片、盐水、盐酸及有毒物。当我先后举起两个不同的物质,请学生加以识别时,学生分别说出了如颜色、气味、可燃性、声音的不同、轻重的不同、化学反应的不同等各种方法来进行识别。当我举起不锈钢时,请学生判定这是不锈钢还是银时,生沉默一会,然后有学生提出从杂志上看到的碳的同位素来识别,我对学生的识别方法提出问题:碳的同位素是用来识别什么物理量?学生认为可以识别物质,也有学生认为是识别时间的,我只对学生的识别方法予以赞同,但对识别的是什么物理量不加说明,要求学生回去查找资料搞清这个问题。当我提出能否用一种方法对展示的
6、所有物质进行识别时,学生思考后都认为不行,必须各种方法混合用才能识别清楚。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寻找出能对这些物质进行识别的普遍适用的方法时,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因为学生已阅读了本节的相关内容,他们的猜想基本上是用质量体积进行探究,具体方法是: a、相同体积下,比较物质间的质量;b、相同质量下,比较物质间的体积。可见对控制变量这一研究方法,学生已能在实际中加以采用。此时,有位同学提出:课本上用质量体积,为什么没有用体积质量,它们不都是比值吗?就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经过思考讨论和交流,学生的结论是:1、在探究物质的体积与质量之间的特性,用质量体积,还是用体积质量,无法
7、确定,但都是研究的方法,可以探究出物质的这一特性;2、当人们在进行交流合作时,这两种比值同时存在的话,会有许多不便,所以应当统一到同一比值方法上来,而这对探究物质的这一特性没有影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交流后得到的结论,这是我上课前没有预料的,内心感到非常兴奋。这使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收获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所不能得到的。我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扬之外,也谈了开拓性研究对后继研究的影响,意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开拓的意识和勇气。二、实验探究中的交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8、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按照课前设计,我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大组分成五个实验小组,而每个实验小组只测出一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及比值,要求每个大组通过探究就课本p121 上( 1) 、 (2) 、 (3)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实验小组只测出了一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及其比值,别的物质的质量、体积与比值必须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才能获得,测量结束后,课堂中的交流活动非常活跃,同时,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高。在班级的交流活动中,学生发表了如下的见解: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2、 相同物质, 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2022 物质 密度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