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旅行者腹泻,旅行者腹泻的症状,旅行者腹泻治疗 .pdf
《2022年旅行者腹泻,旅行者腹泻的症状,旅行者腹泻治疗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旅行者腹泻,旅行者腹泻的症状,旅行者腹泻治疗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旅行者腹泻 , 旅行者腹泻的症状 , 旅行者腹泻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旅行者腹泻 (travele diarrhea)定义系指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每天有3 次或 3 次以上未成形粪,或未成形粪次数不定但伴有发热、腹痛或呕吐, 甚至包括更多较轻微的、 但足以影响商务日程或旅游计划的肠道紊乱。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 DT的病因众多,目前认为DT并非由于气候、食物或水土等因素所致,绝大多数DT具有传染性,其病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偶见原虫和蠕虫感染。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鉴定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不少新的肠道病原体,但仍有
2、20% 35% 的腹泻患者未能检出病因,而被称为“非特异性急性胃肠炎”。现将已知DT的主要病原体列举如下。关于病原学各地报道不一, 主要取决于当地流行的致病菌谱、 流行菌 ( 毒) 株和当地人群的免疫状况。在全世界范围内,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 70% ,其高检出率尤以非洲和中美洲为甚。 最近有报道称黏附 - 积聚性大肠杆菌 (EAEC)在世界范围内是仅次于ETEC的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 志贺菌属在世界范围内也相当常见,空肠弯曲菌则多见于前往亚洲的旅行者。虽然霍乱在印度次大陆和拉丁美洲是一种重要的腹泻性疾病,但它很少侵扰旅行者。 泰国的气单胞菌属特别常见
3、。在东南亚的沿海地区,副溶血弧菌比较多见。旅行者偶可因病毒、原虫和蠕虫的侵袭而发生腹泻,但三者加起来只占旅行者腹泻病因的10% 15% 。国内有学者对来自全国18 个省、市、自治区237例旅行者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及感染因素调查,共检出致泻菌14 种 118 株,检出率为 49.79%,以致病性弧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杆菌及变形杆菌为主。分别占 52.54%(62/118) 、16.95%(20/118) 和 13.56%(16/118) 。1999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一所医院对863 名旅游者腹泻病人进行调查,在18 名病人中检出气单胞菌18 份(2%),应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病毒引起的D
4、T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儿童和婴幼儿的DT ,据估计约 70% 系病毒感染所致。 Dupont 报告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国去墨西哥的留学生中DT的病原体轮状病毒占10% 。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为10% 33% ,泰国在 35 例 DT中有 33% 病例检出 24 种病原体,其意义尚难确定。此外,尚有l0%30% 的病例未检出病原体,腹泻原因可能是
5、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非病原体因素。二、发病机制细菌通过侵犯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肠道黏膜损伤、肠功能紊乱,而致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TDH 和 TRH 、耶氏菌的耐热肠毒素和真菌产生的毒素则通过其靶器官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有的刺激肠壁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呕吐,有的引起发热、休克、神经系统症状及全身中毒性表现。病理改变多数见于小肠, 黏膜有充血、 水肿、炎性渗出、坏死、糜烂。但大肠埃希杆菌可侵犯结肠,引起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坏死,甚至有溃疡形成。症状体征一、症状引起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可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类。霍乱、ETEC 、EAEC 、病毒及引起食物中毒的大多数细菌多属于非
6、侵袭性病原体,由于病原体为非侵袭性, 多无组织学变化, 其感染主要在小肠,故其临床特征是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无发热或明显腹痛,腹泻为水样便、量多,不伴有里急后重, 易导致失水与酸中毒, 大便内无炎性细胞, 病程一般较短。 侵袭性病原体所致腹泻,肠道病变明显,可排出炎性渗出物,主要累及结肠。其临床特征是全身毒血症状较明显,有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腹泻多为黏液血便,或血性水便,便次多而量少。 大便镜检时有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弥漫性充血性炎症及浅表溃疡等。志贺菌、沙门菌、EIEC、产气荚膜杆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和某些特殊的病毒性腹泻等均属此类型。同一种病原体可有多种腹泻的发病机
7、制参与,故其临床表现可重叠出现或先后出现。旅游者腹泻经常发生于逗留在外埠的早期阶段。在热带地区,有62% 病人发生在 1 周内,并以第 3天发病率最高。旅游者腹泻多为自限性,腹泻期通常短暂,在热带发生腹泻者的55% 和北美的 65% 病人均在 48h 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停止腹泻,而在亚热带波动于42% 61% , 所有热带旅游者腹泻期平均为(3.
