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教学设计.docx
《草原上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上教学设计.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草原上教学设计草原上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材分析 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风和日丽、绿草如荫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
2、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族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是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系扩充了的一段体。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表达了草原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1、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唱准音高,进行即兴编曲。 教学方法 合作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
3、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x)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x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
4、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6562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
5、,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歌学习 1、导课: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
6、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编创与活动ABA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
7、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
8、的赞美) 3)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56”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5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小结 1.初步掌握了音符3、5、6,学生学唱积极。 2.这两首歌曲学生很喜欢,掌握得好。 草原上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读“旋、逝、尘、拳、雹、劈、卷、辽、阔、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
9、脸”等词语。 2、理解2、3两段,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 3、体会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报告天气、指明方向,从而体会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读悟悟、自主学习 (四)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重点句板贴卡片。 (五)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提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草原和鹰,配上音乐牧民新歌。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教师一边操作课件一边引叙第一段:当你来到辽阔的大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草原上的鹰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草原上的鹰 师激读:草原上的鹰是多么
10、勇猛呀!再读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你想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鹰吗?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碰到不会读的字做一个记号,也可以先问问同桌或老师。老师巡视,把课文给学生圈出不认识的字。(做到生字让学生确定) 老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读不认识的字。(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读,不能读的老师注拼音让学生读。) 分节读课文。 A、你觉得你能读好哪段?指名读一节。 B、谁最想锻炼一下?再指名读。(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你们很会读书,还想读吗?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哪一句话最能看出人们对草原上的鹰有着深厚的感情,边读边划出一个句子。 指名说,并板贴句子:草原上的鹰,
11、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导朗读好这个句子,教师随机评点:老师感觉有点像好朋友了,再读。 2、读读悟悟,体会情感。 学习第二段: (1)(导)为什么说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吗?自由朗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2)指名说,随机重点训练以下句子: 出示句子:果然,( )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现了一片黄云,( )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手大的冰雹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A、天气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说,老师出示以上句子。 B、其实天气变化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请你给这两个句子加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过不了多久、接着)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感觉?(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C、天
12、气的变化不仅快,而且越变越恶劣。(先看图(配音)感受) 看了图,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书上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这时候的天气情况。(如: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教师马上指导读好这几个词。 你能通过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吗?自由练读整句子指名读评议全班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师点:女同学要是能通过朗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那真的很了不起)齐读。 D、第一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了这么恶劣的天气,可以让人们早做准备,怪不得草原上的人们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会说学生齐读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你还从哪里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名说,再师生共同学习句子。 A、先看图,教师激
13、情:瞧,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多美丽的草原夜色,多宁静的草原之夜呀!学生齐读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草原上空不时传来鹰的长鸣,这是它在预告,明天天气一定晴朗。 (要是学生读不出来,老师再点拨:要是能再轻一点,老师会感觉草原之夜更宁静更美)。 B、指导朗读全段:男女同学分读“早晨”“晚上”两部分,特别要注意读好这两种不同的意境。 小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引板:预告天气 第二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方便呀,草原上的人们只要一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就会说:(齐读)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学习第三段: (1)你还从哪里体会
14、出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呢? (2)指名说,并随机板书:指明方向 (3)这段话写得很美,老师读着读着就把它读成了一首诗,出示: 蓝色的天边 闪动着的一些 黑点 就是鹰 朝着鹰飞的方向走 你也许能 发现( ) 碰到( ) 也许能 找到( ) 老师把最美的部分留给你们补充!学生填空。 读读这首诗的第二节,你体会到了什么?(试图引导体会找到方向时越来越欣喜的感觉。) 师生对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齐读诗,并给诗加题目。 第三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大草原迷路的我们终于找到了村庄,此时此刻,我们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感激地对鹰说学生齐读重点句: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3、课堂小
15、结,升华情感。 (1)总结,第四次激情引读重点句,达到: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预告天气,为迷路的人指路,其实还能为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难怪人们对鹰充满了感情,让我们站起来,抬起头,对着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高呼吧!学生呼: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把“。”改成“!”,再来一次。 (3)在句子前面加上“啊”,该怎么读?学生酝酿后齐呼。 (六)板书: 预告天气 草原上的鹰 指明方向 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草原上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围绕导读要求,整体把握
16、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指名认读生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17、?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 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抒发感情的句子。 7引导思考: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8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
18、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民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五、作业设计 1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请正确、漂亮地书写“毯、渲、勒、吟、迂、襟”等字。 3摘抄文中的好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
19、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了浓郁的蒙古族风情。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的兴奋与惊喜。)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0、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深厚情谊。)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原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