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特别程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章 特别程序.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章 特 别 程 序,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节 公诉案件和解程序 第三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第四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一)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是指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一系列诉讼活动的特别程序。 2.特点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贯彻教育为主的基本方针,突出教育改造的宗旨,即使是惩罚也仅仅作为辅助性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与改造未成年犯罪人。,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从侦查、起诉、审判到执行采取了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诉讼制度和程序。
2、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对证据的运用均有较高的诉讼要求。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不仅赋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多的诉讼权利,而且还设置了更多的保障措施。,(二)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意义 1.有助于教育、感化、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 2.有助于解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增多的社会问题。 3.符合国外以及国际社会对未成年人特别保护的立法方向。,二、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 1.教育为主和惩罚为辅原则 2.特别帮助和保护原则 3.分案处理原则 4.不公开审理原则 5.全面调查原则,三、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 (一)立案程序 (二)侦查程序 (三)强制措施,(四)审查起诉程序 1.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未成
3、年人刑事案件后,根据案件情况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点,作出以下处理: 不起诉的决定。 附条件的不起诉。,2.附条件的不起诉 (1)概念 也称暂缓起诉或者缓起诉,是指人民检察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对于符合提起公诉条件而罪行较轻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悔罪表现,决定暂不起诉,对其进行监督考察,根据其表现,再决定是否起诉的制度。 (2)适用条件 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所犯罪名为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以及第六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在此范围以外的罪名不适用附条件的不起诉。 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
4、,有悔罪表现。,(3)附条件不起诉的程序。 (4)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3.提起公诉。 对于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已经撤销的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案件,人民检察院认为依法应当起诉的,有权决定提起公诉。,(五)审判程序 1.审前准备程序。 2.审判程序。 (六)执行程序,第二节 公诉案件和解程序,一、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概述 (一)公诉案件和解程序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是指在公诉案件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主持下,被害人自愿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从宽处
5、理或者作出从宽处罚的特别程序。,2.特点 公诉案件的和解程序作为一种刑事诉讼活动,是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干预下进行的。 公诉案件的和解有别于美国的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也有异于西方国家的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 公诉案件的和解不同于自诉案件的和解。,(二)当事人和解诉讼程序的意义 1.有利于当事人对立情绪的化解,防止其矛盾的激化,促进纠纷的解决。 2.有利于被害人利益获得有效的保护。 3.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二、当事人和解适用的案件范围 (一)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范围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
6、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7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二)刑事和解不适用的案件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罪名为渎职罪的。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5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三、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程序 刑事和解适用的启动程序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 2.获得被害人谅解。 3.被害人自愿和解。,(二)制作和解协议程序 1.听取意见程序。 2.审查和解程序。 3.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程序。 (三)刑事和解后的处理程序 1.公安机关对刑事和解的处理程序。 2.人民检察院对
7、刑事和解的处理程序。 3.人民法院对刑事和解的处理程序。,第三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概述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指对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1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予以没收的特别程序。,2.特点 该程序具有缺席审判的特征。 该程序属于一种特殊的审判程序。 该程序属于避开涉嫌犯罪行为人,直接对涉嫌犯罪财产的追缴、没收程序,但与国外的民事没收程序不同。,(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司法正义。 2.有利于预防与遏制腐败犯罪、恐怖犯罪
8、等重大犯罪的发生。 3.有利于国际社会以及各国之间的国际协作。,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的案件类型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的案件仅限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的情形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并非适用所有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仅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1年后不能到案或者被告人死亡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三)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没收财产的范围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没收的是刑法规定应当追缴的违法所得及其涉案财产,而非是没收财产刑。,三、违法所得没收的诉讼程序 1.违法所得没收的申请程序 2
9、.违法所得没收的审判程序 四、没收违法所得的救济程序,第四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一、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概述 (一)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是指依法对经过法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申请、审理与决定是否适用强制医疗措施的特别程序。,2.特点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与普通诉讼程序惩罚犯罪的目标不同,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目的在于防卫社会、保障精神病人合法权利以及获得有效的治疗。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是一种特殊刑事诉讼程序,其程序启动采用申请的方式进行,属于不典型的司法程序。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安处分性质,不是对精神病人进行处罚的程序,不同于判处刑罚的定罪量刑程序。,3.意义 有利于维护被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有利于完善我国有关精神病强制医疗的制度。 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不受精神病人的侵犯,防止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由于缺乏强制医疗措施的约束而伤及无辜、危害社会。,二、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 1.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 2.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3.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三、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案件的程序 1.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 2.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审理程序 3.强制医疗的救济程序,四、强制医疗的解除 五、强制医疗的监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