8、6 0.1) 天(中间值为 2.3天) ,而排稀便之平均期为 (2.9 0.3) 天( 中间值为 2 天),不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在北美,腹泻期平均为 (2.9 0.5) 天( 中间值为 1.8 天) 。以上数值均指经各种治疗处理后的结果。在热带发生腹泻的 3554名中有 918 名(26%)未经治疗,其平均病程为 (4.1 0.2) 天 ( 中间值为 2.4 天) 。年龄较大者腹泻期显著缩短, 30 岁及以下者病期 4.0 4.2 天,3039 岁者为 3.6 天,39岁以上者病期为2.9 3.2 天。而且主要表现在热带地区,病程较短者发病也较迟,性别或既往热带旅游史对其并无显著影响。在临床
9、上,如以腹泻次数作为来衡量其严重程度的话,旅游者腹泻通常较轻。75% 以上的热带旅游性腹泻患者,每天腹泻不超过5 次。热带地区为 (4.6 0.1) 次,北美为 (3.6 0.2) 次。年龄间无差别。女性略多于男性。 在同一地区旅游次数和旅游性质对腹泻次数无明显影响。而且在热带地区腹泻次数与病程长短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水样便与不成形便仅提示后者往往出现在轻症患者而已。在妇女中和发病较高地点的腹泻患者,其腹绞痛症状发生率较高。 探险性旅行者发生腹泻时伴有较多的发热症状。临床上,排稀便并不单纯是功能性紊乱, 其在症状上和病期上均与轻型旅游者腹泻相类似而无法加以区分。至于各地腹泻发病率、 发病时间和
10、病程长短上的差异,以及伴随症状,均与其特异的病原体有关。血样泻见于 10% 15% 的旅行者腹泻病例。发热和腹痛常伴有痢疾,但对病因诊断来说指导意义不大。便溏、量少,并有黏液和血,这是主要侵袭结肠和远端回肠的痢疾性微生物的典型表现。尽管血样泻强烈提示存在侵袭性微生物(如空肠弯曲菌、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等 ) ,但在此类感染中并非一成不变,故不同病因间的临床差异是不可靠的。持续性腹泻在旅行者中并不多见。如有发生可考虑蓝氏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环孢子虫病,可能还有类圆线虫病。 持续性腹泻经彻底的检查后如仍未检出肠道病原体,则可能系由热带口炎腹泻引起。这种病通常见于到印度次大陆、 东南亚部分地区
11、和加勒比地区旅行的人员。在非洲极罕见。现已证实感染后可发生肠激惹综合征,并可在一次感染性事件发生后持续数月之久。多数为急性发病,但可能持续很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根据患者旅游地的流行病学史、发病季节、 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做出临床诊断。同时必须判定有无脱水 ( 程度和性质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注意寻找病因。二、DT的诊断程序 (1) 准确
12、收集流行病学资料:询问患者腹泻前饮食、饮水、起居与用药情况。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大便习惯、工作及环境情况。查明患者所在地相同、同饮食者腹泻流行病学史。了解当地循环的致病菌谱、流行菌( 毒) 株和群体免疫状况。(2) 客观认识临床征象:重点把握下列临床资料:腹泻的起病方式与病程经过。腹泻的频率、性状及时间规律。腹泻的伴随症状与体征。腹部体征包括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等。患者全身状况包括神志意识、血压、脉搏与皮肤弹性。(3) 合理选择辅助实验室检查:临床医生必须亲自并仔细地肉眼观察以了解腹泻患者的粪便性状与变化,而不是仅凭化验报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粪便性状可决定病变部位:水样便,无里急后重,病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旅行者腹泻 旅行者腹泻的症状 旅行者腹泻治疗 2022 旅行者 腹泻 症状 治疗
限制150内